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基于改进灰靶模型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1基于改进灰靶模型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以江苏省为例张俊凤,刘友兆(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采用改进后的灰靶模型,从土地整治应具备资源经济的实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的力度、促进环境友好的程度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江苏省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土地整治基本处于可持续状态,但区域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苏北地区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最高,其中徐州、淮安、连云港属于全省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I级区;苏中和苏南部分城市属于IV级区,其中泰州、镇江可持续性最低。为了实现江苏省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需在汲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差别化的改善策略,在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更应注重农民的意愿及满意程度,建立相应的公众参与机制和收益反馈机制,以维持土地整治工作的可持续性。关键词: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改进灰靶模型;改进熵值法;靶心度SustainabilityAssessmentofLandConsolidationBasedonImprovedGreyTargetModel——ACaseofJiangsuProvinceZHANGJunfeng,LIUYouzhao(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njing210095,China)Abstract:Inordertoevaluatethesustainabilityoflandconsolidation,acomprehensiveassessmentindexsystemandmodelweredefinedwithmethodoftheimprovedgreytargetmodel,whichincludeshavingresourceeconomicstrength,ensuringfoodsecurityability,maintainingsocialharmonyintensityandpromotingenvironmentfriendlydegree.ThentakingJiangsuprovinceasacasestudyandanglicizingtheirregionaldifferences.Theresultsshowedthat:thesustainabilityoflandconsolidationofJiangsuprovinceisinthegenerallevel,buttherearemoreobviousdifferencesbetweendifferentregions;thesustainabilityoflandconsolidationofNorthJiangsuishigherthanCentralJiangsuandSouthJiangsu,withXuzhou,HuaianandLianyungangbelongingtothesustainabilityassessmentClassIarea.Inordertoachiev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Jiangsuprovince,needtolearnthesuccessfulexperienceandtotaketargetedanddifferentiatedimprovementstrategy.Inadditiontotheincreasein基金项目: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201026);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ZZ12_0306)作者简介:张俊凤,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与土地评价方面研究。E-mail:zjfxueshu@163.com。2thequantityandqualityofarableland,payingmoreattentiontothewishesandsatisfactiondegreesofthefarmersisalsonecessary.Thisrequirestheestablishmentofamechanismforpublicparticipationandrevenuefeedbackmechanismtomaintainthesustainabilityoflandremediationwork..Keywords:sustainabilityassessment,landconsolidation,improvedgreytargetmodel,improvedentropyweightmethod,approachingdegree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致了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导致建设用地急剧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有限的宜耕后备土地资源使我国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1]。科学合理的土地整治,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性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近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推进下,我国农村土地整治事业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150万hm2,超过了同期建设占用耕地的面积,保持了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对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整治的耕地农业生产成本平均降低5%-15%,土地产量增加10%至20%,全国提高粮食产能160多亿斤[3]。然而,由于我国土地整治工作起步较晚,到目前仅有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历程,相应的理论基础研究并不完善,在实践操作中,各地往往以片面追求耕地数量和产出作为土地整治的基本动力[4],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5],违背了土地整治目标的最初定位[6],损害了其可持续性。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思想[7]。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由点到面深入推进,许多学者也已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效益[8-9]、绩效[10-11]、生态环境影响[12]以及生态风险[13]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然而,针对土地整治系统本身可持续性的相关研究甚少,仅是张正峰对国外可持续土地整理的特征、土地整理可持续性的评判标准有了初步认识[14-15],张敏[16]、盛利[17]、贾雷[18]等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或多因素线性加权求和的方法,从微观项目的角度对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缺乏宏观区域尺度上的比较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尚未统一,研究方法亦有待于创新。