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城市性质(designatedfunctionofcity)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城市性质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城市职能(urbanfunction)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首位城市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范围内(如全国、省区等)或相对完整的城市体系中,处于首位的、亦即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通常指处于城市体系顶层(或第一级)的城市。在一个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只有一个,首位级城市可能有数个。如中国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是上海,而处于首位级的则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武汉、沈阳等数个。通过首位城市规模与总城镇人口之比例(首位城市比)和首位城市同第二、三位城市人口之比(城市首位度),可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的等级特征、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2、城市首位度,是用于测量城市的区域主导性的指标,反映区域城镇规模序列中的顶头优势性,也表明区域中各种资源的集中程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经济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它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大城市的人口往往比第二大城市的人口多3倍~9倍,最高达到12倍~13倍。再城市化也称“再城镇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阶段。所谓再城市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过度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始凸现,城市发展开始倾向分散,最终导致“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工商业向农村分散,而城市中心区发展缓慢,甚至开始衰落。在此背景下,国家与城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了所谓再城市化。总言之,再城市化就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的功能和内涵。逆城市化:一些大都市区人口迁向离城市郊区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的过程。我国的逆城市化首先表现为现代化基础设施开始向农村延伸,其次表现为城市市民福利制度开始覆盖农村。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集中化、大型化。但同时在少数经济高度发达、城市化趋于饱和的国家,投资方向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与乡村地区,出现了城市中人口减少、经济衰落的现象,这种衰退在城市的“内城区”(innercity)显得特别明显,而乡村地区人口却比以前增加。中心商务区(或中央商务区,英文简称CBD),最早产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现代的中心商务区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是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在此高度集中;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巨大;白天人口高度密集,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位于城市黄金地带,地价最高。大都市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及和这个核心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社区组合地区。一般是人口众多且稠密的地区。大都市带即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形成的大区域或地域板块。大都市带在空间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与功能:(1)城市人口规模大,可达0.35至2.5亿,人口密度至少为250人/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70%以上。(2)大都市带在保持整体功能完整性的同时,其中的每个城市各具独立性和特色,从而促进了互补发展。(3)大都市带在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枢纽作用,是联接国内国际的节点和产生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4)大都市带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电力输送网、信息高速公路等等。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时,探索最优化城镇体系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是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在一本探讨南部德国的城市区域空间分布的论著中,通过对城市分布的实际状况进行概括和提炼而提出的。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网络构架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1940年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osch)则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理论,从而开辟了人文地理数量运动的先河。但是,中心地理论关于地域运动规律的基本法则是在“均质平面”和“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下推导的。其在实践应用中会产生这种种变形,因此,深刻理解和把握这种变形,对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一、中心地理论(一)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在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设计理论,其布局有两个出发点:1.市场原则,即中心地市场的等级越高,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就越完备,而低等级中心地仅限于供应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少数商品和服务,等级越低的中心地,向居民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越有限。而且在销售每一种商品时,都要以获得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尽可能占有最大的市场销售区域,以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消费需要。2.交通原则:即在设计城镇网络系统时,中心地的等级越高,其间的距离就会越远,中心的等级越低,其间距就会越短。在实践中,一方面要考虑商品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区域内的交通网络布局,使城镇网络系统与交通网络系统尽可能统一起来,这对区域内的商品流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比较有益。同时各等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都在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网络构架。