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变态心理学:也称病理心理,是心理学科中研究行为异常的一个分支。变态心理学就是探索,理解和预测人类行为异常的一门科学。它致力于研究人的认知,情感、意志,智力,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研究行为异常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并把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形器质性病理基础。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使大脑精神活动能力减弱,表现出易兴奋、易疲劳、睡眠障碍、头痛等,伴有各种躯体不适症状。病情迁延,时重时轻,病情波动,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症状: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情绪症状、心理生理障碍恐怖症:恐怖症是指在某种特定事物、处境或与人交往时而发生强烈恐惧感,主动采取回避方式来解除焦虑不安。患者明知恐惧不对,又无法控制,为此焦虑不安,影响正常生活。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意识到它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并为此苦恼而不安,自知力完好,求治心切。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以焦虑和紧张情绪障碍为主,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为特征。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使大脑精神活动能力减弱,表现出易兴奋、易疲劳、睡眠障碍、头痛等,伴有各种躯体不适症状。病情迁延,时重时轻,病情波动,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症状: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情绪症状、心理生理障碍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以各种躯体症状作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不能证实有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但有证据表明与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症状表现:躯体化障碍、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身体变形障碍、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人格异常:病态人格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是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没有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分为原发性病态人格和继发性病态人格药物滥用:是指由于应用精神活性物质已导致对健康或身体的损害和危险,但还不能满足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的情况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物质或成瘾物质。是指能够影响人的心境、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可导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在于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药物依赖性: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心理依赖),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身体依赖),表现了一种强迫性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为的是要体验它的精神效应,有时也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适应感。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性。同一个人可以对一种以上的药物产生依赖性。痴呆: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后缺陷,则称为痴呆。痴呆综合症:痴呆综合征是脑器质性精神病的核心症状,又称慢性脑病综合征。表现为全面性智能衰退,包括记忆、思维、理解、计算等能力减退和人格改变,而不伴有意识障碍。阿尔采默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综合症。心身疾病:所谓心身疾病,是指那些主要地或完全地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主要呈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也称为心理生理障碍。智力障碍:智力缺陷,一般是指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性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语言障碍:(1)口吃(2)选择性缄默(3)言语发育迟缓睡眠障碍:(1)梦游症(2)夜惊(3)梦魇品行障碍:指儿童少年反复持久出现严重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规范行为,并以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模式为特征的障碍。品行障碍主要包括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足以产生丧失同现实联系的障碍。特点:广泛的认知及情感障碍,包括妄想、幻觉,言语和行为混乱以及不合理的情绪。幻觉:根据性质,幻觉分为真、假两种:真性幻觉产生于患者生活的客观空间,是通过感官感知的,幻觉形象鲜明,与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假性幻觉产生于患者主观脑内或体内,不通过感官而获得,感知的形象不鲜明生动。妄想:妄想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信念、错误的推理和判断。性行为变态:凡是与生殖没有直接关系,或者替代了引起生殖的性活动,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或满足性欲的方法与常人不同,并且违反当时的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满足的行为称为性行为变态.(性兴奋,性满足)神经性呕吐:是一组以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呕吐物为吃进的食物,不伴有其他的明显状,呕吐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无器质性病变为础,可有害怕发胖和减轻体重的想法,但体重无明显减轻。这种呕吐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持续一个月需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呕吐以及癔症或神经症。思维障碍:思维障碍一般分成思维联想障碍、思维逻辑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妄想)联想障碍:思维迟缓,思维奔逸又称意念飘忽,思维贫乏,思维中断,病理性赘述,思维云集,强迫思维。逻辑障碍: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象征性思维是概念的转换,语词新作。遗忘: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心因性的遗忘和器质性遗忘神经症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恐惧;强迫症状;惊恐发作;焦虑;躯体形式症状;躯体化症状;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2)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以致主动求医。(3)病程标准,持续病程至少3个月(除癔症或惊恐障碍外),(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等。