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字签名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
土壤地理学1.单个土体:单个土体,指土壤作为一个三维实体,其最小体积单位的一个土壤个体。2.土壤个体:一个能够代表某一种土壤大部分特性的标本单元.3.土壤地理学:是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间的边缘学科,即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科学。研究任务主要是研究土壤发生发展,分异及分布规律,在充分掌握土壤个体性质的基础上,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4.影响土壤形成的七个因素是气候,生物,母质,地形,时间,内动力地质作用以及人类活动。1)气候:气候条件对土壤的发生起着积极能动的作用,土壤形成的外在推动力归根结底都来自于气候因素,它是直接和间接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强度的基本因素。2)生物:生物因素是土壤发生发展中最主要,最活跃的成图因素,它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其中植物为主导因素。植被类型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和分布,土壤酸度以及土壤淋溶与淋洗速度。3)母质: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在生物,气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母质在影响土壤性质,土壤肥力特征以及土壤类型的分异上起着决定性作用。4)地形:地形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只是通过对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起间接作用。5)时间:上述4种因素是通过时间因素作用于成土过程的,其他因素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年龄或不同发生历史的土壤必然存在着形状上的差异。6)内动力地质作用:土壤的形成主要受新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作用的影响。7)人类活动:人为影响是快速的,具有两重性可产生正效应也可产生破坏性的负效应,另外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5.土壤退化:指的是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表现为水土流失或整个土体的毁失,或土地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在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质量的下降。6.土地退化: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7.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耕地面积减少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尤为突出2)土壤侵蚀严重,危害巨大,到20世纪末人均表土总量减少。3)土壤资源退化,肥力下降。由于土壤侵蚀的垦殖利用不合理,使其退化,生产力下降。4)土壤盐渍化,沙化加剧。世界各大洲干旱,半干旱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分布。土壤沙化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资源的一种退化现象。5)土壤受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恶化。8.土壤分类:根据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系统地认识土壤的基础上对土壤所作的科学划分。9.98年中国土壤分类系统高级分类表:土纲: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干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高山土。10.2001《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拟订了11个诊断表层,20个诊断表下层,2个其它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土纲:有机土,人为土,灰土,火山灰土,铁铝土,变性土,干旱土,盐碱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新成土。11.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它是指地带性土壤类型沿经线东西方向延伸,按纬度南北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我国东部沿海型土壤纬度地带谱,由南而北依次排列着。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12.我国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是指地带性土壤沿纬线南北方向延伸,按经度东西方逐渐变化的规律。