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城市农业优势产品(业页)区域布局规划及发展对策研究(DOC 40页)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盐城市农业优势产品(业)区域布局规划及发展对策研究盐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海滨城市,位于江苏省沿海中部,在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之间,北端为响水县陈家港镇,南端和东端为东台市唐洋镇,西端为阜宁县古河镇。1987年航测,按至老海堤的外波脚计算,南北长最大直线距离213公里;东西窄,最大宽度为143公里。市境东临黄海,西襟湖荡。老海堤内总面积14983平方公里,市区建城区面积41.8平方公里。东部沿海海岸线长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60%。沿海滩涂面积45万公顷,是全省滩涂面积的3/4左右,每年还以0.27-0.33万公顷的成陆速度向大海淤长。行政区划:全市共有10个县(市、区),142个乡(镇),2004个村委会,597个居委会,总人口795.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1.51万人,占71.8%。境内分徐淮农业区、里下河农业区和沿海农业区3个一级区以及沙土平田区、射阳河上游平田区、沿海垦区等10个二级区。在这块丰蕴灵秀的大地上,孕育和造就了众多名人英才。北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曾任西溪盐仓监,他倡修的捍海堰,屏蔽盐灶,泽被后世,世人传颂为“范公堤”。境内有“珍禽”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大纵湖、九龙口等多个风景区,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座落在市区建军东路北侧。2002年全市实现GDP6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72.3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218亿元,增长12.6%。人均GDP8458元,比上年增长11.6%,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3.83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跨越发展”的目标,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工业主体经济地位进一步巩固,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技改投入高速增长,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消费需求稳中趋旺,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运行基本正常。一、盐城市优势农产品(业)发展现状评析(一)、农业资源与农村经济基本特点1、农业资源地貌特征:盐城市境内为平原地貌,西北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和东北部低洼,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足5米,最大相对高度不足8米。分为3个平原区:黄淮平原区、里下河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黄淮平原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其地势大致以废黄河为中轴,向东北、东南逐步低落,废黄河海拔最高处达8.5米,东南侧的射阳河沿岸最低处1米左右。里下河平原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西,属里下河平原的部分,总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该平原区四周高,中间低,海拔最低处仅0.7米。滨海平原区位于灌溉总渠以南,串场河以东,总面积为7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该平原区大致从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东台境内地势较高,一般海拔为4.5米,向北逐渐低落,到射阳河处为1-1.5米。气候特征:盐城市境内地处北亚热带向暧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一般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渠南属北亚热带气候,渠北属南暧温带气候,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海洋气候,辖境距海最远处仅100公里,气候受海洋影响。与同纬度的江苏西部地区相比,春季气温低且回升迟,秋季气温下降缓慢且秋温高于春温;年降雨量也比省西部同纬度地区明显偏多。季风气候,冬季受欧亚大陆冷气团的影响较深,常为西伯利亚高压所控制,成为低压区,西伯利亚高压中心衰退到贝加尔湖以北、以西,高压西带北移,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温暖而湿润的空气由海洋吹向大陆,盛行偏南风,多炎热天气,同时雨水丰沛。土壤土地资源:境内土壤有4类,其分布自西向东依次是沼泽土类、水稻土类、潮土类和盐土类。沼泽土类面积0.58万余公顷,主要分布在里下河湖荡地区,适宜植水生藻类、芦苇、菱藕等;水稻土类面积27.53万公顷,宜植水稻、三麦等;潮土类面积38.64万公顷,宜植棉花、水稻、三麦、油菜和杂粮等;盐土类面积11.73公顷,宜植棉花、蔬菜及特种经济作物等。全市耕地面积77.5万公顷,沿海45万多公顷滩涂中,潮上带16.77万公顷,潮间带16.14万公顷,东沙等辐射沙洲12.68万公顷,且不断向大海淤长,是全省最具潜力的后备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沿海滩涂广阔,自然植被茂盛,10多条大河经滩涂入海,近海水质肥沃,是各类植物生长、各种动物栖息、索饵、繁殖、生长的良好场所。现已查明近海浮游植物、固着性植物160多种;陆生资源植物分纤维植物、药用植物、香料植物、油脂植物和饵料植物5大类,计500多种,隶属100多科,400多属。比较名贵的有白首乌、香芋、留兰香、罗布麻等,近海鱼虾蟹贝等动物550多种,鳗鱼苗捕捞量居全国之首;陆生脊椎动物347种,国际公认的濒危种类有丹顶鹤、黑嘴鸥、白鹳、白枕鹤等。水资源:盐城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东西向主要河流有灌河、中山河、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东台河等,南北向的河流主要是串场河、通榆运河等。全市分属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沿海滩涂年均降水65.7亿立方米,丰水年利用率为7%左右,枯水年为20%左右;年均地表泾流深272.1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匀,年内区域之间变化较大,总体上是由南向北、由陆向海递增,年内分布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占全年的50%,年利用率为50%左右;沿海地下水资源丰富,承压水淡水组埋深40—120米,厚30—150米,单井日流量在大丰万盈—草庙一线为500—2000吨,以南超过2000吨。2、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三次大的农业结构调整,我市的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特色进一步显现,涌现出一批产业和特色乡(镇)。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基本特点如下。(1)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传统的粮棉生产得到了有效的调减,特种经济作物取得长足的发展,粮经比例由八十年代的75:25提高到50:50,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建成了一批规模特色的生产基地。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牧业产值达到农业产值的25%以上。基本形成蚕桑、西瓜、双低油菜、银杏、大蒜、中药材、禽蛋、优质稻米、高品质棉、贝类等多个特色主导产业群体。如东台的许河镇禽蛋总产量多年居全省乡(镇)之冠,富安镇成为中华茧都,三仓镇的西瓜享誉大江南北,四灶镇的乳猪漂洋过海。全市共有50个农产品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称号,总数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第二,占江苏省的51%;一大批农副产品依据特色走向市场,通过特色产品,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升级,提升了盐城的知名度。