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旅游资源学》知识要点
《旅游资源学》知识要点1.1旅游资源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以视为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几点争议:(1)“物质”和“精神”的争议;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2)“原生”和“开发”的争议;既可以是未开发的,也可以是开发的;(3)“劳务”算不算旅游资源?一般劳务不能成为旅游资源。具有旅游吸引力的传统手艺等特色劳务可以成为旅游资源。1.2旅游资源特征(1)美学体验性(功能特征)(2)多样性和综合性(组成特征)(3)地域性(分布特征)(4)稀缺性(赋存特征)(5)时间性(时间特征)(6)永续性与不可再生性(利用特征)1.3旅游资源分类1.3.1按利用方式与效果分(陈传康)游览鉴赏型:自然风光、古建筑、艺术作品、园林等。知识型:考察文物古迹、自然奇观、博物馆、科技馆等。体验型:民族风情、风味饮食、节庆活动、宗教仪式、集市贸易、家庭访问等。康乐型:度假疗养、休闲康复、游乐活动、文体健身等。1.3.2按资源变化特征分(傅文伟)原生性旅游资源(包括6小类):山川风光、生物景观、气候资源、文物古迹、传统民族风俗习惯和风情、传统风味特产。萌生性旅游资源(包括7小类):现代建筑风貌、现代体育文化科技吸引及趣处、社会新貌与民族新风尚、博物馆与展览馆、名优新特产及美食购物场所、自然力新作用遗迹、人工改造大自然景观。1.3.4按资源属性(形成、组成)分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2、旅游资源形成2.1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基本条件(1)自然环境差异是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前提条件(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机制、组合规律控制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演化(3)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受地表不同等级分异规律控制地球的圈层结构控制自然旅游资源的垂直分布大局;地表分异规律决定自然旅游资源水平分布大格局;气候的垂直变异决定旅游资源垂直分异。(4)现在的自然旅游资源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2.2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2.2.1自然地理环境是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基础(1)区位的影响海陆区位、地域相对区位、地物相对区位。海陆区位→海洋型文化、内陆型文化,如地中海文明、内陆黄河文明;地域相对区位→中东地区的商业文化、战争文化,北京处在华北、东北、西北交汇的枢纽、控制位置;所在大江大河的位置、高大山脉与高原的位置→生活、交通、生产的差异。(2)气候的影响气候的降水量→农耕区与游牧区,建筑形式;气候的温度→气温差异引起南北文化差异;四季变化→节庆文化;气候影响到物产→如南米北面;气候与地形等一起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习惯气候与中医文化(3)地形的影响地形通过对生产、生活影响而影响人口的分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地形类型及分布复杂程度的影响,如地形的类型、地形完整性和分割程度对文化影响深刻,如大的地形单元的分割、阻挡、连接作用,影响文化现象的分布边界,也形成利用通道或突破障碍形成交流的新文化现象,如古道文化;(4)对建筑等人工设施的影响,如风水建筑选址、山区吊脚楼。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岩石、矿藏、生物、水体、地质活动等。如石灰岩分布区、黄土分布区、火山地震、地热等。2.2.2历史的遗存地表遗存——如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和古村落、园林、宗教建筑、古战场、交通设施、各种器物、工艺品、文化艺术品;地下遗存——如陵寝、洞穴遗址、石窟、被埋藏遗址;水下遗存——如水下沉船、古城等。2.2.3文化的差异彼此吸引而成为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差异区域文化差异城乡文化差异2.2.4人的迁移和文化的传播和变异人口的迁移引起文化的传播,如欧洲人迁往新大陆;人口不迁移的文化传播,如西方传教、玄奘取经等。2.2.5现代人类活动及其产物具有观赏价值的大型工程与活动、大型体育场馆等。2.2.6根据市场的需求创造游乐场、主题公园等。第二部分旅游资源形成自然基础(矿物、岩石、地质活动、自然分异)1、矿物定义: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矿物约有3000种左右,绝大多数是固态无机物,液态的(如石油、自然汞)、气态的(如天然气、二氧化碳和氦)以及固态有机物(如油页岩、琥珀)仅占数十种。自然界中的矿物种类极多,但常见造岩矿物种类却少,仅有二、三十种: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白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绿泥石、滑石、高岭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黄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等。※最重要的有七种造岩矿物:正长石、斜长石(二者又统称长石类矿物)、石英、角闪石类矿物(主要是普通角闪石)、辉石类矿物(主要是普通辉石)、橄榄石、方解石。造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八种元素就占了地壳总重量的97%。或氧、硅、铝、彼此吸引,而成为对方旅游资源铁、钙、钠、钾、镁、钛、锰、氢、磷等十二种元素组成。其中氧约占地壳总重量的一半(49%)﹐硅占地壳总重的1/4以上(26%)。1.1矿物的基本特性1.1.1矿物形态(晶体结构和外形)●晶体和非晶体所谓晶体,就是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金刚石、石墨、食盐)非晶体是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玛瑙、琥珀、高岭石)●晶形单形:由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晶面聚合而形成的形体,称为单形。聚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形聚合而成的形体,称为聚形。●晶体习性:在相同良好生长条件下,同种矿物晶体往往具有常见的形态,称为晶体习性。根据名种晶体在三维空间上发育的相对程度,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向延长型:晶体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呈柱状、针状,如角闪石、绿柱石、电气石、石棉。二向延长型:晶体沿着二个方向延伸呈板状、片状,如板状石膏、云母、石墨。三向延长型: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均等,呈粒状。如石榴石、黄铁矿。●矿物的集合体形态分为显晶质集合体和隐晶质集合体。显晶集合体:用放大镜可以分辨出各个矿物颗粒界限的,叫显晶集合体。隐晶集合体:肉眼难于分辨个体,多为地表形成的矿物具有的形态。1.1.2矿物的化学成分单质:由同种元素的原子自相结合组成,如金刚石C,自然金Au等。