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可持续发展基本原理学生版.
2020/1/41可持续发展理论张真2020/1/42主要内容•环境伦理观•自然资源观•西方经济学对资源的解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环境政策制定的基本原理狄更斯《双城记》•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个睿智的年月,这是个蒙昧的年月,这是信心倍增的时期,这是疑虑重重的时期;这是阳光普照的季节,这是黑暗笼罩的季节;这是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Itwasthebestoftimes,itwastheworstoftimes,itwastheageofwisdom,itwastheageoffoolishness,itwastheepochofbelief,itwastheepochofincredulity,itwastheseasonofLight,itwastheseasonofDarkness,itwasthespringofhope,itwasthewinterofdespair,wehadeverythingbeforeus,wehadnothingbeforeus,wewereallgoingdirecttoHeaven,wewereallgoingdirecttheotherway2020/1/44环境伦理观•生物中心论•可持续发展观•人类中心论•治理、保护等问题上的帕累托思路2020/1/45生物中心论•认为不论工具价值如何,所有生命都有其固有价值•将生物界(主要是不包含人类的世界)置于价值体系的中心。其两大分支是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动物权利运动就是生物中心论的一个例子。人们认识到动物的内在价值•生物中心论与某些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形成的对环境的看法相矛盾2020/1/46工具价值•工具价值涉及利用•某物具有工具价值是指它能够被作为工具,用于达到某个有益的目标。2020/1/47内在价值•内在价值不涉及利用•某物可能毫无用处但依然有其内在价值•如田间杂草和害虫,它对人类有害而无益,其工具价值是负的2020/1/48可持续发展观•“在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布伦特兰委员会”的定义——最广为人知。•在不损害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在不损害环境长期健康的前提下,使环境为人所用。•在谈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时,可持续性是一个被政治家、商人和公众普遍接受的词。同时也为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和环保主义者所讨论。•相关的争论–人力资本在多大程度可以替代“自然资本”–当代人对未来世代应尽的义务是多少。2020/1/49•适度砍伐与滥砍滥伐•适度捕捞与竭泽而渔2020/1/410人类中心论•该观点认为环境存在的唯一价值是为人类提供物质享受。只注重环境的工具价值•人类中心论有别于功利主义。环境功利主义者强调人们从环境中获得的享乐,而不论这种享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工具性的还是内在的•举例:从人类中心论的观点出发,如果某个物种对人类毫无用处的话,它就是没有价值的,人类根本不必在意该物种是否已经濒临灭绝环境功利主义则承认各种各样的具体价值。如果某个物种濒临灭绝的消息使有些人内心隐隐不安的话,这就是保护濒危物种的价值之所在2020/1/411关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观2020/1/412自然资源的概念•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研水平下,能被利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自然物质(自然体)和能量(自然力)。2020/1/413自然资源不枯竭性自然资源(恒定自然资源)可枯竭性自然资源(非恒定自然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再生性自然资源)不可更新自然资源(非再生性自然资源)2020/1/414恒定自然资源•由宇宙因素和天体作用力在地球的形成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水力、全球水资源、大气和气候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水体中的重水,由氘和氚构成2020/1/415再生性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草原、农作物、野生动植物等•非生物资源——土壤、地方性水资源•特点:是自然界四大循环的产物。借助自然循环,能够不断自我更新并维持一定的储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020/1/416自然界四大物质循环•地质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2020/1/417非再生性自然资源•主要是指矿产资源•可回收资源——金属矿产、除能源外所有非金属矿产•不可回收资源——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矿产(镭、铀)•特点:再生过程十分漫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020/1/418矿物名称产量高峰年份枯竭年份铝20602215铬21502325金19802075铅20302165锡20202100锌20652250石棉20152150煤21502405原油20052075几种矿物的产量高峰和枯竭年份2020/1/419矿物名称使用年限估计的增长率(%)高中低铝1007.76.45.1铬4203.32.62.0煤23005.34.13.0钻1102.01.51.0铜365.84.63.4黄金114.84.13.4自1972年以来几种矿物的使用年限《增长的极限》我国44种最重要的矿物资源的消耗•20年内将耗竭的有14种;•21—50年内耗竭的有8种;•51—100年内耗竭的有10种;•101—200年内耗竭的有4种;•201—300年内耗竭的有3种;•300年以上耗竭的有3种50年之内消失的占50%,而在本世纪之内将消失的占了73%。王祥荣:《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报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页。