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真题集训含答案
高一物理单末验收真题-1-/78真题集训·章末验收(一)命题点一:运动的描述、运动图像1.(2014·全国卷)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A.x=3mB.x=8mC.x=9mD.x=14m解析:选B在vt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面积的大小等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则x08=12×(4+2)×2m-12×(4+2)×1m=3m,故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坐标x8=5m+3m=8m,选项B正确,A、C、D错误。2.(多选)(2013·全国卷Ⅰ)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解析:选BC从xt图像可以看出,在t1时刻,b汽车追上a汽车,选项A错误;在t2时刻,b汽车运动图像的斜率为负值,表示b汽车速度反向,而a汽车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故选项B正确;从t1时刻到t2时刻,图像b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至零后增大,反映了b汽车的速率先减小至零后增加,选项C正确、D错误。3.(多选)(2013·全国卷)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间隔为2s,它们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A.t=2s时,两球高度差一定为40mB.t=4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解析:选BD由于两球的抛出点未知,则A、C均错误;由图像可知4s时两球上升的高度均为40m,则距各自出发点的位移相等,则B正确;由于两球的初速度都为30m/s,则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均为t=v0g,则D正确。命题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4.(2013·全国卷)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高一物理单末验收真题-2-/78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s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铁轨的长度为25.0m,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m,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解析:(1)设客车车轮连续两次撞击铁轨的时间间隔为Δt,每根铁轨的长度为l,则客车速度大小为v=lΔt其中l=25.0m,Δt=10.016-1s,得v=37.5m/s。(2)设从货车开始运动后t=20.0s内客车行驶了s1米,货车行驶了s2米,货车的加速度为a,30节货车车厢的总长度为L=30×16.0m。由运动学公式有s1=vts2=12at2由题给条件有L=s1-s2联立各式解得a=1.35m/s2。答案:(1)37.5m/s(2)1.35m/s25.(2010·全国卷)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和19.30s。假定他在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m时最大速率的96%。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以s为单位),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以m/s为单位),则有12vt+(9.69-0.15-t)v=10012vt+(19.30-0.15-t)×0.96v=200解得t=1.29sv=11.24m/s。(2)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a=vt=8.71m/s2。答案:(1)1.29s11.24m/s(2)8.71m/s26.(2011·全国卷)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高一物理单末验收真题-3-/78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0)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加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运动学公式得v=at0s1=12at02s2=vt0+12×2at02设汽车乙在时刻t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1′、s2′。同样有v′=2at0s1′=12×2at02s2′=v′t0+12at02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s′,则有s=s1+s2s′=s1′+s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ss′=57。答案:5∶77.(2013·全国卷Ⅰ)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解析:设B车的速度大小为v。如图所示,标记R在时刻t通过点K(l,l),此时A、B的位置分别为H、G。由运动学公式,H的纵坐标yA、G的横坐标xB分别为yA=2l+12at2①xB=vt②在开始运动时,R到A和B的距离之比为2∶1,即OE∶OF=2∶1由于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在以后任一时刻R到A和B的距离之比都为2∶1。因此,在时刻t有HK∶KG=2∶1③由于△FGH∽△IGK,有HG∶KG=xB∶(xB-l)④HG∶KG=(yA+l)∶2l⑤由③④⑤式得xB=32l⑥yA=5l⑦联立①②⑥⑦式得v=146al。⑧答案:146al高一物理单末验收真题-4-/78真题集训·章末验收(二)命题点一:重力、弹力、摩擦力1.(2013·全国卷Ⅱ)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解析:选C设斜面倾角为θ,斜面对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平行于斜面的外力F取最大值F1时,最大静摩擦力f方向沿斜面向下,由平衡条件可得:F1=f+mgsinθ;平行于斜面的外力F取最小值F2时,最大静摩擦力f方向沿斜面向上,由平衡条件可得:f+F2=mgsinθ;联立解得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F1-F22,选项C正确。2.(2010·全国卷)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F2-F1l2-l1B.F2+F1l2+l1C.F2+F1l2-l1D.F2-F1l2+l1解析:选C设弹簧的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由胡克定律可得F1=k(l0-l1),F2=k(l2-l0),联立以上两式可得k=F2+F1l2-l1,C正确。3.(2010·全国卷)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3-1B.2-3C.32-12D.1-32解析:选B当用F1拉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将F1正交分解,则水平方向有F1cos60°=Ff1竖直方向有F1sin60°+FN1=mg其中Ff1=μFN1联立上式可得F1=2μmg1+3μ高一物理单末验收真题-5-/78同理,当用F2推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有F2cos30°=Ff2竖直方向有F2sin30°+mg=FN2其中Ff2=μFN2联立上式可得F2=2μmg3-μ根据题意知F1=F2,解得μ=2-3,B正确。命题点二:力的合成与分解、物体的平衡4.(2012·全国卷)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B设木板对小球的弹力为N2′,则必有N2=N2′,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将三个力构建成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随着木板顺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木板对小球的弹力N2′逐渐减小,则小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N2逐渐减小,墙面对小球的压力大小N1逐渐减小,故B对。5.(2014·全国卷Ⅰ)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解析:选A设橡皮筋的原长为L,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橡皮筋处于竖直方向,橡皮筋悬点O距小球的高度L1=L+mgk;当小车向左加速,稳定时,橡皮筋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对小球受力分析,由图可知:橡皮筋上的弹力kx=mgcosθ,橡皮筋悬点O距小球的高度L2=L+mgkcosθcosθ=Lcosθ+mgk。可见,L1L2,A正确,B、C、D错误。高一物理单末验收真题-6-/789.(2014·全国卷Ⅱ)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km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像如图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100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解析:(1)设该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s,在1.5km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gt①s=12gt2②根据题意有s=3.9×104m-1.5×103m=3.75×104m③联立①②③式得t=87s④v=8.7×102m/s。⑤(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vmax时,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kvmax2⑥由所给的vt图像可读出vmax≈360m/s⑦由⑥⑦式得k=0.008kg/m。⑧答案:(1)87s8.7×102m/s(2)0.008kg/m7.(2012·全国卷)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若拖把头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一轮复习真题集训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8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