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之间应按K=3,4,7的原则,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二)廖什—艾萨尔德城镇网络系统设计,他们两位认为,地区的城镇系统、交通系统和市场区系统应该统一成一个“商品生产与流通网络系统”,这个系统是由主宰全区经济的首要城镇和以首要城镇为中心地向四周辐射的交通干线为框架,形成区域的“城镇与市场区网络系统”。这一系统有三个特点:1.在区域中,以首要城镇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干线两侧形成富庶区,在两行富庶区之间夹有长条贫困区,从而使全区形成富庶区与贫困区交替的格局。在实践中,富庶区和贫穷区的中心地数量虽然大致相同,但富庶区拥有的经济活动和功能种类却比贫穷区要多得多。2.城镇的市场区不再是正六边形,而是沿交通线呈梯形。市场区交通网的布局要因地制宜,而不能像克氏理论那样,同级市场区按同一规格布局。如:富庶区不仅交通线路密集,而且干线多,同贫穷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离首要城镇越近,人口密度越大,居民的购买能力也就越强,消费也就越旺盛。离城镇越远,人口越稀少,市场等级也就越小,居民的购买力也就越弱。城镇的分布密度也会随着距中心地都市的远近而多少。二、中心地理论的前提假设中心地理论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抽象演绎的结果,其基本假设如下:1.地域是一个大而无边的平原,避开了自然地形和人工障碍的影响,同时运输方式只有一种,而且运费在等距离下相同。实际上区域在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水域分布、资源条件等差异很大。2.区域内分布均匀,而且形成市场的条件相同。实际上根本就找不出任何一个区域是分布完全均匀的,而且往往在同一区域内分布差别很大,这显然不能完全用中心地理论在说明。3.区域内位于平原上的城镇,对其腹地提供相应的服务与管理。现实中有许多城镇主要履行某项专业职能,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肩负中心地职能。4.区域内的消费者消费在最近城镇进行。在生活中,消费者往往将购买低等级商品和高级商品,购物与其他生活活动结合起来,经常会到高等级的商业中心进行消费,从而使消费者在消费时不可能完全在最近的城镇进行。5.城镇对其腹地的服务与管理要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6.所有消费者收入是相等的,需求是一致的。这上点在现实中就更不可能存在了,这只是一个理想的假设而已,收入是千差万别的,而消费者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三、中心地理论在中国都市圈布局中的实现都市圈的出现与发展,主要源于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突出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创新辐射能力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一般处于水、陆、空交通枢纽位置,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强大的经济基础。同时拥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信干线、电力输送网络以及给、供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其中发达的公路设施构成了都市圈空间结构的骨架。中国东部及南部沿海等区域也出现和形成了具备这些条件和要素的都市圈。(一)在区域规划上的实现在开发规划新区域时,主要是建设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其目的是通过合理布置新的城镇来推动不发达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缓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分散大都市所承受的增长压力,落后地区一旦建立起自己的增长极,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区域支柱产业,合理配置自己现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在增长极的作用下,不断为自己积累有利因素,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最终缩小经济差距,赶上或超越发达地区。在规划区域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条件:1.要占据新规划区域的经济地理中心位置,它不是区域的几何中心,而是区域的交通、通信、商业、经济、政治、文化、金融等多个网点的集合。因为增长中心必须依靠一系列网络系统才能将扩展效应传播到整个开发区的每一个角落,才能把新规划的区域集成一个整体,才能最大效用的发挥增长极的带动作用。2.新开发规划的区域一定要能够具有主动增长并能带动周围区域发展的潜力,因此,在选择上点时,一定要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区域,在生产发展上一定要具有某些区位优势或资源优势。3.新开发规划的区域,要能够与高等级中心地保持良好的交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同时要充分协调好区域内规模大的企业主和规模小的企业主之间的差别关系。规模大,能力强的企业主可以扩展其市场区,延伸到必要境界以外的所有边界。而规模小,能力低的企业主则要缩小其市场区。对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评价克氏理论的贡献:1、克氏理论以古典区位论的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进而探讨静态一般均衡区位理论,这为以后的动态一般均衡区位理论开辟了道路。2、克氏作为地理学者一反过去传统的归纳法,而是运用演绎来研究中心地的空间分布模型,把地理学的地域性、综合性与区位理论相结合,使区位理论研究逐渐向地理学领域扩展,并成为现代理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3、克氏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地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进而分析了中心地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与人口的关系,以及在三原则基础上中心地的空间系统,建立了系统的城市区位理论,把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从农业、工业扩大到城市,并为市场区位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4、克氏理论促进了地理学的计量革命,并对地理学采用系统论,系统分析方法作出了贡献,推动了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等研究工作的发展。克氏理论的不足:1、克氏理论是在诸多假设条件下提出的,因此很难与现实完全吻合。2、克氏理论对各种货物如何得到超额利润论述得不充分,尽管他引入了货物供应下限界限的概念,但缺少详细分析,只是注重对货物供应上限界限的分析,根据上限界限来布局各级中心地。3、克氏中心地系统的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这很难与现实情况相符合。4、克氏把消费者作为“经济人”来看待,认为消费者首先利用最近的中心地,但因多目的的外出行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高级中心地,这无疑要破坏规则的中心地系统结构。5、克氏忽视了集聚效益,同一等级或不同等级的设施如果集中布局能够产生集聚效益,而克氏只注重于各等级设施的出现,却不重视其出现的数量。城市化地域空间过程:我们可以从上两种空间过程相互配合的情况出发,将当今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类型,即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第二种是只
本文标题:城市地理学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6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