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基础写作第八章-理论文体
1第八章-理论文体第一节社会评论第二节文艺评论第三节学术评论第一节社会评论一、社会评论的界说二、社会评论的类别三、社会评论的特征四、社会评论的写作一、社会评论的界说社会评论:是指以社会现实为基点,以激浊扬清、推动社会前进为主旨,针对现实生活中突出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思想倾向进行评论的理论文体。◆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社会经纬”、“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光明日报》的“论坛”、南方周末的“方舟评论”等。三、社会评论的类别(一)引导型社会评论(二)讨论型社会评论(三)答疑型社会评论(四)褒奖型社会评论(五)指斥型社会评论(一)引导型社会评论引导型社会评论的侧重点在于通过社会评论的形式告知整个社会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当政党、组织、社团、机构等需要对于国际国内社会亮明自己的态度之时,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评论——如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往往能够起到宣传观点、吸引受众、统一思想、导引舆论的作用。“1997年7月1日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2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时刻到来了!”——《人民日报》社论:《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二)讨论型社会评论讨论型社会评论意在对于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发表不同看法。这种讨论可以是大是大非的激烈论辩,也可以是一时一事的不同态度。可以“拨乱反正”,也可以“延伸补充”。“许霆案”:2007年年底,外来工许霆利用ATM机的故障非法获取17.5万元,被广州一家法院判处无期徒刑。此事公布之后,见诸媒体的意见截然对立:媒体与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定判决过重,而一些法学专家、律师则强调判决并无不当。激烈的讨论导致该案的重新审理,也由此引起了人们呼吁司法机关判案要注重“人性化”因素。(三)答疑型社会评论答疑型社会评论的立足点在于及时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疑问和困惑。疑问需要解答,谣言止于公开,社会需要透明。由于行业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言路越来越广,社会评论的答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馒头风波”◆2008年1月2日,中国国家粮食局立即表示,规定了馒头形状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让百姓吃上“放心馒头”,曾经是郑州市政府要为百姓办的20件实事之一。为此成立“馒头办”抓“馒头工程”,为百姓服务的精神确实值得称道。但馒头作为一种普通商品,从生产到出售,已经有了相关部门去审批和监督。要解决“放心馒头”问题,需要的只是相关部门职能的充分履行。让“馒头办”这个临时机构拥有从生产审批到行政处罚的权力,而让馒头产品脱离各职能部门监管,特事特办,则是好心办了糊涂事。对市场管得过多过细,是我们从计划经济中早该吸取的教训。但郑州的“馒头风波”,让人们又重温了计划经济时代对市场事无巨细的落后管理方法。郑州市“馒头办”之所以要将区“馒头办”的权力收回,是要对馒头企业进行“总量控制”,保持在25家以内。如果一个小小的馒头市场都不能让企业自主进出、自由竞争,还要在指定的厂家进购面粉,又如何面对“入世”后即将面临的全球化竞争?“馒头风波”,反映出的是各级政府如何尽快转换职能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加入WTO在即,这一问题更显其紧迫性。WTO的规则是一部用来规范、约束政府行为对贸易、市场干预的法典。这一点正是我们许多政府部门要补的一课,在这个意义上,“馒头风波”正是个好教材。)3(四)褒奖型社会评论褒奖型社会评论的实质在于宣扬正气,把握导向,宣传正面典型。此类评论意在利用社会评论支持利国利民的新观点或新事物,赞扬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举措。《新京报》发表评论《5瓣公章体现权力的制度制衡》,把此举上升到“民主的形式归根到底是由实践着民主的人们创造出来”的高度褒奖。