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请看鲁迅《祝福》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老师的这种看法。“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探讨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品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同学们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此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整个阅读品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像上述教例中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我们称之为“主问题”设计。它是对大面积教学中提问设计的一种创新。目前,提问过多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提问”之“弊”明显地表现于课堂的有:“步步为营”的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板书”靠近的阶梯;“提问群”成为帮助教师绵延滔滔讲析的桥梁;“碎问碎答”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思维的网络。而“主问题”相对于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而言,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应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2.“主问题”在教学中的出现是经过认真设计的,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3.“主问题”的设计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的“板块”。所以,“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在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中,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的大大减少,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内容,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可以说,“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或问题将学生深深地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在“主问题”的设计上,我们要理性地关注如下内容。1.“主问题”要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问题或提问的出现,要力求做到能引发对全篇文章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如:《狼》:请以“狡猾”与“机智”为话题,谈谈你对《狼》这个故事的理解。《孔乙己》:请围绕“孔乙己与‘酒’”这个问题自读课文,说说自己的阅读所得。2.“主问题”应有利于课堂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问题或提问的出现,要力求做到让学生有长时间的读写活动。如:《苏州园林》:请同学们选出文中的重要语句,形成全文的主要信息。《雨说》: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300多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3.“主问题”应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问题或提问的出现,要力求做到让阅读过程中有充分的对话与交流。如:《荷塘月色》:这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从作者行踪、作者感情变化、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这三种角度分层划段吗还有没有另外的分层划段的角度呢?《麦琪的礼物》:试从时间、主人公经济条件、夫妇之间的感情等几个方面分析,你觉得小说中的“巧合”可信吗?要想问题具有开放性,在预设环节就应该尽量考虑周全。通过设计开放的问题,可以提供学生思维发展的平台,开掘学生思维潜力。郑桂华老师在讨论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炼字艺术时,郑教师了解到:学生对该诗句很熟悉,似乎没有多大的学习兴趣。于是,她让学生以平等审视的眼光去看这句诗,体会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心境、遭遇,不同的语境下,是不是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如果作者是一个顽皮的小姑娘,用“戏”就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有的同学说,如果是一对恋人隔江相望,用“吻”则更能刻画人物的心情;如果是一个思乡心切的游子,用“去”则更能体现主人的心态。短短几分钟时间,学生一下子想出了十几个词语,而且都言之成理。以往,人们都把“又绿江南岸”作为炼字成功的楷模来学习。带着崇拜的心理去学,自然觉得“绿”是最恰当、最高境界的选择。而郑教师在预设时就考虑到问题设计的开放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考更活跃了。(案例来源: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由表层进入深层。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现实发展区”阐述的就是一道理。把问题提在学生的“现实发展区”,学生不必花多大力气就能回答,对他们的发展无所利益,有的学生甚至因为太容易而不屑一顾。因此把问题提得比学生的现实水平略高一点,使他们“跳一跳就能把果子摘下来”,把“现实发展区”转化成“最近发展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能得到发展。于漪老师在教《“友邦惊诧”论》一文时,学生对开头一节理解只停留在:①说明学生请愿的缘由和国民党政府加害学生罪名的事实;②揪出反动论点,树批驳的靶子这两点上,这显然是不够的,可学生已经尽力,在这时候于漪老师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①文章开篇摆出学生请愿的事实即可,为何说“只要略有知觉的人都知道?”,“略有知觉”寓含什么深意?起什么作用?改为“略有知识”行不行?②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真面目的和卖国事实的同时,为什么要夹入读书的议论?是不是有点扯开?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这些问题扣紧遣词造句,使学生很顺利地理解了鲁迅写这一部门的真实目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并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真可谓一石三鸟,也印证了《学记》中的一段话:“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正确合理地利用提问这一手法更是一种技巧。提问能起设悬念的作用。讲课虽然不像讲评词,但是为了吸引学生,设悬念也是很有必要的。问题提出来了,学生急需知道个究竟,教师却并不着急,甚至有时还暗示两种或多种答案,使学生暂时处于莫衷一是的境地,直到问题解决了,学生才放下这颗心来。