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地球变迁的成因-金星撞地球
2001年9月长春中国科协年会交流论文地球变迁的成因(初振Email:chuzhen16@sohu.com.)[摘要]根据《惯量力学》理论,推导金星与地球在中生代白垩纪发生碰撞是导致地北极与黄北极23o27'的夹角,金星自转逆化。探讨地球的膨胀,大陆的漂移,海洋的形成和地震的力学成因。理论与实际符合的很好。[关键词]惯量力学古地球古赤道绝对参照系地震大陆漂移前言《惯量力学》的创立,为揭示和讨论物理学中一些重大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概念。运用该理论进而研究太阳系起源极其运行规律,金星与地球的大碰撞在推导中被发现。进一步分析和讨论这次大碰撞对地球大地构造的影响,是对《惯量力学》理论的检验、应用和发展。1金星与地球的碰撞根据《惯量力学》的推导,金星和地球形成之初均由太阳赤道逃逸产生,所以金星和地球的自转轴与太阳的自转轴处于平行状态。又由于古金星和古地球各自的质量m1和m2接近两个公转轨道都处于太阳赤道的平面上。再根据《惯量力学》的圆周惯量:F=cosαmv2/R则,R=cosαmv2/F金星和地球的公转速度v由太阳表面作用力(主要为离心力方向)和太阳自转线速度方向作用力等提供:ΣF=ma,或者,金星与地球各自的cosαv2总值接近。那么金星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R就接近,在两天体圆周运动和进动的条件下,古金星和古地球的赤道上有相互碰撞的概率。应当指出:太阳系只有金星自转方向逆旋,地球的地北极与黄北极有23o27'的交角。如图1。金星和地球的有关数据金星地球质量48.710kg5.97610kg自转周期224.7天365.256天公转半径108.210km149.610km公转周期244.3天(逆转)23时56分41秒2古地球的复原根据地质地磁年代的连续变化,海底确从海岭部分在扩张。且各大洋底海岭的扩张速度大致相同。若将大西洋,印度洋,南太平洋的数据综合起来,可以得到由海岸线到海岭—中生代白垩纪到现在的地磁反转连续变化过程。用地球比例模型将海洋中海岭由中生代白垩纪以后的膨胀部分去除,使对应的大陆边缘相互吻合,恢复到白垩纪时期的古地球。此时,古地球无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值得注意的是,1),太平洋处为一个椭圆形,南美的最南端与澳洲相连。周围是高山和海沟且形成年代相同—中生代白垩纪。2),圆形中心在北纬15o线上,同时也是古赤道。3),南北磁极为古地轴。4),地球模型白垩纪以后去除部分(膨胀部分)变成球体,该球体的投影面积与复原后古地球的太平洋面积相当。应当指出:海洋为中生代白垩以后所形成,其厚度是5公里,而原地壳厚度为35公里。这是膨胀部分与古地壳厚度的明显区别。此外,环太平洋高山、海沟等生成年代的同时性也是特点之一。3地质力学在世界活动震中分布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两条主要地震带。一条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它以环太平洋中、新生代褶皱带,以安山岩线为界,一边是大陆,一边是海盆。另一条主要地震带是地中海、中国、南亚地震带,也是中新生代褶皱带。另一方面,把地壳构造图或地震活动情况与地质力学结合起来,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是沿地中海,中国地震带,南亚地震带,全球的高山分布是相互联系的。从太平洋西侧开始,似乎中国大陆以华北、中南、西北、华南等地区被太平洋方向作用力大幅度地向西平移。从渤海和黄海可吻合的边缘、大陆的山脉走向,褶皱带等情况可知作用力的确是太平洋方向。而且大约北纬15o线正西方向。全球几乎所有的褶皱带都排列在该纬度附近。另外,全球地震带的均匀活动表明,太平洋方向的作用力始终在持续着。4环太平洋高山与地震太平洋平均深度4km,最深达10km。在其边缘是环太平洋海沟。海沟外侧是环太平洋高山。太平洋西侧为全球最高地域,位于北纬15o线附近。而且形成年代为中生代白垩纪。在环太平洋周围,既是火山带也是地震带。据长期观测,该地震带与环太平洋海沟、与环太平洋断裂带相伴,是强震带。地震呈间歇性和重复性。此外,以爪哇海沟弧形地震带和中国强震带的弧形分布,恰好构成半圆形。