(2)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我市把农业标准化工作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抓手,主动适应农副产品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以品种更新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幅度较大,市场竟争力显著增强。全市专用小麦面积达100万亩,占小麦面积的44.7%;优质无公害水稻面积达12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33%;高品质棉花面积10万多亩;无公害蔬菜面积80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18%;东台、射阳县(市)分别被列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果品生产县(市)。盐都县“大纵湖”牌大米、“伍康”牌绿圆茄、“顺丰”牌茨菇,大丰“裕华”牌大蒜、“盐都”牌速冻蒜苔,东台“佳脆”牌白萝卜等被省农林厅认定为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到2001年已有39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荣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总数居全省前列。滨海“江南春”大米进入有机大米过渡期。菊花、蜂蜜、蒜片、何首乌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已进入大中城市,射阳大米被指定为上海APEC会议专用大米,东台“花凤”牌安全鸡蛋成功进入家乐福超市,甚至进入国家两会餐桌。标准化生产将盐城农业的产、加、销推向了一个新阶段。(3)农业科技发展明显以优质高效新品种和省工、节本新技术推广普及为重点,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农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开发新兴产业。通过实施农业四大工程,全市共引进和推广粮棉、油、菜新品种(系)80多个,新品种更新率达25%以上。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棉花地膜移栽、蔬菜设施栽培等高产适用技术进一步普及,农业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始逐步适应。响水县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被列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代表种业水平前沿科学的转基因抗虫棉基本得到普及。畜牧业的三元杂交猪、波尔三羊、德系长毛兔、罗曼蛋鸡等畜禽优良品种的普及率达60%以上。经济林果面积得到有效的推广,74、35速生意杨成为速生杨的主体品种。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2%,位居苏北各市之首。(4)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盐城各地在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方位开拓农产品市场、多渠道搞活农产品流通的同时,龙头企业(项目)、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与完善等工作进展势头较好。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浓、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不断成长壮大,2001—2002年全市有28个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5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5个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组织,对这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组织实行了重点扶持,力争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列出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禽、蚕茧、水产、特经8个产业作为全市农业一体化经营的重点,有16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相关企业的龙头,带动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全市有东台星云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射阳县射阳港银穗米厂等9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获市财政帖息扶持;有滨海县草柳编织协会、建湖县恒济水产协会等6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被省农林厅认定为省级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名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进入全省农民经纪人、运销大户前50强;50个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称号;7个农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二)农业生产发展概况近几年来,盐城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目标,大力开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2002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393.83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2.67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86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3%、5.1%、5.4%。农村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特经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根据发展市场农业的要求,放开粮棉面积,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农业结构不断调活、调优、调大、调强,形成了一批特色规模基地。全市现有“双低”油菜等油料播种面积116.77千公顷,总产达28.38万吨,特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38.42千公顷,常年蔬菜面积45.96千公顷,特经面积逐步调大,形成了以“双低”油菜、大棚蔬菜、大蒜、药材等规模性种植基地。二是畜禽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2年末全市有2.89万头大牧畜、342.71万头猪、324.11万只羊、家禽9549.9万只、毛兔400.46万只,畜禽产品肉类总产量65.72万吨,畜产品总产量79.2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5.7%、14.5%,形成了以毛兔、三元杂交猪、蛋禽、波尔三羊为主的规模性养殖基地。三是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渔业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突出”:一是突出特种水产品养殖,全市大规格优质蟹养殖面积比例达42%,青虾主混养扩大5万亩、南美白对虾扩大5.5万亩、六小品种混养规模达15万亩.一荐虾放养面积9.4万亩、贝类养殖面积105.6万亩、紫菜养殖面积1.13万亩。全市稻田养殖面积81.8万亩,海水养殖面积110.32万亩,投放文蛤、青蛤、缢蛏、泥螺、泥蚶等贝类苗种3800多吨,其中高涂蓄水养殖6.9万亩,围栏养殖14万亩;二是突出综合养殖、生态养殖,一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双千”塘养殖面积达24万亩,75%以上的对虾池实行鱼虾蟹综合养殖;三是突出品种多样化,水产科技推广应用覆盖面达7
本文标题:×城市农业优势产品(业页)区域布局规划及发展对策研究(DOC 40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4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