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存款准备金调整的的背景浅析
存款准备金调整的的背景浅析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的三大法宝。尤其存款准备金政策被公认为巨斧猛药,一般不为各国央行动用。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多采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都比较低或取消了法定准备金。而我国自2010年12月以来,我国央行却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2012年5月,存款准备金率共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之所以频频使用存款储备金政策,这与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我国累计2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上调幅度达到10%,见到效果有关。终于在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和央行有效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下,我国经济发展过热得到有效遏制,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得到回归,08年底,刚刚调整下来的中国经济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和加深中,开始出现滞涨的势头,加上美国欧洲要求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中国经济开始了大幅调整,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产业转型升级,西部大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等一揽子提振经济复苏政策出台,央行也随之配合国务院政策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1.5%。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我国经济重新回到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仅一年时间,物价轮番上涨,今天逗你玩,明天算你狠,后天将你军,房价飞涨,房奴遍地,通货膨胀又成了中国人民伤痛,经济增长伴随而生的是对人民生活的盘剥,中央再启政策调控限制房贷,上调存款准备金从10年1月18日之11年6月14日共12次6%的调幅,随着政策累加,物价上涨开始放慢,但失去宽松货币供应的中小企业,却出现了资金链断裂,大面积中小企业主跑路,引起社会性恐慌,央行再次启用存款准备金政策,下调法定存款储备金率,稳定经济,补充流动性。纵观我国历次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确能有效起到经济宏观调控,但其效能并不尽善尽美,对国家宏观经济的治理还需有套完备的配套政策支持,相信存款准备金政策会最大程度的支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背景与政策的比对中认识发展完善中的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的三大法宝,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金融工具。存款准备金最早设立是为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如:84年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是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到85年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此后随国家经济事态进行调整,并于08年9月改为以金融机构规模归类的确立,即大金融机构和中小机构的差异化法定法定准备金制度,真实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同时凸显了金融机构及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完成了现代金融意义上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我国一直实践着存款准备金政策,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完成金融工具对国家宏观经济节奏的调整功能。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在逐步完善。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势态而调整。2008年1月至6月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率逐月上调的政策,与之对应的经济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势态过热,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仍在8%以上运行,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双双在3%以上的高位运行,社会流通货币供应表现为过剩,虽然国际外围经济形势不好,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我国经济表现为一枝独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央行采取了抑制流通的金融调整政策。到了2008年下半年,外围经济不断恶化,次贷危机深入蔓延,我国外贸型企业经营受到重创,历次上调准备金率的累加效果显现,金融机构对信贷安全担忧,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由外需转内需调整需要和美国欧洲要求中国承担大国义务等一系列经济环境下,央行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支持国务院一揽子刺激经济增长策略,尤其加大了对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灵活应用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经过较长时期的存款准备金低位运行,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势态,国民经济总产值保持在8%以上增长,与之相伴而生的物价上涨冲击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尤为突出的是房价的放飞式增长成为了中国社会的重痛,连国务院总理都感慨企业的血管里缺少道德血液,国家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从限制房贷入手,央行再次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相应出台二套房贷款限制政策等,积极应用金融工具抑制货币供应,调节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节奏。由于针对09年严重的物价上涨形势实行了历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调控措施,我国一些地方从11年底开始出现企业资金链断裂现象,甚至出现温州私企老板跑路现象,造成民工薪资无法落实,引起社会恐慌,针对社会资金短缺,央行再次修正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保障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从历次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看,我国央行是在采取积极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应时因势,有效的发挥着金融工具的作用,通过对历次存款准备金率上下调整与经济背景的比对展示,也可以有让我们更明晰的理解其概念及应用。次数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调整机构与原因1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285年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387年10%12%2%488年9月12%13%1%598年03月21日13%8%-5%699年11月21日8%6%-2%703年09月21日6%7%1%804年04月25日7%7.5%0.5%906年07月05日7.5%8%0.5%1006年08月15日8%8.5%0.5%1106年11月15日8.5%9%0.5%1207年01月15日9%9.5%0.5%1307年02月25日9.5%10%0.5%1407年04月16日10%10.5%0.5%1507年05月15日10.5%11%0.5%1607年06月05日11%11.5%0.5%1707年08月15日11.5%12%0.5%1807年09月25日12%12.5%0.5%1907年10月25日12.5%13%0.5%2007年11月26日13%13.5%0.5%2107年12月25日13.5%14.5%1%2208年01月25日14.5%15%0.5%2308年03月25日15%15.5%0.5%2408年04月25日15.5%16%0.5%2508年05月20日16%16.5%0.5%2608年06月15日16.5%17%0.5%2708年06月25日17%17.5%0.5%2808年09月25日17.5%16.5%17.5%16.5%14.5%17.5%-1%-2%-(限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工、农、中、建、交、邮行暂不调整)2908年10月15日16.5%17%0.5%3008年12月5日17%14%16%13.5%-1%-0.5%(工、农、中、建、交、邮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3108年12月22日16%14%15.5%13.5%-0.5%-0.5%(工、农、中、建、交、邮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3210年1月18日15.5%16%0.5%为增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3310年2月25日16.00%16.50%0.5%(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不上调)3410年5月10日16.50%17.00%0.5%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3510年11月16日17.00%17.50%0.5%存款类金融机构3610年11月29日17.50%18.00%0.5%加强流动性管理、适度调控货币信贷投放3710年12月20日18.00%18.50%0.5%抑制通胀3811年01月20日18.50%19.00%0.5%抑制通胀3911年02月24日19.00%19.50%0.5%抑制通胀4011年03月25日19.50%20.00%0.5%抑制通胀4111年04月21日20.00%20.50%0.5%抑制通胀4211年05月18日20.50%21.00%0.5%抑制通胀4311年06月14日(大型金融机构)21.00%21.50%0.5%抑制通胀(中小金融机构)17.50%18%0.5%抑制通胀4411年12月5日(大型金融机构)21.50%(中小金融机构)18%21.00%17.50%-0.5%-0.5%稳定经济、补充流动性4512年2月24日(大型金融机构)21.00%(中小金融机构)17.50%20.50%17.00%-0.5%-0.5%稳定经济、补充流动性4612年5月18日(大型金融机构)20.50%20.00%16.50%-0.5%-0.5%稳定经济补充流动性(中小金融机构)17.00%
本文标题:存款准备金调整的的背景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0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