其中,南亚弧形地震带以爪哇海沟为界,内高外低,该半圆的中分线是北纬15o线并与太平洋相接。弧的两端是滑塌的日本群岛和伊里安岛。而日本群岛与伊里安岛以北纬15o线对称且两岛分别距离各自大陆滑塌的位移相等。与半圆西侧相连接的是亚欧褶皱带也是地震带。地中海地震带,中国地震带,南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一同构成“~CO”字样。此种构造自东向西地震分布范围由大到小,地震烈度由强到弱,构成全球地震系统。分析与讨论《惯量力学》的创立使物理学有了全新的概念,从绝对和相对的辨证角度研究物质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太阳系起源及其运行规律。地球的物理过程成为太阳系运行规律的一部分,也使量化地球物理成为可能。以往,金星的自转逆向没有受到重视,魏格纳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的原始动力成因;海岭的地磁条带变化;海底的连续扩张;重复性地震火山等地球构造的运动规律没能与天体的运动规律相联系。太阳系运行规律的推导使金星与地球的碰撞,自转异常、寻找地球上的依据有了量化的前提。大约中生代白垩纪的金地大碰撞,通过古地球大陆的复原发现了碰撞点、作用力方向和影响等,也给6500—7000万年前全球造山运动,地北极与黄北极的夹角,地震火山与海沟等一系列问题,寻找了答案。所谓劳亚古陆、冈瓦那古陆原为构成古地球全部大陆大地构造的整体。金星与地球的大碰撞,使上述古陆由北纬15o线(古赤道)受力,古地球(海岭)发生破裂。具体过程是:根据《惯量力学》,金星的公转半径较地球的公转半径小,相同的圆周惯量、金星的公转速度较地球的公转速度快。因此,金星与地球碰撞时,部分金星的天体受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作用撞入在外侧的地球,碰撞点是通过太阳赤道平面上金星和古地球赤道(北纬15o线)上的某一点。然后,日本群岛和伊里安岛受到撞击分别由亚洲大陆和澳洲大陆向太平洋陨坑滑塌,同时也包括菲律宾群岛。发生滑塌和滑塌位移相同表明陨坑碰撞瞬间很深而且受撞击力较其他地方大,还有撞击力的相同或接近。这主要由于碰撞时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同时金星恰好相反,加之两天体的公转速度,对地球而言、撞击力是自东向西方向的。古地球椭圆形的太平洋也表明了当时地球与金星的运动状态和作用力方向是沿古赤道方向。中国大陆因受到强烈地向西撞击,被大部分向西移动数百公里,从而形成了中国的渤海、和黄海。这也可由海岸边缘的情况看出吻合的对应关系以及中国大陆褶皱带和最高山脉的分布。还体现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爪哇岛等所构成的1/4岛弧是碰撞的冲击所致。而由该岛弧和中国的强震带(1/4圆弧)恰好构成半圆,位于日本群岛和伊里安岛的正西,同时被北纬15o线中分。而且由此向西是亚欧褶皱带。这种不偏不倚的作用力方向正说明了地北极与黄北极在碰撞时夹角为零。金星与地球的碰撞使古地球地壳发生破裂,并由破裂处“w”海岭发生持续膨胀,这种海洋底构造只有5公里,而大陆厚度则为35公里,说明古地壳与新地壳的完全不同。此外,南亚的班达海旋涡的形成过程也是撞击后在伊里安岛由向太平洋滑塌时,伊里安岛与澳洲大陆之间在水中形成真空区域,使1/4岛弧最南端于形成的瞬间,在该区域随后形成旋涡的缘故。综上所述,金星与地球在太平洋的碰撞,一部分金星天体撞入地球,地球中心发生偏移而进动,出现23o27'的交角。今后对撞入地球天体体积的准确推算和地球膨胀比的测定是推算地震彻底消失和预报地震的依据。结论金星与地球于中生带白垩纪在地球的北纬15o线发生自西向东的碰撞,金星的部分天体在太平洋处撞入地球,使地北极与黄北极产生23o27'的交角。地球持续膨胀导致地震。参考文献:1初振静止与运动《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96—100页2李善帮《中国地震》1981年地震出版社
本文标题:地球变迁的成因-金星撞地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4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