恐怖症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以恐怖为主要临床相: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怖,恐怖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发作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知道恐怖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2)对恐怖情景和实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3)病程3个月以上。(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强迫症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以思维表现为主的有强迫观念、强迫回忆、强迫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害怕丧失自控能力;以强迫动作表现为主的有反复洗涤、反复核对检查、反复询问、仪式化动作等;上述形式的混合;病人称强迫起源于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加以抵抗,但不能奏效。(2)社会功能受损。(3)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4)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性强迫症状;排除脑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基底节病变的继发性强迫症状。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2)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其疑虑。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3)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4)排除其他神经症(如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神经衰弱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疲劳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以下两项:情感症状;兴奋症状;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其他心理生理障碍(2)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3)严重程度标准:病人明显感到脑和躯体功能衰弱,妨碍学习生活或社交,无法摆脱痛苦,主动求医,(4)排除标准:排除任何一种神经症;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惊恐发作符合后述4项:在没有任何客观危险的环境下发作,或者发作无明显而固定的诱因,以致发作不可预测;两次发作的间歇期除了害怕发作外,没有明显症状;发作表现为强烈的恐惧,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还往往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发作来得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发作的经过.(2)严重程度标准: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3)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首次典型发作后继之以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一个月。(4)排除标准:排除其他精神障碍;排除躯体疾病等继发的惊恐发作。精神分裂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语言不连贯,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2)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持续一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两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动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智障的诊断标准:(1)总标准:在发育成熟前起病;智商低于韦克斯勒量表70,智商在70~86为边缘智力;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2)边缘智力:智商为70~86;抽象思维能力减退,思维的广度、深度与机敏性较差;不能完成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3)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为50~69,心理年龄为9~12岁;学习成绩差或工作能力差,只能完成简单的手工劳动,能学会一定的谋生技能及家务劳动;能自理生活;无明显语言障碍,但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延迟。(4)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在35~49,心理年龄为6~9岁;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可进行个位数加减法计算;可从事简单劳动,但常需督促,帮助;能掌握简单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5)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在20~35,心理年龄为3~6岁;表现出显著的运动损害或其他相关的缺陷,不能学习和劳动;生活不能自理;语言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6)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在20以下,心理年龄约在3岁以下;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不会逃避危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语言功能缺失。(7)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若发生其他精神障碍,且符合其他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则诊断并列,若不符合其他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可按临床主要表现为分类;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行为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其他精神障碍。偏执性:患者毫无根据的怀疑别人,其显著特点是猜疑和偏执,研究发现,偏执型人格形成原因包括家族遗传,夸大外界危险的认知模式以及特殊的生活环境。反社会性人格:已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男性多于女性,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就出现品行问题,成年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在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被害妄想:患者坚信某个人或某个组织用种种方法加害自己。被害妄想的方式多种多样,如背后议论诽谤,跟踪监视等。患者因此会以投诉、控告、拒食、自我封闭、自伤甚至伤人的方式来对抗。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妄想性障碍。暴露癖:是指在多种场合下对没有防备的陌生人暴露生殖器,以此达到性兴奋。这种暴露并不会继续升级到与受害者发生性关系。社交恐惧: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害怕别人的观察。害怕自己会丢脸或出丑。他们认识到这种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但是,他们仍然会回避那些自认为会引发焦虑的社交情景。异装癖:是指一名男性持续地穿着女性的衣服并以此来达到性唤起。如男子经常收集女性的服装,而且,在手淫时会经常想象着自己被打扮得像一个女人并穿着女人的衣服。异装癖者经常是秘密地进行这些行为。要求:诊断名称与症状某男病人,由于父母性格均不健康,并经常争吵,动辄打骂孩子,因此,自幼急躁、主观,敏感,好猜疑,不愿接受意见。自参加工作以后,上述人格特征更为突出,思想狭隘,固执己见,好嫉妒,常与人发生冲突,几乎与单位所有人都吵过架。他自己工作能力差,但缺乏自知之明,反说领导和同事不信任他,有意与他为难等等。要求:诊断名称与症状一女病人,23岁,从小就偷偷摸摸。十二岁上小学,跟不上班,常骂老师,到四年级就不愿上学了。与小痞子一道偷吃扒拿
本文标题: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9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