13.温带(东北—内蒙古—宁夏一线):自东向西土壤带依次为暗棕壤—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暖温带(山东—河南—陕西):自东向西土壤带依次为棕壤—褐土—黑垆土—灰钙土—棕漠土14.隐地带性土壤:由于土壤侵蚀,成土母质,地下水等区域成土因素的影响,还有一些土壤与地带性土壤不一样,称为隐性地带土壤。15.主要土壤形成过程:1、原始成土过程2、有机质积累3、粘化过程4、脫硅富铝化过程5、钙化过程6、盐化和脱盐化过程7、碱化和脱碱化过程8、潜育化过程9、潴育化或氧化还原过程10、自然浆化11、灰化过程12、熟化过程16.土地资源利用分区原则:(287)1)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2)土地利用现状的特征与存在重大问题的相似性。3)县级行政区域的完整性。17.中国土地资源分区系统由12个土地利用区及66个土地利用亚区组成。土地资源利用分区依据:各级农业生态区划分依据如下:1)一级农业生态区的划分以水热条件为主,主要考虑:①气候特征:主要是水热条件及匹配关系,包括积温、降水、干燥度、无霜期等。②大地构造基本格局。③大农业生态适应性,生产潜力及大农业生产结构。2)二级农业生态亚区的划分以农业生态类型组合特征为主,主要考虑:①农业生态类型组合特征:构成特点,农业生态适宜类型。②中国地貌类型组合:山地、丘陵、平原及其组合。18.12个土地利用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江南区华南区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区黄土高原区四川盆地区云贵高原区横断山区西北区青藏高原区(东北区华北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川陕盆地区江南丘陵山地区云贵高原区东南沿海区内蒙古高原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横断山区)19.黄淮海区分为八个亚区:冀北辽西山地:有林地旱地与荒草地。(防护林地和旱作农业用地亚区)京津唐平原水浇地:旱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建设用地亚区)黄海低平原:水浇地、旱地、与居民工矿地(大连)。(灌溉农业与建设用地亚区)太行山前平原:水浇地,居民工矿地与荒草地。(灌溉农业与建设用地亚区)山东半岛:水浇地、旱地、水域、园地与居民工矿地。(农渔果业和建设用地亚区)鲁中丘陵:旱地、水浇地、园地、居民工矿地。(同5无渔业)鲁豫黄泛平原:水浇地、旱地。(灌溉农业与建设用地亚区)淮北低平原:旱地、水浇地、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与建设用地亚区)20.黄淮海区的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全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在中低山与山麓洪冲积平原,土壤以棕壤和褐土为主,开阔平原区,土壤以潮土为主,冰海地平原区,土壤以滨海盐土为主。本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植被已不多见,作物以冬小麦和玉米为主,其次为薯类,高粱,谷子,大豆等。土地资源利用特征为耕地,是土地利用的主体,园地居重要地位,林牧用地较小,土地经营较集约,利用水平交。17.本地区存在的问题及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耕地流失快,水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应1)加强排水体系的维护防患于未然2)发展灌溉,增强抗旱能力3)加强山区水土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4)培肥土壤,平衡施肥5)加强耕地保护。18.淋溶土纲:包括北区热带的黄棕壤和黄褐土,暖温带的棕土壤,中温带的暗棕壤和白浆土,以及寒温带的棕色针叶林土,漂灰土和灰化土共八类。19.铁铝土纲:热带的砖红壤,南亚热带的赤红壤,中亚热带的红壤和黄壤,4个土类均归属铁铝,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温润地区,具有脱硅富铝化特征的土壤。20.半淋溶土纲:燥红土,褐土,灰褐土,黑土和黑色森林土共5个类,是在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下形成的具有钙积特征或盐基饱和的土壤系列。21.漠土纲:灰漠土,灰棕壤土及棕模土。22.初育土纲:紫色土,石灰土,灿灰土,磷质灰质土,黄棉土,红粘土,风沙土,龟裂土,新积土,粗骨土,石质土。钙层土:温带的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和暖温带的栗褐土、黑垆土、灰钙土等土类。它们是温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至干旱地区的草原土壤系列。23.高山土纲:草毡土、黑毡土、寒钙土、冷棕钙土、寒漠土、冷漠土和寒冻土共8大类。24.高山垂直土壤特点:可分为四个土壤带类,最上高山莫土类土壤,其次为高山草甸型土壤,其下为山地草原性土壤,最下层为山地森林土壤。25.高山土壤分布层次:下层:黑毡土,冷棕钙土,冷钙土和冷漠土,部分与山地森林土壤交接;中层:包括草毡土,寒钙土和寒漠土;上层:为寒冻土,向上止于雪线。承接高山冰雪带。26.人为土纲:水稻土、灌淤土、灌漠土。27.土壤的绝对年龄:应当从该土壤有新鲜风化层或新母质上开始的时候算起,而相对年龄则由个体突然的发育程度来判断。28.