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在生活中运用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课程创新标准设计(十四)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在生活中运用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结合实例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和制约因素。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会用敏锐的地理眼光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搜寻资料,积极地分析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地理问题的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对祖国、家乡交通建设突飞猛进的感受,增强同学们的爱国和爱家乡的情感。2.通过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学习、工作习惯和态度。【教材内容及分析】本章内容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2中“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最后一章,按照《课程标准》本章内容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并能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教材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中主要讲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是初中教材的教学内容。本节教材运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总结五种交通运输的特点。同时增加了交通运输建设方面的经济、技术特点。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最终要落实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上来,因此,教材又设计了读表思考题,“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举例说明如何依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举例说明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用依据。另外教材还选用了一些图片和资料,说明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交通运输布局”中首先用图表说明了三个基本概念:构成交通网的基本要素(点和线)、交通网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一运输网、综合运输网)、三个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然后又用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具体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受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综合影响和制约。在这部分内容处理中,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各学习小组,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南昆铁路、青藏铁路、京九铁路等铁路干线之一,通过各种媒体、网络收集分析影响它们布局的因素,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课后,可以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组织学生调查家乡交通建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选择一条交通干线或交通点分析影响它们布局的影响因素。总结交通布局变化对家乡经济、聚落空间形态、商业中心分布的影响,为下一节学习进行铺垫。【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一、巧填成语,导入新课师:今天上新课前我们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一项比赛。每一小组回答五个问题。多媒体显示:巧填成语□水□龙破釜沉□螳臂当□前□之鉴招兵买□黔□技穷兵荒□乱□不停蹄逆水行□蛛丝□迹走□看花杯水□薪学富五□万□奔腾水涨□高□□劳顿悬崖勒□顺水推□闭门造□人仰□翻师:成语填字中,所填之字都有一个共同点,请问是什么?生:回答略。师:对,所填之字都是一种交通工具。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一起学习第五章交通布局及其影响,本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多媒体显示课题。(成语填空是小学阶段经常出现的练习题型,高中学生难得一见,偶尔出现,能使学生即刻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从所填字的共同特征中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自然、亲切。)二、从生活中来,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师:分小组学习交流:每位同学或家人走亲访友、购物旅游、运输物品等选用的运输方式及原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深入各小组了解学习交流情况,及时引导或参与讨论。生:各组代表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如何依据各人出行的要求或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运输时间,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具体回答略。(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选择,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在生活中也亲身经历过,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选择不同运输方式的依据,能唤醒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懂得用地理的眼光感受生活,很好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引导、归纳、总结。)多媒体显示: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学生比较回答,教师引导、总结、点出答案要点。多媒体显示:课堂训练请你来排序:下表是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的比较(数序由小到大,表示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运输方式基建投资运载量运价速度连续性灵活性劳动生产率线路运距铁路河运海运公路航空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陆、海、空交通工具不断的推陈出新,带给我们生活上非常大的便利,同时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彼此情感的交流,于是“天涯若比邻”、“国际地球村”的美梦终于实现!今日世界,面对不同地区之间人们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现实,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同学们请看课本第79页,图5.1、图5.2和阅读材料,了解法国的高速铁路、日本的海上巨型油轮和磁悬浮列车。学生看书自学。师: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近几年来在交通运输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多媒体播放:中国交通运输的巨大成就[资料一]: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商业运营工程一流成中国名片几年前,北美和欧洲大陆,长达150多万公里的油气管线,四通八达,密如蛛网。广袤的东亚和南亚,却难见磅礴的油气管线在大地舒展。亚洲东部油气管网气吞山河的大手笔在哪里?中国天然气长输管线的大制作在何方?今天,公元2004年12月30日。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日子。