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1论文题目: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戏曲的简要介绍和北桥街道地方特色的锡剧的发展史和艺术特点的具体介绍,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戏曲文化,了解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特色戏曲文化,并对当今中国戏曲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借以对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特色文化在保护、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和将要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解决方案。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特色文化的意见和建议。第1章中国戏曲的简介及锡剧的具体介绍1.1中国戏曲的简介中国戏曲,在中华民族文艺艺术史及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戏曲的曲调,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像民歌、词曲歌体、诸宫调等音乐成分,均被广泛吸收。宫调音律不拘一格,民间词曲、新兴的村坊小调,只要相互协调,便可联缀起来。演出时,各行角色都可以唱,其演唱形式亦丰富多样,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念白既有韵文式的朗诵,也有口语化的散白,它与歌唱相互搭配,彼此穿插,形成唱念结合的音乐架构。2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锡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1.2锡剧的具体介绍1.1.1锡剧的简述锡剧,俗称”无锡滩簧”,(据文学记载: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无锡、江阴、武进等地城乡已盛行滩簧。)在苏南地区极为流行。解放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逐渐流传至长江三角洲。五、六十年代,是锡剧“黄金时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贤等县及浙江的嘉兴、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锡剧团四十余个。跃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列为江苏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目前,江苏省内有锡剧团十多个。锡剧在民国时期称“新戏”,抗战时期称“文戏”,建国前后称“常锡剧”,至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始统称“锡剧”。1.1.2锡剧的发展演变锡剧是在太平天国前后由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合并发展而成的。在滩簧阶段,一般以它经历的三个重大演变过程来划分的。清乾隆以后,吴语滩簧已盛行。在常、锡一带乡村传唱的男女叙事对唱山歌,逐步与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的滩簧调,系吴语滩簧的一支,后来又吸收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滩簧小戏,先有小旦、小丑,后又有小生,并从坐唱变为在田头广场作简单动作表演的走唱,化妆极为简单,男角色身穿长衫或短衫,头戴瓜皮小帽或毡帽,手拿折扇(短衫者不拿);女角色身穿短袄、长裙,脸上略施脂粉,头戴假发髻,插绢花,手持方帕,都以“小生、小丑”、“小生、小旦”、“小旦、小丑”为主的“对子戏”,也叫“三小戏”。演出剧目,以反映农村日3常生活中的故事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旧礼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对地主阶级进行嘲讽的,表现朴实、真挚,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生动风趣,女角色均由男子扮演。声腔仅有[簧调],一把二胡伴奏(有时是扮演者自拉自唱)。