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六科学)2
1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主题:《定滑轮和动滑轮》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赵丽平陈会玲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3.学情分析在六年级,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和部分探究过程的机会。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原有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在部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探究过程某些方面需要的能力和理解力。学习目标1、能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2、会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正确说出工具的名称。评价任务二:设计出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认识滑轮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正确说出滑轮的名称。(评价目标一)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2、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认识动滑轮的定义。(完成目标一)活动一: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2环节二研究滑轮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设计出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评价目标二)活动二:会移动的轮子1、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2、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3、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附:板书设计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3滑轮组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主题:《滑轮组》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赵丽平陈会玲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3.学情分析在六年级,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和部分探究过程的机会。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原有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在部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探究过程某些方面需要的能力和理解力。学习目标1、能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2、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会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3、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正确说出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评价任务二: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会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评价任务三: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认识滑轮组活动: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导入)正确说出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评价目标一)1、滑轮组的定义引入原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2、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a)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b)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请学生猜想,c)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实验要求:1、明确分工。2、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4d)汇报交流,说说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1)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2)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目标一)环节二研究滑轮组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还有其他方法吗?4、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5、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完成目标二)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会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评价目标二)环节三合作探究游戏体验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1)出示游戏器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3)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评价目标三)附:板书设计滑轮组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5斜面的作用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主题:《斜面的作用》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赵丽平陈会玲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3.学情分析在六年级,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和部分探究过程的机会。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原有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在部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探究过程某些方面需要的能力和理解力。学习目标1、会说出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2、能制订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的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3、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正确说出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评价任务二:能表述杠杆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是否省力的。评价任务三: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认识斜面结合影视导入新课出示盘山公路的图片。提问:“山上的公路和平地上的公路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修建?”(导入)正确说出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评价目标一)1、提出一个简单任务:老师要把这个大木桶搬到讲台上来,有什么好方法?今天老师就介绍一个更简单的机械叫斜面。(示范用木板把木桶滚上讲台)2、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3、跟据老师提出的情境得出的问题:斜面能省力吗?(完成目标一)环节二研究滑轮活动分组研究斜面是否能够省力。实验要求:1)、指导如何用测力计测斜面上的拉力。(当测力计处于匀速运动时,读出其读数)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反馈交流实验方案。3)、分工提升不同的物体4)、在操作员操作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能表述杠杆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是否省力的。(评价目标二)6取其正确的值,做好记录。斜面的状况提升不同的物体我们的发现ABCD直接提升物体的力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5、对研究结果作出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发现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用去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所以斜面可以省力)(完成目标二)环节一合作探究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1、提问:刚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其他组的数据相比较,你还发现了什么?(发现每个组的用斜面拉上去所用力的大小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那么坡度不同对于沿斜面拉物体所用的力也不同吗?我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2、分组设计实验,并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和记录分析工作1)制定实验计划表2)交流计划中的要点,并进行相互修改。3)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完成目标三)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愿意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评价目标三)附:板书设计斜面的作用有的小组坡度高,有的小组坡度低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7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主题:《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设计者:赵丽平陈会玲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3.学情分析在六年级,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和部分探究过程的机会。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原有问题的答
本文标题: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六科学)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5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