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6第6章 农业现代化
第6章农业现代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农业现代化是涉及农业的观念创新、科技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结构调整优化等复杂内容的系统变革与发展过程。第1节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世界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近代农业可以看作是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近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农机具开始普及;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开始形成;农业已由自然经济为主转变为商品经济,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近代农业的发展导致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工农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生产过剩性农业危机产生。20世纪中叶至今,世界农业进入了现代农业阶段,至今尚未结束。现代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近代农业的不足,有限地缓解了生态危机、能源危机和由城乡对立、工农对立而引起的经济危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知识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生态农业、工厂化农业、都市农业、海洋农业等等。二、典型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一)美国农业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农业就成为典型的现代化农业。2002年,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生产了供2.7亿美国人口消费的廉价食物,出口了占美国出口总收入近20%的农产品,农民人均年产值2.3万美元,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城乡差距不明显。1.农业自然条件美国是拥有丰富多样的高质量农业自然资源的国家,美国的农用地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亚热带,雨量充沛,土地平坦、肥沃,60%的耕地为灌溉农田。另外,美国农业区域分工明显,形成了玉米带、棉花带、小麦带、牧草乳酪带、烟草和综合农业带、山区放牧带、太平洋沿岸综合农业带、亚热带作物区等8个专业化农业带。2.农业生产水平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5%,生产的粮食占20%、油料籽实占33%,还有大量的肉、蛋、奶产品。每一美国农民能养活98个本国人和34个其他国家的人。3.农业产业结构美国农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都很发达,目前全国有230多万个农场,平均规模178公顷,专门生产一种基本农产品的农场比例高达95.5%。农业生产与加工、流通、供应、服务等各环节组成紧密的产业一体化组织,形成了发达的农产品生产产业、农业科技产业、农业服务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农业生产资料产业、环境与资源保护产业等。农场只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工艺专业化。4.农场制组织形式⑴美国农场按照农产品销售额分为四种:①农村居住农场,年销售额在5000美元以下,占整个农场的33.5%。②小型农场,年销售额在0.5—3.9万美元,占整个农场的33%;③中型农场,年销售额在4—19.9万美元,占整个农场的23.1%;④大型农场,年销售额在20万美元以上,1994年这类农场占10.4%。⑵按照经营方式分为三种:①家庭农场,即由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经营,约210万个,平均规模130公顷,占全国农场总面积70%;②合伙农场,即由几个农场主或农户联合经营,约20万个,平均规模270公顷,占全国农场总面积16%;③公司农场,即由投资人入股、按股份公司经营,平均规模1000公顷,占有全国农场总面积14%。(二)日本农业日本农业的现代化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实现的,它既有欧美发达农业的某些特征,又保留着亚洲耕作制度方面的一些传统。日本在战后为稳定社会,彻底废除了农村中的地主—佃农制度,广大佃农获得了土地成为自耕农,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与此同时城市工商业发展加快,在吸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同时,又向农业投入先进农机具和其他物资,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目前农业生产力水平很高。1.农业自然条件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本国土3/4为丘陵和山地,森林覆盖率高达67.9%,日本的海岸线很长,渔业资源丰富。日本水稻种植及海洋渔业是日本农业重要的两大部门。2.农业生产水平日本农业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核心,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6%,温室面积2.8万公顷,属园艺设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3.农业结构水平日本农业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1995年,稻米所占比例为28%,畜产品31%,第三类是蔬菜水果,其他粮食作物占的比重很小。4.农业的经营形式可概括为:自耕农家庭小规模经营为主,兼业经营普遍,农协作用突出。日本有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两类。专业农户指全部劳动时间只从事农业;兼业农户,包括以农为主、兼搞他业和以他业为主、农业为副两种。1995年兼业农户占90%;日本农业组织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农协(农业协同组合)。日本农协是非营利性准政府机构,农户90%农产品通过农协流通。对政府而言,农协是代表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的“企业集团”。农协相应有全国农协、地方农协和基层农协,每一级农协中又有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类,各级、各类农协之间有十分具体的业务范围规定。农户都是农协成员,农协的主要领导由会员选举产生,领导权掌握在农民手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三)荷兰农业荷兰是欧洲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国家,但充分利用比较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发展高度外向型现代农业和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农业,形成了蔬菜、花卉、奶牛养殖等优势支拄产业,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典范。1.自然条件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带,气候温和,但纬度较高、光照不足,四季多风,大部分耕地和草场位于平原低洼地带,易受涝灾。1993年人均耕地面积仅0.06公顷(0.9亩),人均农用地0.138公顷(约2亩)。2.农业生产水平高投入、高产出、外向型是其典型特点。20世纪80年代初,每公顷耕地的农业固定资本额就位居世界第一,高达1953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2倍。由于高投入,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均位居世界前列,1994年,每公顷谷物产量7149公斤,为世界第一;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蔬菜、块茎作物、鸡蛋产量和创造的农业附加值(41245美元)均居世界第一。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和出口国,荷兰农业人口仅占全国的3.2%,出口额和外汇收入却占1/4。1995年,每个农业劳动力实现农产品出口67000美元。3.农业结构荷兰利用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条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畜牧、园艺产业。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已高度机械化,现代育种技术、栽培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技术、流通贸易技术有效地支撑了荷兰农业的现代化。4.农业经营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围绕专业化产品生产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关联产业有机结合的现代产业一体化组织形式。专业合作社是荷兰农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石,平均每个农户要参加3—4个专业合作社。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共同经验(一)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1.