此时既无班社,也无班主和职业艺人,纯属农民及乡镇小手工业者自演自娱活动。艺人们称这时期为“对子戏”阶段。道光年间,开始出现了半职业或职业滩簧艺人,也开始出现女职业艺人。少数艺人进入常州、无锡等城内演出,由于演出繁忙,需增添人手,艺人们开始收徒传艺,组织班社,至光绪年间,逐步形成常帮、锡帮、江阴帮和宜兴帮。“对子戏”阶段持续了近百年,流传越广,一些农村知识分子也加入滩簧队伍,加以班社间的竞争,首先使剧目内容丰富,情节复杂起来,出现了除三小外又有老生、老旦、滑稽等三至五个角色的剧目--《借黄糠》、《陆雅臣卖妻》、《珠花记》等。在原单一的[簧调]的基础上,派生出了[长三调]、[行路调]等曲调。在吸收民间小调上又增加了[紫竹调]、[春调]等。由于“对子戏”剧目的发展,曲调的丰富,加上内容的增多,故事情节的复杂,也就突破了原有的形式,使剧种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场戏阶段中的“小同场”。同场戏可分为“小同场”和“大同场”两个阶段,“小同场”是在农村演出时的产物,而“大同场”则是进入城市以后的产物,这是锡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小同场”大约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二十余年间。辛亥革命后的国民政府有关当局,视滩簧“伤风败俗”、“俚俗淫秽”,也多次下令取缔。滩簧艺人被迫走街串巷或向外地流动,大多数艺人流落在乡土僻壤,送艺卖唱,养家糊口。由于沪宁铁路通车,这为滩簧进入大城市创造了条件。—大同场1914年滩簧艺人袁仁义、孙玉彩、李庭秀、过昭容、周甫艺、王嘉大等先后进入大上海,初期只是走街串巷或进茶馆、酒楼演唱。1916年,袁仁义、李庭秀、邢长发等4组班称“无锡滩簧”在年底进入“天外天”游艺场演出,之后又转入“大世界”三楼,另有孙玉彩、王嘉大、周甫艺等组班称“常州滩簧”,于1919年进入小世界(劝业场)等地演出,1921年常州班改为“常州文戏”,无锡班改为“无锡文戏”。同年,常帮艺人周甫艺和锡帮艺人过昭容合议,两帮合作于先施公司游乐场同台演出。从此两帮合流,统一改称为“常锡文戏”。锡剧进入上海和苏、锡、常等大城市后。一方面有了较稳定的演出场所,先后出现了一批较稳定的长年不散的“四季班”,活动于沪宁一线的班社,著名的有:袁(仁义)家班、孙(玉彩)家班、周(甫艺)家班、李(庭秀)家班、刘(荣炳)家班等。另一方面也得以与兄弟剧种接触、交流和竞争,首先在剧目上获得显著发展。先后从“宣卷”和“弹词”引进了《珍珠塔》、《玉蜻蜓》、《双珠凤》、《孟丽君》等;从徽班中吸收了《琵琶记》、《蔡金莲》等;由京剧移植了《贩马记》、《樊梨花》等。在十里洋场商业文化的影响下,为竞尚新奇,招徕观众,从30年代中期开始演出了一大批机关布景、灯光彩台的连台本戏和公案戏:《狸猫换太子》、《封神榜》、《彭公案》。同时也上演取材于现实题材的《山东马永贞》、《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一批时装、清装戏。由此,常锡文戏已进入了大同场戏时期。新生期抗战爆发后,江南沦陷,大部分班社撤离上海和沪宁铁路沿线城市转向农村,有的被逼解散。一批演员枉遭毒打、关押和迫害。解放后,锡剧终于走上了健康兴旺的道路。1950年,苏南行政公署举办民间艺人讲习班,同时将流落各地的“常锡文戏”统一改称“常锡剧”,并成立了苏南文联、常州、无锡三个实验常锡剧团,挖掘整理传统戏《宝莲灯》、《翠娘盗令》,移植改编了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白毛女》、《翻身姐妹》等十个剧目。1953年4月由苏南文联实验常锡剧团和苏南文工团部分人员组建成江苏省锡剧团。此后,常锡剧便简称为“锡剧”。5以后,各剧团废除幕表制,建立剧本制,强化导演制,并在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了艺术革新,先后参加了1954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和1957年4月举行的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走上新路》、《水泼大红袍》、《江阴血战记》、《白马告状》等获一、二等奖和剧本奖、演出奖;多名演员如姚澄、王兰英、沈佩华、王彬彬、梅兰珍等获一、二等奖。这些剧目和演员各具特色,艺术风格各异,为剧种赢得了荣誉。除整理改编剧目和戏曲音乐创新外还不断编演现代戏,如《红色种子》、《白丹山》、《红花曲》等。其中《双推磨》、《庵堂认母》、《孟丽君》、《农家宝》、《姑嫂比武》、《三亲家》等被拍摄成电影、电视,这更扩大了锡剧在全国的传播和影响。1.1.3锡剧的艺术特点锡剧音乐富有江南水乡民间音乐的特色,柔和抒情,清快悦耳,唱腔曲调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这种板腔体式,可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清板”(近似朗诵),并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1)曲调种类剧的主要曲调为〔簧调〕,后又创造了一些新腔,增加了板式变化,尤其是(大陆调)从单一曲调成为变化丰富的腔类。