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造纸印刷 >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学习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学习临海中心幼儿园包玲燕摘要:未来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每个幼儿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造力潜能,只要得到适时而科学的开发,都可以成为高创造性的人。通过美术教育挖掘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应从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新型教育观出发,首先,营造良好的情感交流环境,培养幼儿进行创造活动的自信;其次,提供创造的环境,拓展视野,激发幼儿创造动机;再次,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经验;第四,不断向幼儿提出新的问题,鼓励幼儿向自己的能力挑战;第五,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组织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第六,合理评价幼儿作品,提供相互学习的氛围。希望以上几点能够为广大的一线老师所借鉴。关键词:美术教育活动、创造性、学习《新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幼儿能初步感受和喜爱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以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而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其实又是一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幼儿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幼儿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到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都是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幼儿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象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每个幼儿都有创造性,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对待幼儿的美术,我们应持一种开放、发展的态度来看待,应从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的新型教育观出发,使学习知识技能成为探索如何表现美、创造美和保持对美术活动的稳定兴趣的动力,启发幼儿创造性的学习。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创造性地学习,并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用诸如“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大胆地去画”、“要画得和别人不一样”等空洞的鼓励去应付,什么叫“不一样”?笔者认为所谓“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其次,要把“不一样”具体、明确化,如:大变小、高变低、红变绿等,应该尽量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加登纳曾说过:“差不多每一个孩子到4—7岁时,在有合适环境的鼓励下,都是极赋予创造性的,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这个阶段正是最自由的阶段。”他们的美术创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用已有的技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如一些意愿画、儿童创作都是如此。另一方面,即创造性地学习美术的知识技能,创造自己的图式,这种创造是属于处于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全体幼儿的,唯独如此,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引导幼儿发现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图像,表达自己的认识,是创造性美术活动的重要特征,它是围绕创造性地学习知识技能进行的,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营造良好的情感交流环境,培养幼儿进行创造活动的自信。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孩子细微的进步,要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善待幼儿的过失,让孩子在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孩子在责怪声中只能变得畏畏缩缩,是谈不上创造性的。如:在小班,我很注意发现孩子的创造萌芽,孩子画面上哪怕有个小点,我也要问一下他的想法,只要孩子说出它的意义,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渐渐孩子们敢于大胆想象绘画,在绘画中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教师与幼儿和谐的情感交流,会激发幼儿更大的创造欲望,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同时还能促使幼儿各方面的进步。如:王洋儒小朋友在一次画飞机活动中,创造性地画出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形态,还画了卫星,老师便及时地表扬了他大胆的想象和绘画,并趁机说:“你以后能喝奶,就会更聪明…”从此后,他端起碗就喝,改掉了不喝奶的习惯。有的孩子画错了,老师也从不埋怨,往往就引导他继续画,帮助他完成作品。孩子们逐渐也学会了,经常创造性地发挥。如画太阳画的太大,就给它画上眼睛、嘴巴,以此弥补…二、提供创造的环境,拓展视野,激发幼儿创造动机。以往美术教育是以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美术技能为主线进行的,虽然教育内容题材广泛,贴近幼儿生活,但大都停留在平时所积累的零碎经验的层面上。拓展幼儿视野,带孩子走向大自然,让孩子在观察、体验中进行绘画,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创造动机。如:在小班画小草,老师虽讲解示范了,但孩子们还是画的长的长、稀疏的稀疏,课后,老师带孩子来到草地上,孩子们喜欢草地,在草地上打着滚,老师便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观察小草,“小草长的短,小草长的很密…“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再一次画小草,孩子们画的密了、短了,有的还画的小草歪歪着,说是风刮的小草歪了。还有的画上了小花、树叶,甚至小虫…画面内容丰富多了。另外,给孩子适当的范例引导是必要的。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造,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去教,若任凭幼儿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会导致美术教育仅有过程而没有结果,不利于幼儿成功感的产生和美术表现力的发展。幼儿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才能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大班幼儿的绘画创造力比小班要强很多。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的经验。宽松的心理环境是人们发挥创造性的前提,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对于幼儿来说:幼儿知识技能水平与其生理、心理特点要有着密切的关系。小班幼儿作画时,往往用眼睛看一看所要画的物体,只得到一个笼统的印象就会终止观察,然后就凭借这最粗略的印象进行再现。这样所描绘出的形象,只能是最简单而粗略的,甚至是似是而非的形象。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我们尽可能地选取幼儿非常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圆形、方形的类似物作为绘画的题材。