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零售业 > 硕士论文-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零售贷款违约模型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零售贷款违约模型研究姓名:李樟飞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彭建刚;刘锡平20090320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零售贷款违约模型研究作者:李樟飞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相似文献(2条)1.期刊论文蔡德红.CaiDehong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其对策的探索-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2,4(4)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于1998年开始显现.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市场化改革后,普遍实行存量调整、增量移位的信贷政策.在全社会信贷资金分配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长速度远比人们预计的量慢得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赖于政府、银行、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努力.2.学位论文程卫红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效性研究2004该文主要围绕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特点、传递效应及如何更有效传递货币政策这一论题展开论述的。首先通过对西方现有的货币传递理论的简要概述,得出结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系下,中央银行从操作政策工具到实现最终政策目标的过程,是一个由多种经济变量共同作用的过程,多种经济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着货币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结果。正是由于多种经济变量的关联性,使得货币政策传递存在多渠道,形成了一个由多种渠道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渠道网络。其中任一渠道只是网络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该文所论及的信贷渠道是中国货币政策传递渠道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文中对西方信贷渠道论产生的背景、传递机制、主要内容及实证检验方法的系统论述,目的是进一步得出结论:在不同国家的不同经济时期,其经济体制的特点不同,经济运行机制、运行状态不同,不同的经济变量与其他经济变量的关联方式、关联程度不同,它对其他各种变量的影响作用不同,因此,不同的传递渠道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不同经济条件下,其传递的功能作用不同,所占据的主导地位不同。西方信贷渠道论突破性的进展也是在美国经济出现“滞账”困境,联储采取紧缩货币政策,而紧缩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滞胀”,各经济学流派难以解释和解决这一问题时,信贷渠道论者通过理论和实证得出银行信贷具有扩大紧缩经济负面作用的结论,从银行健全状况,特别是从银行信贷供给行为解释和说明了这一时期的经济现象,信贷渠道论才得以发展。西方国家在金融中介机构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各种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作为传递货币政策渠道的银行信贷重新受到重视,并认为其在现实条件下仍然是一条具有特殊机制、功能、效应的政策传递渠道。而在我国目前金融机构体系仍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融资渠道仍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情况下,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更应重视对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递渠道及其信贷供给行为的研究。该文在论述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其信贷供给行为的过程中,力图用历史事实客观地描述信贷渠道传导的特点及效果,并对这些特点和效果进行总结归纳,证实目前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过程中存在宏观面和微观面的问题。宏观面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信贷渠道传导的基础市场不完善,特别是利率传导机制不完善无法实现利率传导效应与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的互动作用,因而更谈不上西方信贷论者得出的结论即信贷渠道本应是在利率渠道传导基础上起加强和补充的作用;微观面的问题主要反映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供给行为方面,一是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反创新倾向性、软预算约束、扭曲的委托代理关系及从众行为、机会主义等等的弊端扭曲了信贷渠道正常传递货币政策的传递效应;另一是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运行方式导致信贷资产单一性强、波动性大、顺货币政策倾向性强、风险性大,严重阻碍信贷渠道合理传递货币政策的效果。特别是近年来引入的统一授信制度的实施,由于缺乏有效的银行信息共享机制和商业银行系统监督机制及信贷运行的激励机制,使本应很好的约束制度没能在我国信贷体制的运行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反而被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钻了缺乏监督的空子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上述信贷渠道宏观面和微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该文在最后两章中提出首先在信贷资金运行机制方面应建立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完善统一授信制度,通过模型设计,在不同假设前提下,得出结论证实统一授信制度可以有效硬化企业预算,并能促使银行系统改善信贷供给行为,但需建立有效地银行系统内的信息共享机制、监督机制和信贷资金运行的激励机制,同时构建信贷退出机制、完善信贷决策机制并改革现有信贷管理体制,实现信贷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其次,应改变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信贷资产单一性问题,实现信贷资金供给多元分散化,提出规范发展房地产信贷业务,有效稀释工商业信贷存量不良资产,通过模型证实房地产资产每增加20%,高风险权重资产可降低12.5%,而银行资本比率可上升1.25个百分点。对信贷渠道宏观面的问题提出完善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基础市场,其中包括存款准备金市场的完善、货币市场的完善及资本市场的完善,使信贷渠道传导机制的各基础市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作用于信贷渠道的传递效应。同时提出完善利率传导机制,这对于信贷渠道的有效传递非常重要,只有实现了利率传递效应与信贷渠道传递效应的互动,才能使信贷渠道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而在完善利率传递机制过程中提出应针对我国具体情况,首先应实现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利率完全市场化的前提必须有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但目前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重中之重,难度很大,所以提出存贷利率双限变动;其次应优化调整利率结构,调整利率结构可以说是目前逐步完善利率体系的基础,在利率非市场化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制定利率的种类,关注个别重要利率的变动(如一年期存款利率),引导其他利率走向合理化;最后提出逐步扩大并放开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在这一问题的论述中运用双限交替利率浮动模型进行说明。在信贷渠道宏观面的探讨中还提出发展消费信贷可以有效地提高信贷传递效果。最后进一步强调: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机制不断发育、市场化水平大大提高,金融机构和融资渠道也趋向多元化,加入WTO后,我国经济金融运行规则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金融运行与发达市场经济相比已显示出了许多共有的特征。因此,西方信贷渠道论在成熟市场经济背景下得出的一些研究结论,对我们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如,信贷渠道传导途径、外部融资溢价的传导作用、信贷渠道与利率渠道的传导关系、信贷紧缩与货币紧缩、经济衰退在效应和时滞方面的关系等,这些理论结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387196c1-9e0b-437a-b2fc-9ddf0160d90e下载时间:2010年8月27日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零售贷款违约模型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