(贵州省锦屏县圭叶村的村民们,就创造出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财政民主形态:村里的财务审核公章被分成了五瓣,四个村小组各选一个代表再加上一名支部委员,五个人各管一瓣,村里的开销须经过其中至少三人同意,五瓣才能合并起来盖章。)(五)指斥型社会评论指斥型社会评论是社会评论的重头戏之一,主要是针对社会的病态、丑态、腐败现象、不合理现象等作出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批评。《福建日报》社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今天本报又公布了两个重要案件。坏人受到揭露处理,这很好。有些问题群众看得很清楚,干部也有很多议论,问题的性质已经非常明白,但是就是处理不下去,而且长期处理不下去。为什么?一是自己屁股有屎;二是派性作怪;三是软弱无能。你这个单位的问题长期处理不下去,算哪一条,不妨想一想。(福建日报社论,获1982年度全国好新闻奖)除了上述按照其功能、作用分类的五种社会评论类别,我们还可以从传媒方式的角度把社会评论分为报刊言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言论等等。三、社会评论的特征(一)政论色彩与实用价值的统一(二)即时性与警示性的统一(三)事件性与非事件性的统一(四)平民化与政策性的统一(一)政论色彩与实用价值的统一1911年7月26日,武昌起义前夕,武汉《大江报》特约撰述员黄侃发表了该报第一篇亦是在后世影响最大的新闻评论文章:《大乱者救国之妙药也》。黄侃放声疾呼“和平改革既为事理之所必无,次之则无规则之大乱,予人民以深创巨痛,使至于绝地,而顿易其亡国之观念,是亦无可奈何之希望。故大乱者,实今日救国之妙药也。呜呼!爱国之志士乎!救国之健儿乎!和平已无可望4矣,国危如是,男儿死耳!”(《大江报》1911年7月26日)——果然,两个多月后武昌起义成催枯拉朽之势——无不奇崛豪壮,可敬可佩,掷地若金石声。社论以语言之“非常”到数会效果之“非常”,由彼可见一斑。(二)即时性与警示性的统一鲁迅先生说:“现在是多么迫切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和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南方都市报》的社论、个论、深度等栏目(三)事件性与非事件性的统一事件性:“一事一议”、“一理一评”。非事件性:针对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或思想、情绪立论。◆大多时候是两者的统一:由单一事件论及普遍现象。(四)平民化与政策性的统一《南方都市报》2006年1月22日的评论《春节回家路漫漫》,仔细领会其中的平民化与政策性的统一这一特点。春节回家路漫漫街谈这两天又冷了。前天晚上我在街边等夜车,等了半个小时,一辆都没有,和我一起等车的倒有几十个。冷雨如刀打在脸上,我打了几个哆嗦,觉得自己很惨。昨天看了报纸,有点难为情——跟上万名因北方雨雪影响而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人比起来,我实在不算惨。坐过火车的人都知道,拎着大包小包,在候车室里拥来挤去,不认识的陌生人在你身边不到5厘米的地方打嗝放屁抽烟,那滋味可真是不好受。但是在前天晚上,能够和人们一起挤在候车室里,已经是好的了。还有不少人,头顶一块塑料布,瑟缩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不知道要等多少个小时,才能等到进站、上车、出发;不知道要再等多少个小时,才能下车、到家、过年。春节回家怎么这么难。买票已经够不容易,雨雪又来添乱。大雪误了京广线,听起来跟唐诗似的,挺浪漫的,带来的后果却是上万人滞留在火车站。广州又降温又下雨,很多人没来得及加衣裳,很多人没有带雨具——怎么倒霉事儿就都凑到一块儿了呢。反过来想一想,除了天公不作美,还有更多的东西让人感慨: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回家过年,这心意为什么这样坚决、这样风雨无阻?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平5常都不在家,他们奔波流浪为了什么?平常我们说到“流动人口”四个字,大概也不会特别清楚地想到这个人群已经超过一个亿。刚刚翻看新闻图片,看到那些雨雪中滞留在火车站的人群,看到一个人黑头发上落着白雪、青紫的嘴叼着车票,一股辛酸的情感难以抑制:这奔忙的人生、这奔忙的人群。回家的渴望和回家的艰难,春运的故事,多么像一群人集体命运的浓缩或者寓言。前两天,还没降温的时候,一天中午我在报社门口看见两个民工兄弟,并排坐在灌木丛后面的草地上,耷拉着脑袋,揪着枯草玩弄。傍晚时候我再出来,看见他们俩站在马路边,和一个跨在摩托车上的人正在交谈。从他们身边走过,我听见摩托车上那个人说,直达的没有了,要走就从郑州转。走过去我又回头望,那两个等着买票的青年在暮色里的样子,有一点迷惘。