中国人将骄傲而自豪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天然气管网的“脊梁”西气东输工程全线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滚滚西气将翻山越岭涌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从此,绵延4000公里、横贯中华大地的钢铁长龙将深深镌刻于世界油气管网的版图上。世纪宏愿,今朝梦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点燃了中国能源新世纪的烽火,西气东输管道建设,奏响了新世纪的争气歌。西气东输工程,以什么样的溢美之词赞誉它都不为过。那就以大地当琴,以管道为弦,让全世界凝神注目,让新世纪侧耳倾听:石油能源“地平线”上雄浑激越的中国争气歌正在奏响。[资料二]:青藏铁路简介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据了解,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约846公里已于1984年建成。线路走向与青藏公路基本并行。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米;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216公里。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在这样的区域修建铁路,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设任务艰巨。青藏铁路的修建,将结束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将发挥重要作用。图片一:青藏铁路修建组图图片二:上海磁悬浮列车2004年7月3日迎来第100万名乘客[资料三]:上海至杭州拟建磁悬浮列车目前正争取立项报批(来源:北京娱乐信报)信报讯据《都市快报》报道,沪杭磁悬浮线“争取今年年底前正式立项报批,明年年底前开工建设(建设工期约为三年半)”。浙江省计委透露,受沪浙两地委托的上海磁悬浮发展有限公司,已完成沪杭磁悬浮交通调研报告(中期)。坐磁悬浮,从杭州到上海的时间缩短至27至38分钟。据中期调研报告,沪杭磁悬浮线在2008年建成,杭州至上海票价初定为0.65—0.75元/公里,即130元至150元。同期民航的票价大致是1元/公里,高速公路是0.26—0.36元/公里,铁路空调特快硬座为0.15—0.22元/公里。[资料四]: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展开列车时速将达到200公里2005-01-13京哈、京沪、京广等线路实施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准备工作已经展开,铁道部表示,提速后铁路客车运行时速将达到200公里。(从教材中法国高速铁路、日本海上巨型油轮的照片到我国自己的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的资料、照片,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师:从刚才的资料和图片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伟大祖国几年来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其实,我们家乡的交通建设也是“与日俱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亲历感受,谈一谈家乡交通的变化。生:学生回答略。(畅谈家乡的交通变化,既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又使每位学生有话可说,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还能促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关注生活、关注家乡的变化。)师:刚才同学们都畅谈了我们家乡乡镇公路的改建、市汽车站的搬迁、高速公路的开通、芜太运河的开挖和铁路的修建计划等,这些河道、公路线和汽车站点的选址都将受到一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制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交通运输布局问题。多媒体显示:二、交通运输布局“图5.3交通运输网的形式和层次”问题:1.什么是交通运输网?2.构成交通运输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3.交通网有哪两种基本形式?有哪三个层次?生:学生回答略。师:一种运输方式的线、站(点)交织组成单一运输网,二种以上组成综合运输网,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等级不同。不同运输网在不同地域中占有不同的地位,铁路运输现在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主要运输方式,海洋运输是当今国际贸易的最主要运输方式,而中短途运输方面则以公路运输居主导地位。在一些缺少铁路的地区,公路也起者骨干运输的作用,航空运输是远程客运最重要的方式,管道运输在天然气、石油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影响交通运输线和点的布局因素有哪些?生:学生回答略。师:各小组派代表分析影响你们所选择的南昆铁路、青藏铁路、京九铁路等铁路干线的布局因素有哪些?这些铁路干线的修建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生:学生回答略。(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引导总结。)三、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多媒体显示:下课的乐曲即将响起,你能告诉你的同桌,本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解决了什么问题?在讨论交流中你在哪方面获得了提高?同桌交流。(让学生自己总结,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体现主体地位。)师:这节课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课前的资料收集、整理,一起解决了两个重点问题:1、根据不同的人们出行要求和货物的类别、数量以及运输距离,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哪些?多媒体显示: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完成下列调查题之一:走访当地有关部门,或者访问长辈、相关市民:1.了解影响我们溧阳汽车站搬迁的因素有哪些?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搬迁前后效益比较。2.了解影响我们溧阳苏浙皖边界市场搬迁的因素有哪些?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搬迁前后效益比较。3.了解历史上我们家乡交通运输布局发生过哪些变化,对本市的聚落形态有什么影响。把你的调查结果用图或文字表达出来。【评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现代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历和体验,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才是课程标准真正改革的目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成功之处有二:1.从生活中来,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注重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相互举例,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选择依据。在地理教学中,联系这些生活常识,尤其联系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运用地理科学知识加以解释,是增强中学地理教学感染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必要补充,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2.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运用所学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调查分析家乡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原因,既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在合作调查分析中,发展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文标题: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在生活中运用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28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