此外,锡剧还吸收了江南的大量民间音乐,改编了(南方调)、(陈调)、(新金陵塔调)、(柴调)等。簧调是江南山歌融合苏州弹词曲调发展而成的,旋律优美流畅,长于抒情。有老簧调、簧调慢板、老旦反弓调等十多种板式。大陆调是锡剧第二主要唱腔,源于武林班的“大锣板”(也称”大陆板”),开始仅上下两句,后仿簧调曲式结构,创造了“清板”。南方调原为“南方歌剧”的主要唱腔。30年代至40年代,上海一度出现多种类型的“南方歌剧”,主要在游乐场演出。6新中国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与演员密切合作,对锡剧音乐风格进行统一加工,并分清主次,先后改编和创作了多种板式唱腔,如“簧调”腔类新创了新簧调、芥菜花调、簧调流水板、反宫簧调等;“大陆调”新创了紧拉慢唱、大陆流水板、二八板、垛板、慢三眼板、新大陆调、弦上调(大陆反宫调)等板式,使它从单一的曲调发展为仅次于“簧调”的另一腔类;“玲玲调”除新创男腔外,也发展了流水板、自由板等板式。此外又吸收江南的民间音乐,改编了(南方调)、(陈调)、(新金陵塔调)、(柴调)、(洪发调)、(乱鸡啼)等曲调。(2)伴奏乐器伴奏乐器以正、副二胡为主,琵琶、三弦、扬琴为辅,箫、笛等管乐器也开始伴奏唱腔。第2章特色文化乡镇“戏曲之乡”的创建形成2.1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北桥街道位于苏州相城区西北部,地处苏、锡、虞交界处,是长江三角洲和上海经济圈腹地,东与相城区渭塘镇、常熟市辛庄镇交界,南与相城区黄埭镇为邻,西与无锡市甘露镇、荡口镇相接,北与常熟市杨园镇毗邻,面积43.84平方公里,辖11个村(社区),常住人口3.87万人。北桥土肥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才辈出,尤其是戏曲历史底蕴厚深,代代相传,是誉满苏、锡、虞地区的“戏曲之乡”。北桥街道地理位置独特,环境宜人,充满了文化气息。北桥人民自古受着戏曲文化的熏陶,能够演唱锡剧、沪剧、越剧、京剧、黄梅戏等不同种类的戏曲。北桥人民特别喜欢锡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录音机开始普及,几乎每家每户的录音机里都播放着充满地方特色的锡剧唱段。在北桥,有不少爱好戏曲的7家庭,平日里,他们经常自行组织家庭式的小型的戏曲活动,几个戏曲爱好者聚集在某人家中,摆出二胡、扬琴、笛子等乐器,他们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常常吸引众多的村民朋友来观赏,成为北桥乡间一道亮丽和谐的风景。邻近北桥的一些乡镇也有不少戏曲爱好者,如斜塘、阳澄湖、太平、渭塘、后桥、荡口、甘露、安镇、杨园等。这些戏曲爱好者经常来到北桥聚会,探讨和交流戏曲文化(以锡剧为主),还不忘即兴来段表演。北桥有些戏曲爱好者甚至和无锡锡剧团、苏州锡剧团、江苏省戏锡剧团等专业剧团保持着联系,小王彬彬、袁梦娅、周东亮等锡剧名家都曾来北桥观光和演出。2.2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北桥风土清润,自古人戏荟萃,为形成“戏曲之乡”打下了基础。唐广明元年建觉林寺,其旁陈武烈帝庙内置有戏台。宋绍圣元年,兵部尚书尤辉,退隐归乡后,出资修新觉林寺和戏台。宋绍兴二年,兵部郎官尤著,告老回乡后请戏班子到家唱戏。清康熙年代,戏曲家尤侗,著《艺文》五卷,所作戏曲有《钧天乐》,杂剧《读离骚》等。蓄有家班戏女,歌童,女乐十多人,并亲自教习排练。清初,南桥城隍庙内建一只古戏台,两旁有看戏厢楼,每年立夏、中秋节等搞庙会,南北桥两只戏台,戏班竞相演出,观众挤满厢楼和”四合院”。清末民初,阙家桥阙阿水避难谋生到上海,带领子女从唱小热昏、表演独脚戏开始,后组成旧上海第一个滑稽剧团。笑嘻嘻、笑奇奇、筱声咪名震大上海。从北桥走出去的还有像郭彬卿、茅雨庵、俞筱云这样的评弹名家。解放后,在北桥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一代戏曲新人以自己的特殊爱好,凭一颗火热的心,用浓郁乡韵演唱新人新事新风尚。1951年业余剧团马维克、冯仁德等排演大型锡剧《刘胡兰》。1955年丰伯荣、冯壮妹演出锡剧《双推磨》,获黄埭区会演一等奖。1958年建立北桥公社文工团,排演大型锡剧《珍珠塔》8等。六十年代濮小妹、王杏珍参加苏州地区文艺会演均获优秀演员奖。“文革”期间有17个大队排演样板戏《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和《海港》等,涌现了一大批唱锡、沪,京剧
本文标题: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3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