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发热和咯血血病人护理科室:内三科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1咳血病人的护理措施2一、发热病人的护理发热(Fever):是指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症状。(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当腋下温度≥37℃或口腔温度≥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注意基本知识以腋温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低热型(37.5℃~38℃)中热型(38.1℃~39℃)高热型(39.1℃~40℃)超高热型(41℃)基本知识发热热型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多见于肺炎、伤寒。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h波动范围超过1度,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痢疾。间隙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降至正常,经过一个间隙,又反复发作。见于疟疾。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癌性发热。基本知识热型基本知识发热三期特点:产热大于散热表现: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高热持续期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退热期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表现: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虚脱或休克现象。体温上升期护理措施降低体温药物物理降温:局部(冰袋、冰囊、冰帽、冷毛巾、)和全身冷疗(温水、酒精擦浴、电冰毯)注意事项:防冻伤护理措施降低体温酒精擦浴:高烧患者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原理:①刺激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②酒精挥发性,吸收带走大量的热量护理措施降低体温酒精擦浴:高烧患者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浓度及温度:25%-30%酒精擦浴温度为30OC护理措施降低体温酒精擦浴:高烧患者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擦拭方法及顺序:侧颈→肩部外侧到手背;侧胸→腋下沿手臂内侧到手心;下肢髋部→大腿外侧至足背;腹股沟→大腿内侧至足踝;臀下沟→下肢后侧经腘窝至足跟。护理措施降低体温酒精擦浴:高烧患者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注意事项:①注意保暖②半小时后测量体温③腋下、腹股沟、手心、肘腘窝等处时,应稍用力,并延长擦拭时间,以促进散热④禁忌擦拭胸前、腹部、后颈部、足心部位。护理措施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按要求测量体温体温在39度以上应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39度以下每日测4次。伴随症状发热三期病情观察发热三期特点:产热大于散热表现: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保暖高热持续期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安全护理退热期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表现:皮肤潮湿、大量出汗。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虚脱或休克现象。关注出入量平衡体温上升期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舒适休息:高热期绝对卧床,以利减少能量消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促进毒素及代谢产物排除。口腔护理:发热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易出现口腔感染,应晨起、饮食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皮肤护理:退热期,出汗多,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者,应协助改变体位,防止褥疮发生。必要时吸氧:高热期呼吸心率加快,易缺氧给予氧气吸入。二、咳血病人的护理咳血是指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者。包括大量咯血、血痰或痰中带血.是呼吸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基本知识1、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支气管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少见的有支气管结石等。出血机制:★损伤支气管粘膜★粘膜下血管破裂★病灶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基本知识病因2、肺部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较少见于肺瘀血、肺梗塞、肺真菌病、肺出血等。★小血管破裂(中等量咯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少量咯血)★小动脉瘤破裂(大量咯血)★动静脉瘘破裂(大量咯血)出血机制:基本知识病因★肺瘀血致肺泡壁或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支气管粘膜下层支气管静脉曲张破裂3、心血管疾病常见于二尖瓣狭窄(风湿性心脏病)、急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出血机制:基本知识病因1.咯血的表现先兆:喉痒、胸闷、咳嗽大咯血:咯出满口血液或短时间内咯血不止伴呛咳、脉速、出冷汗、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紧张不安、恐惧基本知识临床表现2.年龄青壮年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二尖瓣狭窄等。40岁以上特别是有长期吸烟史者,要高度警惕支气管肺癌。基本知识临床表现3.咯血量小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中等量咯血:每日100~500ml大量咯血:每日咯血量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100~500ml)基本知识临床表现咳血并发症1.窒息2.肺不张3.继发感染4.失血性休克基本知识临床表现焦虑与咯血不止有关有窒息的危险与大量咯血所致呼吸道血液潴留有关恐惧与大咯血有关体液不足与大量咯血所致循环血量不足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支气管内血液滞留有关基本知识诊断1.心理护理:病人咯血时护士应给予细致观察与护理,使之有安全感,并做必要的解释,使其放松身心,取得病人配合治疗。及时把其咯出的血清理掉,避免让患者看到,以免刺激患者,让其精神更加紧张。护理措施2.安静休息:避免不必要的交谈,一般静卧休息能使小量咯血自行停止。大咯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动。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对肺结核病人还可防止病灶扩散。护理措施3.药物应用(1)止血药物:咯血量较大者常用垂体后叶素5~1OU加入10%葡萄糖液4Oml缓慢静脉推注,或继续用垂体后叶素10~20U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但该药有收缩血管和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因此冠心病、高血压及妊娠者禁用。(2)镇静剂:对烦躁不安者可用镇静剂,如地西泮5~1Omg肌注。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3)镇咳剂:咯血伴剧烈咳嗽时可用镇咳剂,必要时可用可待因口服或皮下注射,但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慎用。护理措施4.饮食大咯血者暂禁食,小咯血者宜进少量凉或温的流质饮食,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多饮水及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可给缓泻剂以防诱发其咯血。护理措施5.窒息的预防及抢救配合(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先兆。应向病人说明咯血时不要屏气,应尽量将血轻轻咯出,否则易诱发喉头痉挛,出血引流不畅形成血块,造成呼吸道阻塞、窒息。(2)准备好抢救用品,一旦出现窒息,立即置病人于头低足高45度俯卧位,面侧一边轻拍背部以利于血块排出;或直接刺激喉部以咳出血块。(3)气道通畅后,若病人自主呼吸未恢复,应行人工呼吸。给予高流量吸氧,按医嘱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护理措施1.向病人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2.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剧烈咳嗽。3.适当锻炼,避免剧烈运动。4.保持平和愉快的心情,避免忧郁。5.及时治疗原发病。健康教育谢谢聆听!!谢谢聆听!!
本文标题:发热和咯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7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