到了中班,我们可以教他们初步按着各部分大小的最明显的相互关系画画。大班幼儿在绘画中,可以描绘为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如:“我的家”、“我们的幼儿园”、“美丽的公园”等。通过对生活环境的描绘,提醒幼儿注意比较物体的相对大小,帮助他们较为正确地表现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幼儿每前进一步,即是上一步的发展,又是下一步的准备。作为教师,应善于分析、了解幼儿产生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引导幼儿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当幼儿发现这些问题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找到答案时,他们就会在成功的喜悦中对自己充满信心,并有更大的勇气去迎接新的挑战。四、不断向幼儿提出新的问题,鼓励幼儿向自己的能力挑战。从无目的涂鸦到向有目的涂鸦推进,引导幼儿创造简单的图像,并启发幼儿创造更为丰富的图像,让幼儿体会美术创造的乐趣。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设计的提问质量是直接影响幼儿进行创造表现的关键。一个新问题的提出,有时一次活动就能解决,有时则需要一组活动。例如:画《爸爸、妈妈的工作》,老师首先组织幼儿散步观察、与家人谈话,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又开始了角色游戏,让幼儿自己体验,经过这一组活动下来,幼儿较为写实的画出了爸爸、妈妈的工作,可以说是对形态、环境表现的淋漓尽致,但缺乏创造性,为此又提出问题:爸爸、妈妈工作真辛苦,我们能不能创造将家人的工作简单化呢?一个问题立刻得到讨论,小朋友的设想可真多。再次创造时,“司机”朋友有了自动道路仪;“警察叔叔”有了电子手;“建筑工人”好棒,不用爬高爬低,全由按钮控制,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城市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当然,由于幼儿的发展速度不同,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大多数幼儿有所认识而又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尽可能让幼儿各抒己见,抓住不同的看法,发动幼儿投入争论,鼓励幼儿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问题,得出结论,允许幼儿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大胆地表现,也允许幼儿因暂时不理解讨论的目标而“出差错”。孰能无错,更何况是一个单纯的幼儿,如何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使处在不同水平的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这才是教师积极推进的作用。如:在“海洋球池里”,倾斜人物表现玩耍,正面直立表示休息:“太空人”,倾斜人物表示登上月球,正面直立表示仍然在地球上等。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时间给幼儿反复操作、反复思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去纠正错误。这样,今后幼儿在尝试运用已有的技能安排画面时,才具有更大的创造空间。五、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组织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一)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和材料。可以利用周边的环境资源,比如带孩子们到广场喂鸽子、到沙滩玩沙。在游玩中,引导幼儿用粉笔、小砖头在地上画,用小树枝、小棍在土地上画,用手指在沙滩上画…如:主题画:“大海”绘画前一天,老师带孩子们来到海边,正赶上退潮,孩子们和海浪嬉戏了一会儿,坐在了金色的沙滩上,老师句“大海上有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起来“我看见了小帆船,象蝴蝶一样飞来飞去”“我看见白色的浪花”“我看到了一艘大船”“我也看见了…”孩子们齐声欢叫着,老师适时地边讲边带孩子一起用手指在沙滩上勾画,孩子们很自信地说“我画的船最大…”“我画的船最好…”这种随机而教、随时而画的方法成为我教学的一大手段,久而久之,每次外出或户外活动,孩子会主动提醒老师拿着粉笔盒,活动累了,他们会习惯性地要粉笔在地上画画,或用小砖头、小石头在地上画,从孩子的画中,能看出孩子的心情好坏,这是老师观察孩子内心秘密方法之一。(二)运用色彩明快的拼图、印画式教学,发展幼儿创造力。对于缺少表现手法的幼儿来说,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孩子喜欢用它们拼拼摆摆,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孩子的表现意图和表现能力之间的鸿沟。如:幼儿用图形拼出花、房子、汽车等图案再进行绘画。给孩子提供花草、动物的印章,幼儿蘸上不同颜料印在纸上或印在大树叶上,也可给孩子印好,让他们添画,这样做有利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自己去设计内容,创造画面,他们可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头脑中的童话世界尽自己的能力在手下展现出来。(三)结合各领域活动进行绘画,发展幼儿创造力。幼儿园美术活动不是单一的,通过各领域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孩子具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后,通过续编故事绘画、续编连环画、听诗歌绘画,都能很好地发展幼儿创造力。在展示作品的同时,幼儿的想象空间会进一步扩大,画面也会不断地丰富,如听一段幼儿熟悉的故事(故事形象简单明了,易于幼儿操作),让幼儿听后想象讲述其中一段,然后画出来。例如:(《龟兔赛跑》),第一遍故事讲完后,提出了以下问题: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段?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接着提问:你觉得故事中的主体人物是谁?这个问题是帮助幼儿确立主次、突出主体物、有利于画面布置的。最后,幼儿通过尝试,在没有任何范画帮助下,获得了成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几次下来幼儿每次展出的作品内容都让家长们惊叹不已。延续第一个活动,还可以开展听音乐画图。如果上一个活动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那么这个活动则完全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如在大班教学时,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可以选择较欢快的音乐(《动物音乐会》),欣赏音乐时,幼儿的兴趣被这快节奏的乐感所激励,都合着音乐打起了节拍。欣赏完毕后,可提问:这段音乐好像说了什么事情?幼儿发表了意见:“好像小白兔在跳舞”;“好像在开音乐会”;“好像小刺猬在弹琴”……等有创意的想象。幼儿各抒己见后,便开始在音乐声中作画。六、合理的评价幼儿作品,提供相互学习的氛围。幼儿的美术创造,是一个极为个别化的活动,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构思与表现,不可能知道别的小朋友在想些什么,画些什么,有些什么独特的表现。所以,教师不应只看重幼儿的创造结果,更不能从成人的角度和标准来评价孩子的作品,而应更多地去关注幼儿在创造过程中所具备的一些品质: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和自信、大胆的想象、独立的思考,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应该说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教师应及时介绍个别幼儿的创作思路和独特表现。每一次活动以后,我都张贴幼儿作品,引导大家共同欣赏,请幼儿自己说说哪一幅作品你觉得有创意,可以学习、借鉴,并引导幼儿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其中的优点,鼓励大家相互学习,相反,仅仅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提示,对一个班级来说并没有强烈的感染力,即使再及时
本文标题: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学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2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