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在新形势下,对做好政工工作的思考
1在新形势下,对做好政工工作的思考张佩剑一、面对当前形势,要保持清醒头脑从目前大形势观察,2016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局势动荡,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没有多少亮点,风险事件频发。美国经济复苏变缓,欧元区经济复苏仍旧脆弱,新兴经济体持续动荡。下半年一些国家政治因素不确性,将会对世界经济金融环境造成巨大冲击,政治经济双重动荡所引发的负反馈将大幅度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目前有观点认为,全球经济中压力稍逊是美国和中国,美国经济没有结构上的问题,量化宽松仍旧还有进一步的自由度。中国的宽松余地也很大,在财政、债务上仍然是一个较为健康的比率。中国目前的状态下,关键看政策如何应对,全球贸易壁垒和争端不断发酵,中国如何应对、如何调整?我国面对市场改革,在短期内一定会对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比如清理僵尸企业,下岗职工如何安置,整体收入分配如何改进,改革只是阵痛而不留伤疤,如何让经济的刺激政策对实体经济起到支持作用?这些都是非常复杂棘手的难题。但是,我们也应树立信心看到好的一面。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促进措施,对我国经济的企稳和增强发展后劲,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尤其是“三去一降一补”措施的出台,为目前的总体经济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2016年8月份中国的采2购经理人指数上升到50.4%,是近二十个月来最好指标。也说明了我国经济大形势趋稳。开磷集团上半年日子也过得十分艰难,集团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资金周转困难,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安全环保压力巨大,如乌江34#泉眼废水处理运行费用惊人,各单位生产经营形势相当严峻,去库存降成本压力大。磷肥行业竞争加剧,整体亏损局面远未见底。但是在集团公司党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集团各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仍然取得较大的成绩。1-8月共生产磷矿石530万吨,化肥250万吨,销售收入218亿元,税费4.38亿,利润1.03亿,融资25亿,资产负债率降到84.65%,职工工资收入保持稳定。碱厂自今年3月份停产以来,停产搬迁自救工作的开展,尤其是职工分流安置达到初步效果。但是留守员工340多人大部分是年纪较大,技能较低的一线人员,自救出路狭窄。留守员工收入偏低,工作情绪消极懈怠是目前最大的困难。尤其是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的部分职工,对更高补偿金的诉求和法律规定之间矛盾,部分原碱厂生产期间的原材料供应商的债权追讨等矛盾,是最近维稳工作的突出问题。直面这些具体情况,都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干部有清醒的认识,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针对性,要强调目的性。二、政工工作的现实与尴尬政工工作的核心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二是促进生产经营工作,增加群众收入为群众谋福祉;三是创建安全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构建和谐社会。3就目前碱厂而言,政工工作由厂党委的政工部牵头。也基于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设置,政工部由党委办公室、组织部门、宣传部门组成,厂团委与之合署办公。政工组织网络,根据厂留守人员情况设置的六个基层党支部,分工负责做好全厂270多名党员(含歇岗党员109名)的思想引领工作。当前碱厂政工工作体系中存在一个尴尬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员配置不尽合理。有些基层党支部书记是以前部门行政工作人员交换岗位而来,党群工作经验缺乏,工作被动。二是政工工作者与受众在“说教与接受”方面存在着分歧。表现为干部员工因停产留守工资低对工作的消极态度,以及党群工作者工作方法有效性不够,“产销不对路”,效果欠佳。两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了叠加效应。三、做好政工工作是大时代的需要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结果。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才能取得胜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的国家经济建设才能取得胜利。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个被证明了的事实。无论是当年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今天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还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治国体制集中精力办大事,都印证一个事实,只有共产党能救中国、强中国。如何能够领导全国人民,搞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各项事业的建设?共产党的法宝就是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先进分子的带头引领,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路线,工作中不4断完善、改进、创新,从而达到目的。这就是政工工作的全面体现。四、做好政工工作,方法要新颖,措施要得当首先是要提高认识。政工工作既然提升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群众的高度,就必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一致性。切不可大而化之、等闲视之,更不能浅尝辄止、滥竽充数。从业者要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慎重,要有“必须成功”的气概。二是要真心实意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只有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明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义,才能真正提高政工干部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协调能力。学习中注重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民主与集中的结合;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三是创新工作方法。抱残守缺和因循守旧都是不行的,政工工作方法必须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唤起更多受众的共鸣。方法的创新,包含三个方面,一要理念的创新,就是要把握政工工作本质是群众工作,群众是政工工作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是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握群众的心理,把传统的“我说你听”变为“服务中引导,引导中提升”的理念。二要善于吸取成功的先进经验,过去的那一套可能行,也可能不行,要及时总结更新提高。不拘泥、不墨守成规,要采用新的传播手段,新媒体、新渠道进行宣传、发动,引导。三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从新的党员干部培养使用机制入手,激发和引导党员干部自身成长的追求;完善工作的领导机制,有一套适用的工作制度。依据制度的规范性、延续性和制约性来提高政工工作的可5操作性;构建新颖的运作模式,将政工工作扩展为“大教育”形式贯穿到各项具体工作中,改变一部分人的“厌烦心理”,重视效果;完善评估考核机制,将政工工作效果进行考核评估,不断提高。五、工作四力戒政工工作是一个逆水行舟的活,第一力戒方法单一,不会变通,教条主义。这样会使工作的对象失去耐心,结果是事倍功半。二戒不动脑筋,不得要领。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精神停留在肤浅表面,流于形式;三戒把政工工作当作没有技术含量、可以应付的事务,把政工岗位当作摆平富余干部的箩筐。这会使工作停滞不前,还会挫伤其他政工干部的工作热情;四戒企业中心工作与政工工作两张皮,互不关心、互不搭界。政工工作停留于制度、资料、台账、记录,不能促进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形式主义。六、结语通过学习,认识了当前的形势,如能精准把握,是做好政工工作的关键所在。经验的继承发扬和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是推动政工工作多元化多角度全覆盖的有效措施。是搞好工作者与受众、服务与被服务融洽关系、工作取得实效的必然选择。抓住政工工作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搞好党的建设、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效果,人才培养结累,实现企业大战略目的是最终目标。
本文标题:在新形势下,对做好政工工作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2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