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填空题1.元代文学取得最高成就的文学体裁是元曲,它包括剧曲和散曲两个部分。2.白朴的《梧桐雨》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是元杂剧中爱情剧的优秀代表。3.元杂剧爱情婚姻剧中,石君宝《秋胡戏妻》源自汉代刘向《汉宫秋》,尚忠贤的《柳毅传书》则取材于唐传奇《柳毅传》。4.高明的《琵琶记》被日本青木正儿称为“南戏中兴之祖”。5.明代“四大奇书”是指:《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金瓶梅》)。6.明初诗坛以“吴中四杰”为代表,他们分别是指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以比拟“初唐四杰”。7.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是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署名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8.晚明公安派、竟陵派和明末爱国文社相继崛起于文坛,给日益衰落的文学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9.清初散文以侯方域、魏禧和汪琬为代表,号称“清初三大家”。10.清初词坛出现了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11.《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问世的又一部长篇世情小说,原名《恶姻缘》,全书100回。12.袁枚为诗倡导“性灵说”,沈德潜则倡导“格调说”。13.元杂剧中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幕”、“场”。14.马致远《汉宫秋》中,汉元帝身为一国之君,面对匈奴无可奈何,忍痛割爱,显示其昏庸怯懦。15.元代后期活跃于南方戏剧圈的杂剧作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郑光祖,他的杂剧代表作是《倩女离魂》。16.元散曲中的小令是单支小曲,只用一个曲牌,一韵到底。17.明代前后七子复古派的文学主张可概括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18.汤显祖“玉茗堂四梦”指《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19.明代四大奇书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其中,演绎世俗风情、世态人情的作品是《金瓶梅》。20.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魏禧、汪琬。21.清初剧坛,苏州作家群的代表人物是李玉,他晚期戏剧代表作是《清忠谱》。22.清代初年,最成功、最有影响的戏剧作品是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23.清代文言小说中,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品是《聊斋志异》。24.关汉卿是元代前期剧坛领袖,是元杂剧的主要奠基人。其杂剧反映最多的、也最深刻的是妇女问题。25.白朴的杂剧现在仅存《梧桐雨》和《墙头马上》。26.高文秀存世之作《双献功》与康进之的《李逵负荆》,堪称元代水浒戏的双璧。27.“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真情畅达,个性显豁;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则倡“幽深孤峭”之风。28.明代英雄传奇小说主要沿袭四大奇书中《水浒传》的创作道路。29.明初杂剧的核心人物是皇子朱权和皇孙朱有燉。30.徐渭的《四声猿》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31.、《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4本短戏。32.王士禛为诗倡导的“神韵说”,恰好适应冲淡反抗意识和粉饰太平的需要;翁方纲论诗倡导的“肌理说”,则是力倡经学和乾嘉学派盛行下的产物。33.陈维崧继承苏辛,朱彝尊尊崇姜张,纳兰性德则受南唐二主词的影响,此三人最富盛名,号称清初词坛三大家。34.乾嘉“骈文八大家”中也在“毗陵七子”之列的是洪亮吉、孙星衍。35.尚忠贤的《柳毅传书》、李好古《张生煮海》的都是元杂剧中人神结合的爱情戏。36.《救风尘》一剧主要描写了赵盼儿搭救同伴宋引章,同纨绔子弟周舍展开斗争的故事。37.元末明初四大南戏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称作38.“南戏之祖”的作品是《琵琶记》。39.被誉为明代中期三大传奇的作品是《宝剑记》、《浣纱记》、和《鸣凤记》。40.明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三言”“二拍”,“三言”具体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41.清初词坛,流派纷纭,迭现高潮。出现了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42.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和独树一帜的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43.清中叶,与袁枚并称“乾隆三大家”的诗文作家是、蒋士铨。44.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是桐城派,它的“三祖”分别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45.明清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红楼梦》。46.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作品被辑为《东篱乐府》传世。47.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将《赵氏孤儿》与关汉卿的《窦娥冤》并提,指出两剧“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48.《三国志演义》是在陈寿《三国志》等历史记载的基础上创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有虚有实。清代的章学诚认为它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49.“台阁体”代表者为杨士奇、杨荣、杨溥,文风雍容华丽。50.明代戏曲主要由杂剧和传奇这两大部类组成。51.明代所说的“四大声腔”,包括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52.清中叶诗坛上的“江右三大家”是指赵翼、袁枚、蒋士铨。53.李玉《一笠庵四种曲》是指《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54.洪昇《长生殿》继承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白朴的杂剧《梧桐雨》的内容和意蕴,而有所改变。55.桐城派分支是阳湖派,代表人物恽敬和张惠言。56.元杂剧《赵氏孤儿》围绕着“搜孤”、“救孤”的矛盾,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塑造了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英雄形象。57.白朴《墙头马上》是关于男女主人公裴少俊和李千金的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58.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59.“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60.《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61.王九思的杂剧《中山狼》,开辟了明代单折短剧的体制。62.徐渭的《南词叙录》是第一部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63.