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国家,人少地多,自然资源优越,劳动力稀缺。因此,优先发展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其次,发展良种技术、化学技术和水利技术。2.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日本、荷兰等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少。因此,侧重通过育种技术改良品种、加强水利建设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发展农用化学工业,以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在此基础上发展农业机械化。3.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以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为代表,既注重发展农业机械化、化学化,也注重农业科技研究和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二)建设现代农业的历史经验1.市场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力量2.制度创新是农业现代化各种要素作用发挥的基本保障3.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生产力主要的直接贡献因素4.资本积累和资本投入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5.农民自组织系统是农业现代化主体农民的组织保障6.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外部条件和推动力量7.政府的合理干预和高效管理是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第2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标准⒈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是一种动态变化过程,农业现代化是不断采用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装备武装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和经营管理方式组织管理农业,从而使农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态过程。⒉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其标准应当以发达国家的水平为尺度衡量。从目前的认识水平和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表现出的特征、影响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分析,提出3个条件性标准、3个结果性标准。即:⑴科技的先进性;⑵制度的有效性;⑶组织管理的科学性;⑷产业的发达性;⑸农民的富裕性;⑹发展的持续性。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1.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⑴各类农产品总量、人均占有量和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⑵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机总动力比1978年增长了近4倍全国农业生产中由农业机械承担的劳动已占到40%以上。⑶电力、水利、农膜等要素投入成倍增加。⑷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1978—1998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远远超过同期世界农业平均水平。⑸农业的科技水平、组织管理水平、结构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结构不断优化。2.主要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以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例,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5%左右,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从业人员的50%。第3节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现代化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内涵及建立原则(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内涵生产经营组织是指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相适应,按照讲求经济效益和承担经济责任的要求,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同一种所有制形式可以采取不同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按国际惯例,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一般分为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和混合所有四种。企业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公司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和独资制。(二)建立生产经营组织的基本原则1.必须适合当时、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科技水平、组织管理能力及水平和组成人员(职工、农民)的觉悟程度,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根本目的。2.必须有利于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这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经济权力、经济责任与经济利益三统一的原则4.必须适应生产经营的产业和产品特点的要求。5.规模适度原则。6.动态发展与相对稳定相结合的原则。7.依法组建原则。建立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如《公司法》、《乡镇企业法》等,在组建的程序、内容方面严格依法办事。二、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形式(一)基本含义和定义其基本含义是:由作为集体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其所属农户,根据国家法律政策规定和双方协议签订承包合同,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分散承包给农户经营。这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把发挥集体统一经营优越性和调动农民家庭个体劳动积极性有机结合,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稳定和完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业的一项长期政策。(二)双层经营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户兼业经营,规模不经济问题。在非农产业就业机会多的地区,普遍存在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倾向。把农业作为一种副业,粗放经营,使宝贵的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土地使用权、承包权的转让和市场化流转发展缓馒。2.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整体竞争力和判断力,处于不利地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目前农业的主要矛盾。3.集体统一经营力量薄弱。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集体企业产权关系不清、管理机制退化;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协调功能,为农户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的功能,以及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功能还很弱;统一经营的集体组织优势未能很好发挥。(三)农业双层经营组织的完善与创新1.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注意两个问题:(1)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同时,鼓励土地承包权、使用权有偿转让;农民自愿的原则;有条件的原则和适度原则。(2)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如发展家庭农场农场等。2.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积极参与、发展、提高农业产业一体化组织。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附加值的有效形式。4.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优势和功能,壮大集体
本文标题:6第6章 农业现代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