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题
1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Gnarledename:釉柱自釉牙本质界至牙表面的行程并不完全呈直线,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这种现象在牙切缘及牙尖处绞绕弯曲更为明显,成为绞釉。可以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2.修复性牙本质:指在外界病原性刺激下形成的牙本质,往往位于病损对应处牙髓腔侧,局部牙本质小管排列紊乱且矿化程度低,与继发性牙本质分界明显。3.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症: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包含多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多发性皮肤痣样基底细胞癌(躯干为主);肋骨及其它骨骨骼异常;钙磷代谢异常。4.错角化:为上皮的异常角化,是指在上皮棘层或基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5.龈沟:游离龈与牙面之间有一环状狭小的空隙,称龈沟,正常深度约0.5—3mm,平均深度1.8mm。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发育的釉质中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A)A.釉原蛋白B.非釉原蛋白C.釉蛋白D.釉丛蛋白E.成釉蛋白2.牙本质龋最深层改变是:(C)A.脱矿B.细菌侵入C.透明牙本质形成D.成牙本质细胞突脂肪变性E.再矿化3.诊断含牙囊肿的主要依据是:(B)A.囊肿内含牙B.牙冠位于囊腔,囊壁附着于牙颈部C.囊壁内炎症细胞D.X光照片见透光区中含牙E.衬里上皮厚4.下列哪项不是舍格伦综合征的病理表现:(C)A.导管扩张B.大量淋巴细胞浸润C.小叶间隔破坏,消失D.腺泡萎缩,变性,消失E.导管细胞增生,形成上皮细胞岛5.鳃裂囊肿常位于胸锁乳突肌的:(A)A.上1/3前缘B.中1/3前缘C.上1/3后缘D.中1/3后缘E.下1/3前缘6.釉质中无机物约占重量的(E)A.50%B.60%C.75%D.86%E..96%7.下列描述哪项是咀嚼粘膜的特征(E)A.表层无角化B.粒层不明显C.结缔组织乳头短D.有较疏松的粘膜下组织E.胶原纤维粗大,排列紧密8.下述那种变化不是扁平苔藓的病理表现(D)A.上皮钉突不规则延长B.基底细胞液化变性C.基底膜界限不清D.棘细胞内疱形成E.胶样小体出现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牙胚由成釉器、牙乳头、牙囊三部分组成。2.面部的发育来自于第一鳃弓和额鼻突衍化出来的面突。3.唇正中裂是由于两侧球状突联合,而唇侧裂是由于球状突和上颌突未联合。4.牙周膜主纤维从表面到深部分为下列五组牙槽嵴组、水平组、斜行组、根尖组、根间组。四、简答题:(35分)1.何谓根尖肉芽肿?简述上皮性根尖肉芽肿转化为根尖囊肿的常见方式。(6分)答:根尖肉芽肿指根尖周牙周膜受根管内病源刺激物刺激,表现以增生为主的炎症反应,根尖周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肉芽组织形成,以肉芽组织取代根尖周组织。上皮性根尖肉芽肿转化为根尖囊肿的常见以下三种方式:(1)增生的上皮团中心部分由于营养障碍,液化变性,渗透压增高吸引周围组织液,进而发展成囊肿;(2)增生的上皮被覆脓腔,当炎症缓解后转变成囊肿;(3)被增生的上皮包裹的炎性肉芽组织也可以发生退变坏死形成囊肿。2.外渗性囊肿和潴留性囊肿形成的原因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5分)答:外渗性囊肿是由于导管破裂黏液外渗形成,潴留性囊肿是由于导管阻塞所致,区别是潴留性囊肿有上皮衬里,外渗性囊肿没有上皮衬里。23.试述构成牙体的组织种类及其相互界面。(6分)答:硬组织为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软组织为牙髓。(3分)釉质和牙本质交界面为釉质牙本质界,釉质和牙骨质交界面称釉质牙骨质界,牙本质和牙骨质交界面为牙本质牙骨质界。(各1分)4.简述额鼻突的衍生物。(6分)答:胚胎第4周额鼻突的末端两侧的外胚层上皮出现椭圆形局部增厚区,称嗅板或鼻板,由于细胞的增生使鼻板中央凹陷,称鼻凹或嗅窝。这样,嗅窝将额鼻突分成3个突起:两个嗅窝之间的突起称中鼻突;嗅窝两侧的2个突起称侧鼻突,胚胎第5周,中鼻突生长迅速,其末端出现两个球形突起称球状突。此时,面部发育所需的突起已齐备。5.试述白斑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变化(6分)答:白斑可发生在口腔各部位黏膜,以颊舌最为多见,为灰白色或乳白色斑块,边界清楚,临床可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两类。主要病理改变为上皮增生,有过度正角化或过度不全角化。上皮粒层明显和棘层增生,上皮钉突伸长且变粗,基底膜清晰。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6.光镜下观察牙周组织近远中切片时可见到哪些结构。(6分)答:光镜下观察牙周组织近远中切片时可见到牙龈、牙周膜及牙槽骨。牙龈部分有龈乳头和龈谷,固有层中可见各组方向的纤维。牙周膜中可见排列方向不一的各组纤维,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成牙骨质细胞、上皮剩余、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等,牙槽骨可见固有牙槽骨、密质骨、松质骨。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图示钟状期成釉器的组织学特点。答:图略,参照教科书25页。钟状期成釉器形似吊钟,为组织分化和形态分化期,此时凹面的形态已确定,如前牙成釉器为切牙形态,后牙为磨牙形态。细胞分化为四层,特点分述如下:(1)外釉上皮(outerenamelepithelium):为成釉器周边的一单层立方状细胞。借牙板与口腔上皮相连。细胞胞浆少,含有游离核糖体,少量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微丝。内外釉上皮相连处称颈环。晚期,当釉质开始形成时,上皮形成皱折。(2)内釉上皮(innerenamelepithelium):单层细胞整齐排列在基底膜上,以半桥粒固定在基底板上。随着成釉器的成熟,内釉细胞分化为成釉细胞。相邻的内釉细胞以连接复合体的形式相连。(3)星网状层:(stellatereticulum)位于内外釉上皮之间,细胞呈星形,有长的突起,细胞之间以桥粒的形式连接成网状。主要功能为对内釉上皮细胞有营养和缓冲功能。(4)中间层(stratumintermedium):在内釉上皮和星网状层之间有层扁平细胞,细胞核卵圆形或扁平状,称为中间层。该层细胞具有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釉质的形成有关.。(5)该期成釉器中还有一些临时结构,如釉结、釉梭和釉龛,它们可能是调节细胞分化和牙形态发生的信号中心。2.阐述扁平苔藓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变化区别。答:?病理变化DLEOLP?角化层过角化,角质栓不全角化?棘细胞层上皮变薄,棘层萎缩棘层可萎缩,以增生为主?炎细胞分布基底膜下,散在浸润淋巴细胞浸润带?胶原纤维变性胶原纤维变性?血管变化固有层血管四周有炎C血管四周没有炎C?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荧光带表皮下层或固有层上可见胶样小体
本文标题:口腔组织病理学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1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