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艺体组刘小虎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可持续性发展人才的重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进行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见效的。多年来,不少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经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苦于一般化,走过场,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多,历史告诉我们:这种做法只能耗费时间和精力,而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怎样才能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特别是面临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新世纪之初,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中国在新世纪钟声的回响之中,加入了世贸组织,参与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融入了世界经济的主流,这将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既国民素质的提高,将关系到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优胜劣汰。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使我国尽快与国际接轨,进入世界强国之列,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特别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确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愿与各位同仁共同切磋,表达我粗浅的看法,探索出一条在新形势下,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我认为: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始终不移地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坚持德育内容上的时代性,目标上的层次性,方法上的可操作性,努力构建德育运行机制,积极优化德育条件,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教育育人的理念,因地制宜,坚持实践环节和过程管理,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扎扎实实地开展德育工作,不断增强德育的实效与活力。一、突出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工作的生命,源于学生,贴近学生,这是我们德育工作的落脚点。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是最根本的素质。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学生习惯的养成性训练。因为:教育养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1、加强学习,约束行为。我们应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同时附上文明礼貌用语,文明公约等,打印下发到各班,认真学习,使学生熟知内容,懂得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落实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包括坐姿,行走,参加集体活动,接人待物,集体观念,团结友爱等方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强身习惯等。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优越,家长百般呵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不能自理。针对这种现象,必须重视劳动习惯的养成,包括校园劳动。如:清扫环境,绿化美化校园,参加值日,还有公益劳动和家务劳动。注意三个阶段,即劳动前(做好动员,讲清要求);劳动中(正确指挥,适当鼓动)劳动后(认真总结,多表扬少批评),教育学生劳动是光荣的,懒惰是可耻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同时增强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脏活累活抢着干,讲究方法,追求质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思想,磨练他们的劳动意志,避免轻视体力劳动,重视脑力的片面性,有效地清除现代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娇气,树立“粥饭思不易,物力念维艰”的观念,理解劳动者的伟大和劳动过程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生活俭朴,不讲吃穿,不攀比,不奢侈浪费的好习惯。2、加强常规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工作有规律,领导和教师都要克服随意性。使学生从早到晚来到学校,都能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而且力争做好,学生日常规范行为规范训练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有:(1)行为训练法——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文明的举止形态。通过简单重复模仿,有意识练习等训练,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如:礼仪表演赛,升旗仪式,讲演比赛,行为规范竞赛等。(2)活动教育法——教育者根据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的内容精心设计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自我体验,逐渐完善自我行为习惯的一种方法。如:学习活动的预习,上课完成作业,复习,备考等,都包含着遵守纪律方面的教育内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公益劳动等都包含着遵守公德,严于律己等教育内容,另外还有环境陶冶法和品德考核法。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高尚的师德化为以德育人的行动,正师风、倡师德、正行风、树形象。德育工作是育人的工作,必须人人都当塑造灵魂的工程师,正人先正己,要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塑造,教育者必须首先塑造自己,教师的基本素质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加力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们的品行,他们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教师接人待物的礼节(如学生问好)对教师的穿着,打扮,举止,言行都经常要求,使教师接人待物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穿着打扮端庄大方得体,举止言行不卑不亢;热情中见深沉,洒脱中见细腻,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使教师成为具有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楷模,并以其言行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变个体行为为群体行为,变个体负责为群体负责,在总体负责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校荣我荣,校耻我耻”得到共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愿做春蚕,成为教师的真实写照,实现“宁可亏待自己,决不愧对学生的誓言”。达到外树形象,内练素质的目的,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基本功(今天来的大多是班主任)(1)了解学生——包括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情况,前者包括:兴趣、爱好、特长、性格、气质、认知能力等;后者包括:思想品质、集体观念、劳动态度、审美能力、遵守纪律情况,日常行为表现,人际关系,学习情况,思维特点,智力水平,体质和健康状况,个人卫生,体育锻炼,课外活动等。