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HRM双学位考纲工作分析考试形式笔试闭卷考试时间和地点时间:2014年11月15日10:20-12:00地点:(第一公教)A109试卷题型略1.工作概念:由一个职位或多个职位组成的。从组织角度看,工作是组织中基本的活动单元,是支持组织达到既定经营目标的最小单位,是组织进行管理工作的基础。从个人的角度看,工作是个人在组织中全部角色的总和。含义:1泛指体力和脑力劳动活动2专职职业3狭义上特指若干项专门任务2.工作分析:A是一项管理活动。工作分析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B需要系统规划与实施。工作分析的对象是工作。C工作分析的成果是工作说明书。地位:a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体系中的基础,工作分析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组织中工作岗位的全方位信息,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各个具体方面决策提供所需依据。b工作分析对于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模块规范和有效实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力资源管理所有工作的基石。(员工招聘以职位描述和任职资格为依据,员工培训以工作内容和要求为依据,绩效考核以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为依据)作用:A工作分析是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条件和基础。B工作分析是组织招聘、选拔和人员配置的依据。C工作分析是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必要条件。D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客观依据。E工作分析为企业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可靠保证。F工作分析为员工提供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3.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参与者为了追求不同的利益而参与到组织中来,组织因其成员的思想、目的不同而功能、结构不同。特征:组织是人的集合体。组织具有目的性。组织体现分工、协作和权责关系。组织的层次性、结构性、过程性和复杂性。4.组织设计的相关理论A静态组织结构设计理论(指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要求从组织的专业分工、层级关系、权责分配、法令规章等静态的层面上去设计组织结构。从组织的目标出发强调组织目标的确定与完成,认为组织是一个规范的、严谨的结构体,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泰勒的组织结构设计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结构设计理论、韦伯的组织结构设计理论)轻视人在组织的影响。B动态组织结构设计理论(对静态的补充和完善,从组织中人角度出发,在设计时考虑组织中人的心理特征、知识技能和素质等行为因素。认为组织结构不仅是规范性的结构,还是一种行为结构。重视人与组织的平衡性,强调非正式组织在组织中的作用和对组织发展影响)(巴纳德的组织结构设计理论,明兹伯格的组织结构设计理论,梅奥的组织结构设计理论)强调人群关系的发展对组织的促进作用5.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A任务与目标统一原则B合理分工、统一协调原则C精简和效能相结合原则D责权利相统一原则E组织设计弹性化原则6.组织结构设计与工作分析的关系(互为基础,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A组织结构设计时工作分析的前提,工作分析是以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为依据的,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为工作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组织结构可以为工作分析提供组织中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和职责关系,使工作分析活动在调查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有据可依。B.工作分析也是组织结构设计实现对领导、控制、产出等方面的基础作用的桥梁。工作分析是组织结构设计理论的具体化,优势确定职能设计、职务权限、请示等规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利用工作分析结果可以避免组织资源的浪费,发现组织中不合理并及时予以优化和改进。C工作分析能够解决一个特定组织在特定时期内特定的工作关系问题,为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再设计提供数据基础,是组织设计与运作的基础。7.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模型:卢因)——解冻--移动--再冻结1.解冻---此阶段通常包括将那些维持当前组织运行阻碍力量加以减少,有时也需要一些刺激性的主体或事件,使组织成员指导变革的信息而寻求解决途径。2.移动---此阶段是改变组织或部门行为,以便达到计划目标,包括组织结构及过程变革,以形成新的行为、价值和态度。3.再冻结---此阶段使组织稳定在一个新的均衡状态,它通常采用支持机制加以完成,也就是强化新的组织形态、文化、政策和结构。8.正式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9.岗位分类:决策岗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执行岗位原则:以组织战略目标为导向原则。系统化、能级对等、精简高效、最优化。10.