晚明时期,冯梦龙编辑的民歌专集《挂枝儿》和《山歌》代表着明代民歌创作的主要成就。64.王士禛,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论诗以神韵为宗。65.《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问世的又一部长篇世情小说,原名《恶姻缘》,全书100回。66.洪昇《长生殿》演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杨玉环)的历史故事,习称天宝遗事。67.动魄的戏剧冲突,塑造了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英雄形象。68.从题材上看,关汉卿杂剧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公案戏,如《窦娥冤》等;二是历史戏,如《单刀会》等;三是妇女剧,如《调风月》等。69.白朴《墙头马上》是关于男女主人公裴少俊和李千金的一部具有浓厚喜剧色彩的爱情戏。70.《三国演义》最流行的本子是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的评点本。71.《水浒传》叙事线索纵向进行。上半部以各路英雄“逼上梁山”为线索,殊途同归梁山水泊。下半部则以招安、失败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72.“剪灯三话”包括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詹《觅灯因话》三部文言小说。73.徐复柞的《一文钱》塑造了一位吝啬鬼卢员外的典型形象。74.汤显祖的《紫钗记》取材于蒋防的《霍小玉传》。75.康熙诗坛上,朱彝尊和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76.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论诗标举性灵说。77.弹词流行于南方,主要叙述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78.清中叶骈文作家中创作成就最为突出的当数汪中。79.《单刀会》敷演三国时关羽应鲁肃邀请到江东赴宴的故事。80.《窦娥冤》与汉代以来一直流传民间的“东海孝妇”故事颇为相似。81.康进之《李逵负荆》和高文秀的《双献功》都是元人水浒戏中优秀作品。82.关汉卿自称“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他的著名套数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不伏老》)可视为“浪子”的一篇宣言。83.《水浒传》这一类小说通常被称为英雄传奇,以有别于《三国志演义》之类历史演义。84.“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出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85.梁辰鱼《浣纱记》是关于男女主人公范蠡与西施的一部崇高而苦涩的爱情悲剧。86.构成《牡丹亭》内在冲突的反方阵营中主要有杜宝和陈最良两人。87.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88.鼓词主要流行于北方(北方或南方),多讲金戈铁马的英雄故事。89.翁方纲论诗倡肌理说,包括义理与文理。90.洪亮吉与孙星衍是常州派骈文的代表,轻倩清新是他们的特点。91.“乾隆三大家”(“江右三大家”)是指袁枚,赵翼和蒋士铨。92.关汉卿的《单刀会》与《西蜀梦》两部历史剧,同是三国故事题材的剧本。93.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94..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剧本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95.《水浒传》谱写了一曲忠义悲歌,最能体现作者主旨的是宋江这一形象。而在水浒英雄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林冲这一形象最具有典型意义。96.刘基的散文创作,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其作品中的寓言故事颇有特点,便是他所著的一部寓言散文集《郁离子》。97.从整个明代戏曲大势来看,徐渭作为明杂剧的代表作家汤显祖作为明传奇的代表作家,这是公认不争的事实。98.清初学人作家中,对散文影响最大的是黄宗羲。99.吴伟业长篇歌行《圆圆曲》是其“梅村体”的代表作,其中诗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成了传颂千古的名句。100.李渔强调剧本创作要适合场上演出,突出为市民阶层服务的娱乐消遣功能,剧作收在中《笠翁传奇十种》(或作《笠翁十种曲》)。101.成书于元至顺元年(1330)的锺嗣成的《录鬼簿》,大致上按时间先后记录了元杂剧作家的生平和创作情况。102.白朴的《梧桐雨》是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历史剧。103.郑光祖的代表作《倩女离魂》,本事出于唐代陈玄佑的传奇小说《离魂记》。104.《琵琶记》认为蔡伯喈的结局,主要是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这“三不从”导致的。105.李贽在著有《焚书》、《藏书》,在文学方面,提出著名的“童心说”。106.《金瓶梅》的书名,乃是由小说中的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的名字合成。107.张岱明亡后专心著述,以寄故国之思,著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108.清代学术界先驱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诸家,即是思想家,又为文坛主将。109.李汝珍的《镜花缘》,属于鲁迅称为“以小说见才学者”的才学小说。二、简答题1.南戏:南戏是在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备之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它是民间艺人“以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南词叙录》)构成曲牌连缀体制,用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从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兴艺术样式。2.台阁体:台阁体则指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3.苏州派:明末清初,在苏州这个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城市,出现了一群沉抑民间的平民专业剧作家,较为著名的有李玉、朱佐朝、朱素臣、叶雉斐等。他们相互往还密切,形成了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大致相近的戏曲流派,后人称之为苏州派(苏州古称吴县,又称吴县派)。苏州派戏曲在题材上贴近世俗人生,关注时事政治;在思想上具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指向;在人物塑造上富于平民色彩;在艺术上,苏州派戏剧家能紧密结合舞台实际。总之,苏州派以其成功的创作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戏曲艺术向深度和广度发展。4.阳羡词派:是清初词派,主要活动在顺治年间和康熙前期。此派的创始人是陈维崧,为江苏宜兴人,而宜兴古称阳羡,故世称阳羡派。当时在陈的周围还聚集了一批与之风格相近的词人,如万树、蒋景祁等,相互唱和,一时颇具声势,他们大多能融合南北宋词家之长,多感叹沧桑、关心民瘼的作品,兼“跋扈”、“清扬”两种风格,而以前者为主,为清词的中兴作出重要贡献。5.竟陵派:明代万历年间的文学流派,因本派代表作家锺惺、谭元春都是湖北竟陵人,故称竟陵派。一方面,竟陵派在反对摹古,推崇性灵,表现自我等方面,与公安派是基本一致的;另一方面,又不满公安派末流的空疏肤浅,力图另辟蹊径,倡导用“幽深孤峭”的风格来表现“幽情单绪”。6.前七子:前七子:
本文标题:古代文学元明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1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