土地整治系统在前期决策、过程实施及后期影响等方面存在许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灰色系统,基于此,笔者引入灰色系统中的灰靶理论,并针对传统灰靶模型等权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引入指标权重对模型加以改进[19],由此尝试将改进后的灰靶模型用于区域土地整治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区域差异,以期为后续土地整治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32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理论依据2.1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理论辨识在理论上,我国土地整治的主要任务和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努力促进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环境友好、统筹城乡、资源节约、社会和谐与文化维护等国家目标的实现,吴次芳教授将其功能系统概括为一个由“核心功能”与“叠加功能”共同构成的集合体[20],该功能系统的有效发挥是土地整治的目标所在。土地整治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土地整治实施的效率、效益和效果)可作为可持续性强弱的评判标准之一,张正峰正是基于这一观点,从土地整治应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并提高耕地产能、增强土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经济活力与社会可接受性4个方面提出了土地整治项目可持续性的评判标准[21]。笔者认为,区域土地整治可持续与否,还受其自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以保障充足的整治潜力和巨额资金投入。2.2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选择本文按照指标选取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在对已有研究中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补充完善的基础上,尝试基于土地整治潜力、效率、效果及效益的视角,从区域土地整治应具备资源经济的实力(A1)、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A2)、维护社会和谐的力度(A3)和促进环境友好的程度(A4)4个方面选取农村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1)具备资源经济的实力。区域土地整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具备充足的土地整治潜力和雄厚的资金保障,可从自然资源基础、社会经济条件2个方面,选取地区生产总值(U1)、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数量相对潜力(U2)、耕地质量提高潜力(U3)3个指标来反映区域资源经济状况对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支撑程度。(2)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命脉,可持续的土地整治应以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粮食安全与否和耕地的数量、质量、粮食产能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关系最为密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又是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农村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4个方面,选取了新增耕地率(U4)、耕地质量提升等级(U5)、耕地质量提高率(U6)、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比率(U7)、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比率(U8)、新增和改善农田防涝面积比率(U9)6个指标来反映区域土地整治保障粮食安全能力的可持续性。(3)维护社会和谐的力度。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可持续的土地整治应在大力开展农业生产设施建设、调整土地权属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振兴乡村地区经济等,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和社会经4济的和谐发展。基于数据可获取性,本文主要从土地整治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3个方面,选取受益人口密度(U10)、修建泵站密度(U11)、修建田间道路密度(U12)和农民人均新增年纯收入(U13)4个指标,针对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的力度来反映其可持续性。(4)促进环境友好的程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可持续的土地整治应从环境友好的基本理念出发,统筹协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友好的生态环境可从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治理改善状况2个方面体现。因此,本文主要基于以上两个方面,选取修建机井密度(U14)、修建灌排渠道密度(U15)、修建农田防护林密度(U16)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率(U17)4个指标来反映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促进环境友好程度的可持续性。3研究方法3.1传统灰靶模型灰靶理论(GreyTargetTheory)是处理模式序列的灰关联分析理论,其原理是在没有标准模式的条件下设定一个灰靶,并在灰靶中找到靶心设为标准模式;然后将待评模式与标准模式进行比较,以此识别模式接近靶心的程度,简称靶心度;最后依据靶心度等级划分标准进行模式分级,确定评估等级。具体评价步骤可见参考文献[22],此处不再赘述,仅对该模型中的缺陷加以诠释。传统灰靶模型的核心步骤是靶心度的计算,公式如下:nkkikiUxUxnxx100))(),((1),((1)式中),(0ixx代表待评模式iX与标准模式0X的灰关联度,即iX模式的靶心度;))(),((0kikUxUx代表kU指标下待评模式iX与标准模式0X的灰关联系数,即kU指标的靶心系数;n代表模式中的指标个数。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靶心度是待评模式中各评价指标对应靶心系数的算术平均值,若将公式中1n看作指标权重,靶心度),(0ixx即为各评价指标对应靶心系数的等权叠加,意味着各评价指标对靶心度影响程度相同,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笔者拟将指标权重引入靶心度求解,以改进传统灰靶模型的不足。3.2模型的加权改进通过对各个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可以体现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而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加权改进后的靶心度计算公式可表示为:5nkkikkiUxUxxx100)
本文标题:基于改进灰靶模型的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5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