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化学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简单化合物:由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如石盐NaCl、方铅矿PbS。络合物:由一种阳离子和一种络阴离子组成,如方解石Ca[CO3]、镁橄榄石Mg[SiO4]。复化合物(复盐):由两种以上阳离子与同种(络)阴离子组成,如黄铜矿CuFeS2、白云石CaMg[CO3]。●矿物的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如金刚石和石墨。1.1.3矿物的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由于成分、结构不同,其物理性质也各不相同。因此,矿物的物理性质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光学性质: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发光性;力学性质:硬度、解理和断口、弹性与撓性等;其他:还有磁性、电性、密度等。●颜色自色: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由矿物成分中含有色素离子引起的。他色:由于有色杂质、气泡等包裹体机械混入矿物而成的颜色,随杂质的不同颜色会发生变化。假色:由于某种物理和化学原因而产生的颜色。如矿物内部裂隙、解理面、表面氧化膜。●条痕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采用矿物尖端在白色无釉瓷板上刻画所留下的粉痕来进行观察。矿物与条痕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一般透明、浅色矿物颜色与条痕基本一致,不透明、深色矿物颜色与条痕不太一致致。●透明度指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通常以矿物碎片边缘能否透见他物为准。根据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可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光泽矿物表面的总光量或者矿物表面对于光线的反射形成的光泽。金属光泽:矿物表面反光极强,如同平滑的金属表面所呈现的光泽。某些不透明矿物,如金、黄铁矿、方铅矿等。半金属光泽:较金属光泽稍弱,暗淡而不刺眼。如黑钨矿。非金属光泽:一种不具有金属感的光泽,可分为:金刚光泽——如金刚石、闪锌矿等;玻璃光泽——象如水晶、萤石、方解石等。脂肪光泽——玉髓、玛瑙等。珍珠光泽——如云母。丝绢光泽——如石棉及纤维石膏等。土状光泽——高岭石等。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裂开后形成的光滑面称解理面。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的断开面叫做断口。解理和断口是一对互为消长的矛盾。解理按解理面的完好程度可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岩石与矿物之间的关系。2.1岩浆岩2.1.1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岩浆: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岩:岩浆岩是底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2.1.2火山喷发的两种方式(1)剧烈式(中心式)喷发;(2)宁静式(裂隙式式)喷发。2.1.3岩浆岩分类硬度等级12345678910代表矿物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喷出岩:喷出地表的岩浆冷凝或堆积而成的岩石。侵入岩:深成岩:岩浆在地下深处(通常距地表3Km以下)冷凝而成的岩石。浅成岩:岩浆在地下浅处(一般距地表3Km以内)冷凝而成的岩石。岩浆岩的矿物组成分※主要造岩矿物:以硅酸盐矿物为主。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七种。根据化学成分,这七种主要造岩矿物可分为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两大类。※(2)岩浆岩的构造岩石的构造指岩石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所赋予岩石的外貌特征。块状构造:各部分均匀分布,无定向排列,为岩浆岩最常见的构造。流纹构造:为酸性喷出岩的常见构造,它是由不同颜色不同成分的条纹或拉长的气孔定向排列表现出来的一种流动构造。气孔构造:岩石中有圆形或拉长圆形的空洞,洞壁较圆滑,为岩浆迅速减压冷凝时,气体析出,在粘稠的岩浆中成为气泡。杏仁构造:气孔如被后来形成的矿物充填。2.2沉积岩2.2.1沉积的形成过程●沉积岩:暴露于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风化剥蚀破坏后,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称为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过程(1)先成岩石的风化破坏●风化作用:暴露于地表或接近于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各种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总称为剥蚀作用。●沉积岩的原始物质及来源主要有4种:①先成岩的风化产物②火山物质③有机物质及生物壳体④宇宙物质等(2)搬运作用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流水、冰川、海洋、风、重力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3)沉积作用母岩风化和剥蚀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水体流速或风速变慢、冰川融化以及其他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搬运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被搬运物质的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分选性——岩石中碎屑颗粒粗细均匀程度。磨圆度——碎屑颗粒棱角的磨损程度。分选性、磨圆度反映了搬运介质的性质及距离的远近。以结构成熟度的高低来综合描述。通常成熟度高说明分选性、磨圆度好搬运距离远;成熟度低说明分选性、磨圆度不好搬运距离近。(4)成岩作用岩石风化剥蚀的产物经过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松散沉积物,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及其他变化和改造,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叫做成岩作用。成岩作用的过程和形式:①压固作用②脱水作用③胶结作用④重结晶作用※2.2.2沉积岩的构造层理构造:沉积物在垂直方向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总称为层理构造。层面构造:沉积岩层上保留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结核构造:岩层内某一种物质的富集,似球状团块状,在成分、结构、颜色等方面与围岩有时显的差异。生物遗迹构造:生物化石的保留。2.2.3沉积岩的分类(按粒径大小)分类碎屑粒度及物质成分岩石名称结构特征物质来源沉积作用碎屑岩类沉积碎屑岩2毫米角砾岩、砾岩
本文标题:《旅游资源学》知识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