分类系统:土纲、亚纲、土类亚类(高级)、土属、土种、变种(低级)。29.褐土与棕壤的异同:它们均属于暖温带的地带性土壤。棕壤是在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下,发生较强的淋溶作用和粘化作用,土壤剖面通体无石灰反应,呈微酸,具有明显的粘化特征的淋溶性土壤,非碳酸盐母质。褐土是在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植被下,经过粘化过程和钙积过程发育而成的具有粘化B层,剖面中某部位有碳酸钙积聚(假菌丝)的中性或微酸性的半淋溶土壤,碳酸盐母质。30.暗棕壤:它是在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和针叶与阔叶混交林植被条件下发育形成的有明显腐殖质积累和弱酸性淋溶的土壤。在我国暗棕壤向北过渡为棕色针叶林土,向南过渡为棕壤。是东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种土类。暗棕壤地区气候上属于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一年之中有一个水热同步的夏季和漫长严寒的冬季以及短暂的春秋两季。原生植被为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繁茂。所处地形多为中山、低山和丘陵。其母质为各种岩石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及黄土。暗棕壤的成土过程主要表现为弱酸性腐殖质积累和轻度的淋溶过程,同时还进行着白浆化过程。剖面形成过程:其土体构型为O--Ah--AB--Bt--C,O层:一般4-5厘米,有大量白色真菌菌丝体。Ah层:厚8-15厘米,平均十厘米左右,棕灰色。AB层:过渡层,厚度不等,一般小于20厘米,灰棕色。Bt层:粘粒,铁的淀积层,厚30-40厘米,棕色。C层:棕色母质层。31.白浆土:是发育在温带湿润区,森林草原下发育的具有明显的白浆层的土壤,形成过程:1、粘粒机械淋溶2、潴育淋溶3、腐殖质化过程。32.棕壤:是在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林下发育较强的淋溶作用,土壤剖面通体无石灰反应,呈微酸性反应,具有明显的粘化特征的淋溶性土壤。33.褐土;它是在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植被下经过粘化过程和钙积过程发育而成的具有粘化B层,剖面中某部位有碳酸钙积聚(假菌丝)的中性或微酸性的半淋溶性土壤。形成过程1、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过程,积累的腐殖质少,腐殖质类型主要为胡敏酸、CaO含量丰富。2、碳酸钙的淋溶与淀积。3、粘化作用,以残积粘化过程为主,悬移粘化过程较弱。4、认为生产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叠加过程。34.剖面特征:典型的褐土剖面构型为A—Bt—Ck或A—Bt—C。腐殖质层或淋溶层(A):一般厚20—30cm,颜色多为棕色,常有石灰质假菌法新生体,土壤石灰反应中等,中性呈微碱性,其剖面特征主要是淀积碳酸盐假菌丝状;母质层(C)其性状因母质来源而异。35.黄棕壤:是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林下的淋溶土壤。具有暗色但有机质含量不高的腐殖质表层和亮棕色粘化B层,通体无石灰反应,Ph为微酸性,土壤剖面构型为O—Ah—Bts—E的淋溶性土壤。36.黄褐土:是北亚热带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于第四纪更新统黄土母质上,剖面构型为Ah—Bts—Ck型,母质中常有石灰结核,但B层无石灰性,ph为6.8—7.5的淋溶土。黄褐土与黄棕壤处于同一生物气候带,具有相似的形成特点,不同的是黄褐土由黄土状成土母质发育的微酸至中性弱富铝化土壤。37.红壤:t它是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下,发生中度脱硅富铝化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而成的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38.成土过程:它是在富铁铝化与生物富集过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39.剖面特征:典型土体构型为:Ah—Bs—Cs型或Ah—Bs—Bsv—Csv,红壤剖面以均匀的红色为其主要特征Ah层:腐殖质层,一般厚度为20—40cm,暗红色BC层;铁铝淀积层,厚度为0.5—2m,呈红色Csv层:包括红色风化壳和各种岩石风化物,淡红色。40.砖红壤:它是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下发生强度富铝化和生物富集过程,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砖红色,铁铝残疾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41.形成过程:由于热带砖红壤区水热条件较红壤高,故而砖红壤进行着强度富集铝化与高度生物富集的成土过程。42.剖面形态特征:砖红壤土体结构为O-Ah-BS-Bsr-C型。O层:一般在林下有几厘米的枯枝落叶层;Ah层:一般厚为15~30cm,暗棕,屑粒,团块状结构;B层:铁铝聚集层,呈砖红色或赭
本文标题:字签名技术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0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