2020/1/421自然资源观•根据经济价值划定自然资源范畴•有用环境因子皆资源的观念•全资源观——一切环境因子皆为资源2020/1/422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缺陷•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如哈罗德-多玛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或者只强调资本,或者强调资本和劳动力,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被忽略的),(LKAfY2020/1/423传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界限•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在传统发展模式或“牛仔经济”中,人类随意取用上帝赐予的自然资源,且无须为了增加和维持这些资源进行投入–在“宇宙飞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人类经济发展的内涵扩大了,不仅要满足人类消费的需要,还必须维持乃至发展其有限的资源库存肯尼斯·鲍尔丁1966年论文《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经济学》2020/1/424环境因子:构成环境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法]R达若[前苏]蒙恰德斯基A气候因素温度光第一性周期因素非生物因素与密度无关因素相对湿度降水次生性周期因素其他因素B气候以外的自然因素次生性周期或非周期性因素土壤因素非周期因素C食物因素基本上是次生性周期因素生物因素与密度有关因素D生物因素种内的相互作用不同种间的相互作用非周期性因素2020/1/425受客观条件限制而不具备开发价值开发成本相对过高已发挥着对人类有益但未被认识的作用有助于人类处理自身与有害生物的关系全资源观•负资源(潜在资源)——人类不能开发、并对人类有害的环境因子,但有开发利用的可能–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海啸、害虫、病原体•零资源(潜在资源)——既无害也无明显好处的环境因子–没有开发价值的野生动植物、沙漠戈壁、重碱地•正资源——有用的环境因子2020/1/426西方经济学对资源的解读•资源的经济学含义•环境是什么•资源的发展、衰退、替代–自然资源的定价–出现稀缺之后……•无市场时•有市场时2020/1/427资源的经济学含义•发生稀缺的事物•使用上的竞争性•稀缺的实例钱?友谊?声望?一条河流中的水,什么场合下是稀缺的,什么场合下是不稀缺的?空气会发生稀缺吗?–曾经肯定没有任何稀缺–对于上海人来说,污染的空气是不稀缺的2020/1/428环境是什么•环境也是资源,是自然资源的另一种表述•环境向人类提供:物质和能源(自然资源)纳污宜人度生命支持系统2020/1/429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与人口—资源关系中的社会属性矛盾技术难度小、投入小、价格高的资源先被开发资源的发展、衰退、替代•资源的有限性:各类资源总量有限;人类开发能力有限•资源的发展性种类增多;用途增多;低品位资源的开发•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发现替代性资源所需时间•对于可再生资源——人类开发利用的速度•向自然资源投资2020/1/430自然资源的定价•自然资源总量有限•如何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因劳动所赋予的价值维持或增加资源存量的投入忽略可能发生稀缺2020/1/431出现稀缺之后•稀缺——竞争性使用——资源配置效率•两种情况:有市场与无市场(市场化与非市场化)•如果不存在市场,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吗2020/1/432无市场的情况•无市场时可能的资源配置方式–根据某种原则的分配:家长制帮会制配额制计划经济–自由进入的公地:谁都可以自由地利用2020/1/433有一个完美市场的情况•怎样才是完美的市场–产权明确–信息完备–竞争充分•于是,会发生什么?2020/1/434价格引导资源配置•资源在市场上是通过交易配置的,于是必然产生价格,所有这样的资源,必然存在价格弹性•资源稀缺性上升引起价格上升,抑制消费,引起节约,同时引起投资的进入,增加供给,反过来抑制价格2020/1/435资源的可替代性•资源的多用途性与替代性–多用途性——人类从不同角度对某种资源提出需求–替代性——不同资源具有类似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特性•很多资源具有相互间的替代性,当一种资源的价格上升后,使用成本较低的资源会取而代之•直接替代:–纸、塑料、木材–鸡肉与猪肉以一种自然资源替代另一种自然自然资源2020/1/436间接替代•几乎任何经济学上的资源,间接地都是可替代的–空气?新鲜空气似乎不可替代,但治理是一种替代,住在郊区也是一种替代–耕地?土地不可移动,不可制造,但大量投资于荒漠,兴建节水工程,改良草原,是一种资本对土地的替代–水资源?水源地保护(植树造林)、河湖及水库蓄水、节水型农业、中水利用2020/1/437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相关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依据–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环境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度量——反思GDP–新财富理论–真实的储蓄–资源生产力2020/1/438市场失灵•在完美市场的条件下,我们认为市场能够自动地克服几乎所有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但这样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在许多情况下,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称之为市场失灵2020/1/439一件东西之所以是公共物品的理由经济上比私人物品有效找不到一种办法使之私有化环境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公共物品示例2020/1/4404类环境问题•不发达的环境问题,需通过发展解决•发展中必然产生的环境代价•决策失误导致的环境损失•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环境的滥用在环境经济学中,用以解释环境滥用现象的理论主要是两大流派。一是外部性理论,二是环境产权理论。2020/1/441外部性理论•公地的悲剧:加勒特哈丁•外部性的定义–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不一致,两种成本之间的差距就构成了外部性–外部性的“外部”是相对于市场体系而言的,指的是那些被排除在市场机制之外的经济活动的副产品或副作用2020/1/442公共物品•面向有关消费者所有成员的物品:街道、国防、公共安全、文化科学教育、医药卫生•城市基础设施、路灯、灯塔•国家与社会安全•环境2020/1/443正负外部性•养蜂人的蜜蜂对果农的好处•大公司建了一栋非常美丽的办公楼•钢厂与渔场、“公地的悲剧”•评论:–在“公地的悲剧”的例子中,集体或其他牧民分担了增加牛羊的牧民的生产成本–在钢厂与渔场的例子中,渔场分担了钢厂的生产成本–这种分担的特点:没有经过市场的交易过程,被排除在市场过程之外这种成本不能在污染者的生产成本上得到反映2020/1/444非排他性问题•当阻止利用环境财产的做法至少是成本非常高的时候,市场失灵就会发生•公地(commons)指环境本身。开放使用(openaccess)意味着某种财
本文标题:可持续发展基本原理学生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2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