雨雪阻隔回家的路,不知道那两个小伙子最终买了票没有,不知道今天晚上他们是不是仍旧迷惘地,站在火车站的人群中。马青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四、社会评论的写作(一)选材的切口1952年普利策最佳社论奖的文章《公民道德的滑坡》普利策奖由美国著名记者约瑟夫·普利策创立,主要分为新闻奖和文化艺术奖。普利策生前立下遗嘱,将财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奖励新闻界、文学界、音乐界的卓越人士,该奖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普利策的遗嘱中规定普利策奖包括4项新闻奖、4项文学艺术奖、1项教育奖和4项学术奖。但普利策奖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普利策奖中包括14项新闻奖和7项文学艺术奖。86年来,普利策奖象征了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特别是新闻奖,更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每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美国记者无不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作为奋斗的目标。(评论员路易斯·拉科斯从90名西点军校学员考试作弊行为被曝光入手,写下获得了1952年普利策最佳社论奖的文章《公民道德的滑坡》)◆切口要小,开掘要深(二)对比与联想“一边是庄严的工作,一边是荒淫和无耻”——对比与联想是构思和创作社会评论时最常用的方法。◆在选取评论事例的时候往往要求“相同人物”、“相同时间”、“相同地点”或“相同背景”。而联想则需要紧扣论题,展开联想,阐发主题。6(三)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需要“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观点,创立新形象。简单地讲就是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论题、作出判断。注意:(1)从结果“倒过来想”,思考“如果这一事件不曾出现或恰恰是相反的结局会如何?”(2)与司空见惯的常识“倒过来想”,思考历史的和现实的惯性留给我们的结论是否继续正确或永远正确。(3)与辩论的对方立论的主要论据“倒过来想”。看看A真是否刚好可以推导出来A假,寻找对方的逻辑漏洞。(四)现身说法*现身说法式的评论人是以当事人的姿态进行评论,给人一种广播电视评论的现场感。*现身说法类的评论大多是“讲故事”、“拉家常”的语气,似乎不知道自己在做着新闻评论的工作。*结论的淡化。例如:《南方都市报》“街谈”的评论:《贺年明信片把古诗印错,丢人》街谈我有一些在国外的朋友,还有爱旅行的朋友,他们偶尔寄明信片来,上面总是印着当地风物,或是山川建筑,或是街角儿童,无不载着远方的气息,让人看着欣喜。我把这些明信片都收集在一起,就像收集世界各地的名片一样,花花绿绿,各有风情。邮政贺年明信片的主题不是哪一个地方,而是一个节日。所以它多半都印着当年的生肖属相,或者是灯笼福字,总之都是与过年相关的吉祥事物。年复一年虽然乏味,但是也总能贴切地为过年的气氛添砖加瓦。今年的贺年明信片有些创意,配了国画与古诗,一边喜庆一边附庸传统的风雅。这个主意挺不错,与节日主题也还贴切,顺便传播普及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可惜制作太粗糙,听起来简直不能相信,11首古诗里居然7首出了错。“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成“万条垂下绿丝线”,要是我买了这样的明信片,肯定以为是盗版的。就像盗版光碟的封皮,总是胡写乱写,错别字无数,相当有7幽默感的样子。可是这明信片是在邮局买的,它没道理卖盗版。出了这么低级的错误,去追究到底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都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一张明信片从印出来到卖出去,很多人经手,哪个人稍微用点心,也不至于闹出这么大的笑话。但是可巧的是,就没有人往上用心。印在明信片上的古诗,就好像是一个符号,一个装饰,本没打算给人认真读的。就像有些办公室墙上悬着字匾,赫然地写着“天下为公”,可是并不保证屋子里的人不以公权谋私利。可是文字总是让人读的,诗歌更是如此。若真有小孩子,信了明信片上的版本,甚至就背下来了,那他以后出丑出错的时候,
本文标题:基础写作第八章-理论文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8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