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城镇人口失业的成因及对策
绵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城镇人口失业的成因及对策专业社会工作院部法学与社会学院学号2005160089姓名木乃布铁指导教师孙长勇讲师答辩时间2009年5月论文工作时间: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城镇人口失业的成因及对策学生:木乃布铁指导老师:孙长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人口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再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快速增加,城镇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了预防城镇失业人数比例过大,从我国城镇失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增加的成因,探讨了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治理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关键词:城镇失业现状成因对策TheCausesoftheUrbanPopulationofUnemployedandCountermeasuresUndergraduate:MuNaibutieSupervisor:SunChangyong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China'srapideconomicgrowth,theproblemofunemploymentofChina'scitiesandtownsareincreasinglyhighlighted.Inaddition,thenumberofChina'surbanunemploymentincreasedrapidlybecauseoftheworldfinancialcrisis,theunemploymentproblemhasbecomethemostprominentatthepresentstageofsocio-economicproblems.Inordertopreventtheurbanunemploymentratioofthenumberfromtoolarge,startwiththestatusofChina'surbanunemploymentproblem,ananalysisofthecausesforChina'surbanunemploymentincreaseinthenumberofstepuppublicityandeducation,tochangetheconceptofchangingcareers,todevelopeducationandtraining,tomaintainfasteconomicgrowth,toincreasetheeconomicstructuraladjustmentefforts,and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labormarketandsoonmeasurestogoverntheChina'surbanunemploymentproblem.Keywords:unemploymentofthecitiesandtownscurrentsituationcausecountermeasures目录前言................................................................1一、城镇人口失业的现状..............................................1(一)近年城镇失业人数逐年上升趋势................................1(二)城镇登记失业不断攀升,城镇真实失业人口数创建国以来之最高....1(三)总量矛盾、结构矛盾与素质矛盾并存............................2(四)隐性失业大量存在............................................2二、失业的成因分析..................................................2(一)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供给人口相对过剩..........................2(二)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大量结构性失业、下岗人员..................3(三)技术进步的影响............................................3(四)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3(五)金融危机的影响............................................4三、治理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4(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4(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就业岗位........................4(三)加强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水平....................5(四)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城镇就业现状的保护和立法................5(五)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5结语............................................................6参考文献............................................................7致谢............................................................81前言城镇人口失业是我国进入21世纪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它不仅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有必要深入思考,将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且又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故而,城镇失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中国的经济改革采取了渐进式的方式,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摸索着自己的前进道路,其在经济增长与就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中国特有的人口量大以及改革以前国有企业所沉淀的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和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加上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等诸多问题,都一度使城镇失业问题变得十分严峻。一、城镇人口失业的现状(一)近年城镇失业人数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失业人员将达到840万人。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3月10日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表示,城镇登记失业率4.2%,创三年来最高水平。[2]但4.2%对应的失业人数究竟是多少呢?官方并没有披露这一数据。但从08年5月份官方公布的《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中显示,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对应的登记失业人数为830万,假定09年的登记就业基数不变(事实上应该大于07年),那么4.2%对应的登记失业人数应该是871.5万。目前,城镇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二)城镇登记失业不断攀升,城镇真实失业人口数创建国以来之最高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集中表现在城镇。根据国家统计公布的数字,2002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为770万,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职工约为410万人;其他下岗职工约为200万人;仅此三项之和即为1380万人。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实际使用的城镇就业人员的数字计算,我国2002年城镇失业率约为7.2%。如果再考虑到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的劳动年龄限制和尚未登记的失业人员,扣减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中的隐性就业人员,我国2002年城镇失业率大概在9%左右。根据国际上的较为流行的划分标准,失业率在7%—8%为失业问题突出型,9%以上为失业问题严峻型。不难看出,我国当前的城镇失业问题已相当严峻,城镇真实失业人口也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2(三)总量矛盾、结构矛盾与素质矛盾并存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总量矛盾相当突出。就农业而言,我国目前约有从业人员3.2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约19.5亿亩,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种6亩地。目前,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农业人口不到该国人口总量的5%,而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地面积则高达160亩—1700亩之间。假定我国农业劳动力总量不再增长,从近期看,如果按照每个劳动力平均耕种10亩地的标准,将有1.2亿以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中期看,如果按照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种22.5亩地的标准(即日本1999年达到的水平),将有2.5亿以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从长期看,如果按照每个劳动力平均耕种50亩地的标准(即南美洲国家1999年达到的水平),将有2.8亿以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城镇而言,我国目前每年大约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人,这还不够满足城镇每年新增约1000万劳动力的求职需要。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中规定,2001—2005年每年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约800万人,实际上恐怕不止此数。如果再加上尚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分流人员,我国城镇今后若干年内每年工作岗位的缺口约在2500万左右。(四)隐性失业大量存在隐性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工作量不足,不能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可的正常收入,虽有工作岗位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失业,或在自然经济环境里被掩盖的失业。第一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衰退时期,由于企业开工不足,即使未被解雇的工人也无法有效地使用,甚至在繁荣时期,过分膨胀的就业也会出现人员臃肿的现象。后一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隐性失业人员已“蒸发”了相当一部分,但仍有一部分尚未“蒸发”或有待“蒸发”。我国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的隐性失业呈现此消彼长、新增量与消减量几乎不相上下的变化态势.在变化中,隐性失业的产生正在由以体制性原因为主转向以结构性原因为主,并由宏观层面转向企业微观层面.与隐性失业相对应的是,目前我国隐性就业现象大量存在,并作为对前者的一种隐性缓解;对逐渐增多的名义上退出劳动力供给队伍的人口中的潜在就业压力,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城镇外来劳动力的低失业率有利于稀释城镇失业率;城镇对外来劳动力的总量控制应主要定位于限制他们在城镇失业而不是其在城镇就业.二、失业的成因分析(一)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供给人口相对过剩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后期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人口净增量和劳动力供给增3量绝对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人口总量性原因导致我国的失业问题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著,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造成我国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二)经济结构调整产生大量结构性失业、下岗人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必然不断地进行调整。首先,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一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其次,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
本文标题:城镇人口失业的成因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7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