如于漪老师讲《变色龙》一课时,让学生思考:奥楚蔑洛夫有几变?怎么变的?因何而变?有哪些表现力很强的动词?请找出来。学生听了这几个问题,探究的兴趣极浓,都积极开动了脑筋进行思索,并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就促使学生再一次阅读课文,到具体的场景中、事物中和人物的对话中去寻求答案。这样,在设悬念和释疑的矛盾中讲完了一课。有时临下课再提一个问题,以起到“且听下回分解”余味无穷的作用。听这样的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恰到好处的点拨,可以使学生找到方法,走出迷宫。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以后,不能让它稍纵即逝,而应该让它越烧越旺,乘着这火势,让学生从对现象的认识深入到对本质的认识,从感性理性认识上升到情感体验。对快马还须加鞭。于漪老师教《七根火柴》时,讲到无名战士为革命献身的场景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什么?”学生给予了满意的回答,她又问:“既然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怎么看无名战士指向北方的手又是‘清晰’的呢?”学生又给予了满意的回答,学生已沉浸在对无名战士的崇敬之中,至此,教学目标已经达到,然而,于老师又设计了一个高潮,她说:“同学们,你们说英雄的品质象牡丹一样——象荷花一样——,象菊花一样——”随着学生们的齐声回答,于老师又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了天安门广场,带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启发学生想象和领悟“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深意和分量。④从一个细节中挖掘到这样深刻的思想感情内涵,是于漪老师不断把学生的思想感情推向高潮的结果。通过一个细节使学生的认识深化、升华,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峰,确有“离天三尺三”“高可摘星辰”之感。、课堂提问的性质分类情境性提问这种提问是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思维与课文内容相和谐。其方法很多,或激发情境,或制造悬念,或引起联想。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用一则新闻开头:几年前,我国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在法国唱了一首歌,轰动了巴黎。因为他不仅唱出了我国人民的心声,也唱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什么吗?当学生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正是要上的课文时,情绪立即高涨起来。于是教师进一步问:为什么这歌词如此扣人心弦呢?在学生陷入沉思时,教师抓住一个“找”字,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文学习中去了。五、曲问艺术提问宜曲忌直。钱梦龙说过:“直问者,死问也,问得过老实,直来直去,启发性不强。曲问者,活问也,问题多拐个弯,学生要多动一下脑筋,才能作答,因而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曲问是提问的方式技巧,它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所提问题的质量。一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具有思辩色彩,就是质量上乘的问题。曲问往往是教师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在设问上欲擒故纵、欲扬先抑,像放风筝,尽管风筝飞得再高、再远,线仍在手中。如教《荷瑭月色》时,为了解决本文为什么不是托物言志,而是借景寄情的问题,你不必直接把这一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而是针对第七段发问:当你看到荷花时,你很可能会联想到《爱莲说》,这里引用《爱莲说》行吗?然后通过《爱莲说》与《西洲曲》主题的比较,说明这里不能引《爱莲说》,否则就有冲突;从而明白本文的写景是为着消解对现实的苦闷这一目的。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上《放弃射门》一课时,当读完了课文后,他让学生质疑,并上黑板写出自己的疑问,很快黑板就被学生写满了问题。这不仅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接下去老师并没有一题一题地去解答,而是又抛出了一个问题“福勒算不算一个好球员?”并让学生们从课文的每一段内容中找理由。这一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只见学生们有的议论纷纷,有的凝神思考,有的跃跃欲试。在学生们意见分歧时,支老师又连续抛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样球员才是好球员?”“你认为福勒是个什么样的人?”并让说得好的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写在黑板上。这三个问题不仅总结了学生们质疑的众多问题,而且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学生们在讨论并回答这些问题之后,较为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一、欲擒故纵不着痕迹“欲擒故纵”是三百六十五计中的其中一计,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学学这一计策。小学生都争强好胜,对未知领域充满着好奇心。教师在提问时不直接说出提问的内容,反而去绕个大圈,让学生自己去猜问题,学生就会兴趣大增,好胜心,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便采用了这一策略。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支老师让学生连续读了两遍课文。师:请同学们再次自读课文,这次读完后,老师要提一个问题,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呢?你们一边读,一边想,读课文时就想老师可能提什么问题。(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生:老师想问课题为什么叫《只有一个地球》。生:您会问地球上的资源为什么不会再生。生:您会问我们怎样保护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生:为什么说地球最可爱。(学生连续提了十几个问题,支老师都摇头否定,这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师:我想问,读了三遍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支老师明明心中已有问题,却让学生猜测老师可能会问什么问题,此举是否多余?当然不是,这一教学环节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自主深入阅读课文,自己主动发现课文中所含的深意。试想,学生如果没有对课文进行仔细的阅读思考,怎么会提出这么多涉及文章主题的有质量的问题?二、抛下诱饵循循善诱教师的提问有时可以设置一些温柔的“陷阱”,抛下“诱饵”,让孩子们乐意往这个“陷阱”里去钻。在学生钻“陷阱”的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及时点拨,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已被学生掌握于胸。
本文标题:名师提问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8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