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坚定不移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坚定不移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6年4月一、前期调研与研制过程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三、关于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四、实验区取得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2000年,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至2004年已达到93%。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2240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达到63%。“十一五”高中毛入学率将达到85%。国家在提供了基本的就学机会、满足人们的入学需求后,教育将转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00年前后,开始高中新课程研制的前期准备和基础研究:国际比较现状的调查学科发展分析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研究公民素养的需求分析对北美、欧洲、东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90年代以来开展的高中课程改革作了比较研究。(一)国际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一、前期调研与研制过程1.培养目标方面,各国普遍关注:•公民的责任•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信息素养•国际视野(1)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法国学校应该让学生获得某种共同文化,获得能力和知识的共同基石,帮助他们获得自治,成为现代社会警醒的公民;让学科的多样性在作为人的学生身上找到统一。(国民教育研究和技术部:《为了21世纪的高中》,1998年)2.课程方面呈现以下几个趋势:韩国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前途,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化,确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和素质选择教学科目、能动地自律地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国民共同基本课程和以选修为主的课程体系”。(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1997年12月)(2)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美国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先进而实用的技术,引导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为今后独立的生活做准备。(伍德·威尔逊全国联谊基金会《高中学生年——国家的使命》2001年10月)德国把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天赋和发展倾向、对自己未来发展作出正确选择的能力,同发展学生参与社会民主建设的意识、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结合起来。(巴伐利亚等州课程纲要草案,2000年)印度将教育与生活世界连接起来,将教育与工作世界相联系。(2000年11月印度政府:《全国课程框架》)英国•设计与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公民•综合学习法国•个体化帮助•公民-法律和社会教育•有指导的个人实践活动日本•信息科•综合学习(3)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4)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瑞士目前所进行的被称为“百年来最重要的改革”的核心是赋予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日本当前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为各学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提供空间。英国高中生确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步骤:学校提供信息、咨询与指导;学生初步形成个人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调整学习计划;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化学习计划。(5)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德国学校把第12、13学级(相当我国高二、高三)划分为4个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学生在每一学习阶段开始,根据学校开设的课程,制定个人的课程表;不同的学生在相关学习领域形成自己的基础课程和特长课程。(6)实行学分制。目前,不少国家在高中阶段都实行学分制,如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印度、韩国、日本等。2001到2002年间,在北京、黑龙江、辽宁、江苏、广东、江西、广西、河北、山西、宁夏等10个省(市、区)对学生、教师、校长和社会人士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其中,学生样本14036名、教师样本1650名。(二)我国高中课程实施现状校长、教师认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校长和教师认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以及创新精神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0102030405060责任感和道德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价值判断自主获取知识基础知识技能交流合作科学素养搜集利用信息生活生存人生规划批判性思考校长教师校长、教师认为在学生身上实际体现得较好的课程目标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责任感和道德创新精神生存生活能力批判性思考人生规划0102030405060708090基础知识技能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合作搜集和利用信息传统美德身心健康价值判断校长教师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目标有69.8%学生认为学校教育实际关注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69.825.21913.513.2010203040506070基础知识技能自主获取知识实践能力责任感和道德科学素养价值判断身心健康创新精神交流合作批判性思考搜集利用信息生活生存人生规划教师、校长对高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关系的认识只有9.3%的教师和5.4%的校长认为高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较紧。43.2%的教师和54.2%的校长认为高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严重脱节或有较大脱节。7.735.546.547.840.19.35.405101520253035404550严重脱节较大脱节有一定联系联系较紧教师校长学校开选修课的情况30.269.8020406080开了没有开学生是否希望开选修课92.67.40102030405060708090100是否92.6%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选修课,但69.8%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开设选修课。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50.830.5125.40.80.60102030405060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其他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大量的书面练习自学老师讲授为主关于学生作业的调查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84.341.117.96.44.63.73.50102030405060708090练习记忆为主读书与思考搜集整理信息小组学习讨论实践性作业撰写论文报告其他公众对学生作息时间的反馈被调查者的子女每天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下的占67.7%,在6小时以下的占22.2%;被调查者的子女每天自由支配时间在0.5小时以下的占41.6%,没有的占19.4%。学生及社会公众对考试成绩的看法85.4%的学生及78%的社会公众明确表示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226.57885.408.10102030405060708090能不能不知道社会公众学生(三)研制过程2000年7月正式启动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来自各有关大学、专业研究机构、基层教研和学校、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的1000多位专家夜以继日地工作:边研制边征求意见;边研制边汇报;边研制边作补充调研;2002年开始集中征求意见并组织审议向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工程院院士,以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征求意见;向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外交部、中央党校等部门征求意见;向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华东、华南等7所师范大学的课程研究中心征求意见;向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一线校长教师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征求意见;组织不同地区的普通高中校长(包括贫困地区的农村高中),以及部分省(地)教育厅(局)长就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可行性及推进策略进行论证;另外组织有关学科专家代表教育部审议各学科课程标准。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和愿望;1、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3、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1)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2)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特点普通高中课程的纵向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1)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数学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音乐艺术(略)设置学习领域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理解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关于模块普通高中课程的横向结构:必修课程选修Ⅰ课程选修Ⅱ课程学习领域科目必修学分选修I学分选修II学分语言与文学语文10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了若根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外语10数学数学10人文与社会思想政治8历史6地理6科学物理6化学6生物6技术信息技术4通用技术4艺术艺术或音乐、美术6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11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15社区服务2社会实践6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2)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特点课程内容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应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时代性既为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奠定共同基础,同时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础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本方案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选择性三、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1.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实验目标和任务2002年12月,经部党组讨论通过高中新课程方案,并同意以省为单位进行实
本文标题:坚定不移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5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