工作流程的概念:指为满足客户需求和实现组织自身目标,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而进行的逻辑相关并不断发展变化的有序结合。类型:A按照处理对象:实物流程信息流程B按照组织活动性质:营运流程管理流程C按执照跨越组织的范围:个人间流程部门间流程组织间流程D按照实现的功能:战略流程:经营流程保障流程E按照活动间的协同关系:串联流程并联流程反馈流程11.工作流程的基本要素:活动(最基本要素)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决定流程的关键因素(并联关系串联关系反馈关系)活动的承担者影响工作流程的重要因素(活动承担者的素质和数量)活动的执行方式方式的改变可导致实现统一目标的工作流程发生变化。12.工作流程优化原则:事前管理原则整体最优原则集成化原则动态均衡原则13.工作流程设计的程序A明确工作流程的目标B搜集工作流程的信息C确定工作流程D工作流程检验14.工作流程设计与工作分析的关系A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流程是工作分析所需的主干信息B工作流程设计的内容是工作分析所需信息的重要部分,工作流程设计是工作分析的前提。C组织进行工作分析之前,拥有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十分重要。D工作分析可以有效梳理组织的工作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和工作的再设计。所以工作分析反过来又作用和影响着工作流程的改进和优化。15.组织的内部环境:组织边界以内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是组织能够加以控制的因素,会对工作分析产生影响。(组织战略目标、组织文化、领导者的风格、员工、正式与非正式组织)16.组织的微观工作环境:主要指岗工作岗位的物理环境,即工作的自然环境和安全环境。(微气候、噪声与振动、照明与色彩、粉尘)17.工作分析调查的概念:以工作岗位为调查对象,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搜集各种与岗位相关信息的过程。意义:可以搜集到各种有关数据和资料,以便系统和深入地对岗位进行描述。可以为工作设计提供信息,是工作再设计变得更加有效。可以为岗位评价和岗位的分类提供必要依据。18.工作分析调查方法的优缺点19.岗位职责的内容:岗位识别信息岗位职责(管理和非管理责任)岗位内容岗位权限20.岗位任务的内涵:任务是指在工作活动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由相关行动直接组合的集合,是对一个人从事的事情所做的具体描述。是任职者为获得职位工作成果和完成岗位职责而从事的一些类活动。21.任职资格内容A知识和智力方面(最低学历、专业要求、据别的知识结构要求)B经验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工作经验、培训经历)C素质方面的要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22.工作分析的五个阶段A准备阶段:确定工作分析的目的确定工作分析的职位范围获取高层领导的支持直线管理者的配合B调查分析阶段:与工作分析涉及职位的任职者沟通制定调查分析工作计划调查分析信息数据C实施阶段:确定工作分析的目标和侧重点实施宣传培训建立工作分析项目组和有序的组织控制选择搜集信息的方法D形成结果阶段:形成信息分析报告编写工作说明书E应用反馈阶段:最后的审核与调整23.管理人员职位描述问卷法概述MPDQ问卷是一种结构化的问卷具有针对性,分析对象是管理职位和监督职位,由任职人员自己完成。具有数量形式,能够通过电脑对问卷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形成多种报告形式,从而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去。24.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A基于组织整体角度进行选择:组织结构与技术劳资关系管理方式B基于岗位与流程角度进行选择:所分析工作的特点结合企业业务流程C基于工作分析方法角度进行选择:考虑各方法的优缺点考虑选择方法的成本效益D基于信息搜集与应用角度进行选择:考虑从工作分析信息的最终用途确保搜集信息的客观性和动态性25.工作设计的影响因素A从组织的角度看,包括组织的目标与功能、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技术与设备要求、工作环境、工作时间。B从心理学角度看,工作设计要考虑任职者对工作的需要、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整个组织的工作氛围与管理方式、员工的开发与激励。C从工效学角度看,工作设计必须重视知识能力、时间效率、设备布置、工作地点等因素。D从技术角度看工作设计必须重视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设备能力等因素。26.工作丰富化的内涵在纵向上赋予员工更复杂、更系列化的工作。是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设计,关注提高工作的挑战性、意义性和完整性。将一个公司的使命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联系起来。27.工作再设计:是工作设计的延伸,指改变工作中已有的某种任务或者改变工作完成的方式的过程,是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而采取的修正工作说明书的行为。意义:通过工作阶段性调整和再设计,可以简化业务流程、丰富工作内涵、激发员工热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再设计的目的就是优化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为员工创造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环境。
本文标题:双学位工作分析考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4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