(2)说服教育——班主任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因此,要求班主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班集体状况如何:完全取决于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个体思想,性格和爱好等特点各不相同,存在着各种因素的矛盾的斗争,需要班主任耐心细致的个体教育工作,个体教育的形势有两种:一是依靠学生集体的教育力量和各种活动的教育的力量对个体进行教育;另一种是教师同学生进行谈心交流和其它教育活动,要求班主任在了解摸清每一个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开来,对症下药,使他们都在原来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在班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彼此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促进的朋友加同志式的关系,形成一种良好的尊师爱生的风气。班主任要克服师道尊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统一起来,在工作中做到: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是严格的,合理的,明确的,可行的。使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的;教师要求应宽严适度,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热情关怀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教师的严格要求才能被学生所接受,才能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准则。班主任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对学生一视同仁,才能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3)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班主任基本功的重要环节,班主任要把计划,布置,检查,评估,总结贯穿在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在各种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在好学生身上发现缺点与不足,在坏学生身上尽可能的寻找真善美的闪光点,促进学生不断自我完善。班级管理关键是班风,学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舆论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班风,而良好的学风体现在学习的意志品质上,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和意志品质,教育好学生主动帮助后进生不保守,教育后进生不自卑,善于向优秀学生学习,迎头赶上,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利用舆论作用,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坏人坏事(经验交流、主题队会、板报等)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班主任还可以采取“突出一点,带动其他”,“扬长避短,以点带面”等方式,逐步形成良好班风。实践证明,只要班级情况摸得透,突破难点抓的准,教育方法得当,即使一个后进的集体,也会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起步,达到较为理想的培养目标和形成良好的班风。(4)组织活动——不少学校的课余生活还是单调枯燥的,学生课业过重的现象普遍存在,实践证明,学生成才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校外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活动内容大致有:班队会、文体、生活指导、智能与特长训练、节假日大型活动、劳动与劳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课外、校外活动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不能强迫命令,要从实际出发。同时因地、因人而宜。因此,课外活动不能趋于形式,不能过多过滥,做到适时而发,适地而发、适量而发,组织前要有目的,策划到位,组织到位,落实到位,才能达到有声有色,收到预期的效果。(5)以身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是中国有效教育的光荣传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话精辟地概括了教师身教的重要意义,一个师德高尚,灵活施教,言传身带,以生为友的教师才是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可信赖的教师,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从而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乃至专业的确定,道路的走向,人生的选择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行动胜过一个纲领,尤其是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辨别是非,判断善恶的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他们的理想,思维很活跃,很解放,他们敢于思想,敢于发问,他们对教师的评判,不仅察其言,而且观其行,也就是说,他们评估一个教师的优劣,不仅听你是怎样说的,更看你是怎样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克己待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做出榜样。三、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实效性。德育是“心育”,具有隐含性和复杂性,在学校工作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需要常抓不懈,做到行之有效。(1)以重大节日和政治事件为契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如何有机地渗透在日常生活和授课中,这也是个难题,现时代的孩子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年代,没有经历过与亲人生离死别的场面,更没有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争洗礼。爱憎不十分强烈,爱国热情也很淡薄。如:去年我从报纸看到一则新闻,天津一小学校三年级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影片,当看到日本兵用刺刀把中国人绑在木桩上当靶子练习时,竟哄堂大笑。第二天,记者采访这群小学生,问他们为什么大笑?回答是:觉得好玩!这回答让人震撼,让人心痛。因此,只靠空洞的说教对学生的教育是不能被接受的,这就要求要结合学生生活中学生看得见感受到的事件,特别是对国家的发展和声望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活动,从中受到教育,悟出道理。如:香港、澳门的回归,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被炸,飞行员王伟的牺牲,深奥的成功,WTO的加入等,让学生经常收看电视新闻,搜集有关报纸、报刊等资料,组织学生汇报座谈,认识到贫穷被欺,落后挨打的道理,激发爱国热情。另外结合重大节日,如: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艺术节等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从中受到教育。(2)把观看“百部爱国影片”活动落到实处继续组织观看百部爱国影片,唱百首爱国歌曲,讲百名爱国将领的爱国故事,搜集百首爱国诗歌和百篇爱国文章,使学生了解历史,不忘历史。(3)克服自私,培养爱心。大部分儿童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好,有长辈的溺爱,养成自私,任性,唯我独尊,不能与人友好相处的坏毛病,缺乏集体观念。为此,可根据班级,校的贫困生发起手拉手、献爱心的活动。可捐钱捐物,分担压力;对有残疾的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能使贫困生易辍生进得来、留得住,同时帮助贫困生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又使贫困生感受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本文标题: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2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