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吕琢中国教育报诚信考试专栏人无信而不立湖南汉寿二中
1吕琢中国教育报诚信考试专栏人无信而不立湖南汉寿二中眼看2016年上学期就要结束了,我们的学生很快就面临一个学期的期终考试,,然而每次考试与园不协调的是:我们的考场上还存在一些违反学校纪律,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有些同学平时不努力,考试时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等等,甚至把企图把手机带进考场,我想对这些同学说,考试作弊,将在你的心灵上刻下不光彩的污点。我们应该做到不欺骗,不隐瞒,远离尔虞我诈,喧哗世故,考试失败,你仍将有补救的机会;多一份真诚的感情,多一点信任的目光。即使我们跨过了及格线,又如何面对熟悉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期望你早日成材的父母和你的良知呢?期终考试的成绩的高低反映的是同学们半个学期以来学习状态的好坏。同学们!诚信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是诚实、真诚、谦诚,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博大;信是信用、信誉、守信,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承诺。有句名言说:“生命不可能在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只有“诚信”,方可“立身”;做到“诚信”,才能“成人”。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切记,不可失“信”!“信”之一字,大多数的注家解释作“信用”。我们释为“信德”。信用大致表现为为说话算话,重诺守信;信德则包括诚信处世为人的信用,还包括信人,即对于对于他人的信任、人性的信任;甚至包括了自信,即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正确认识与信心;信用、信人、自信三者,即为信德。“信”,从字形构造上看,“信”字左边是“人”字,右边为“言”字,“人言为信”表明“信”依赖于人的言语来表达。所以关于信的论述有“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等,由言语真实、守信进而建立起信誉、信赖、信任、信心等含义。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唯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下它生命不在摇摆不定,生命立即稳稳的倾向一端。诚信是一道山间的流水,能够洗净浮沉,洗尽虚假,洗净骚动,留下启悟心灵的真谛。中国古已有之,商鞅立木取信,季布一诺千金。孔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礼记》载: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中国古人认为诚信与否,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标准,同样认为能遵守诚信的人是一个好人,或说是一个有德行的人的基本条件。在圣人心中所尊奉的“信、义、仁、孝、礼、智、勇、忠”八种德行中,“信”被尊为第一位,可见古人对诚信的重视。信德中的信用,一指承诺要能兑现,“千金易得,难买季布一诺”,二是既然决定做了,一定要有始有终。三指说话要有事实依据,否则即是信口雌黄的妄语,无稽之谈及道听途说都不能取信于人;即“一诺千金”的出处。亚圣孟子也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含有善良的成分的。所以《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固然嫉恶如仇,却也要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想真正认识生命与人生的真理,但人人都需要一定的过程与时间。信德中的信人,一指相信人性中都存在善良的成分,怀有博大的胸怀,如《老子》所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诚信的人,我们信任他,诚信度不高的人,我们也给他机会证明他的诚信,也同样以真诚的心意对待他,就算一个罪恶磬竹难书的人,都会有悔悟自新的一天,以宽大的心量去包容这类人,始终给他机会和希望,这就是人的德性中最高的信义修养。信德不仅是个人道德,更是政治道德,不仅是一个人立世之本、立业之根,更是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基础。一个国家、政府如果缺乏信用、丧失公信力,则权威不立,必将祸及国家天下。信德中的自信,要建立在对于社会现实与历史的综合而全面的了解上,通过生活的实践,人生经验的积累,达成对于自身素质的正确了解,正确培养自己的能力与智慧,这样才会拥有自信,自信的人,当然一定是个善于学习与实践的人。所以,个人要讲信,社团要讲信,为政者更要讲信。《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说:“信,国之宝也。”《论语·颜渊篇》载子贡问孔子如何从政,孔子回答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2子的选择是先去食后去兵,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他认为如果老百姓丧失了对为政者的信任,国家政治的根本就没有了。从荀子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到苏轼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前赤壁赋》),无不说明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道、齐家之要、治国之宝,弘扬诚实守信之风,鞭挞见利忘义之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稳健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说,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礼记》载: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中国古人认为诚信与否,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标准,同样认为能遵守诚信的人是一个好人,或说是一个有德行的人的基本条件。在圣人心中所尊奉的“信、义、仁、孝、礼、智、勇、忠”八种德行中,“信”被尊为第一位,可见古人对诚信的重视。中国古已有之,商鞅立木取信,季布一诺千金。孔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今天我们称为“信息”,古代的“信”有书面形式,也有口头转告,有时还有“信物”为证;传递信息的人称为“信使”。“信”、“信息”和“信使”中的“信”后来转化成了道德范畴的“信”。因为信使的职业以及信息传递的过程一定要包含“确实”、“可靠”、“不可随意改变”等意义。古代咨讯不发达,人们一旦相距数里,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极不方便,往往“使人为信”,即把要传递的内容交给专人送达。这内容称为“信”,古人对“信”这一道德品质极为重视,即令百家异说、处士横议的先秦时期,在“信”的问题上,具备广泛的共识。这种文化现象说明了两点:一是使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形成“守信”的观念;二是讲信用、重言诺是古今社会生活所必需,是这一客观的、现实的需要,统一了人们的道德要求。古人云:“言行相应,则谓之贤”。言行一致,就是品质优良的贤者。其最核心的东西应该是“诚信待人”。诚信是做人立德的根基,是人格修炼的起点。大儒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可见,现代文明社会,诚信是必须大力提倡并制度保障的“公民道德”的领域,诚信道德是一切社会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尺,也是社会行为导向和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我们每个人要完善自我,立足社会,必须从讲诚信做起。一个人不诚实守信,缺乏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就会在社会上四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诚信素质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现在的社会缺乏诚信,诚信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百多年来传统文化屡屡被抛弃、诚信价值观遗失的结果。当然,客观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一些弊端的影响,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些人不敢正视自己、不敢直面社会,长期生活在空话、假话里,以至于谎言肆行,不诚不信大行其道。一些人私心蒙蔽,欲望膨胀,总想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诚信的缺失,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群众利益,使全社会都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最终阻碍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诚信是立世之本,立业之根,更是立国之基。个人需要诚信,社团需要诚信,社会企盼诚信!悲观失望,扼腕叹息,均不能重建诚信!唯有从我做起,方能构建诚信个人、诚信社团、诚信社会!人之失信,害及若干人,团队失信,危及一群人;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如果缺乏信用,则德治难行,权威不立,导致政府公信力丧失,而政府自毁公信的连锁反应,祸及国家天下。常言讲:“诚实是金,守信是银。”让“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真正成为我们中国社会每个公民的行动纲领和指南。一个人不自信,不肯信任他人,不肯讲诚信,这种人就不具备信德,这种人的人品一无可取之处,慢说为政,连做人处世都弄不清爽的。拥有诚信,就会得到他人的赞美,抛弃诚信就只有受到他人的鄙夷。3不管是成人,亦或是学生,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诚信都是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谨守诚信的人即使一生平淡,也是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反复无常的人即使一世显赫,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大得过“诚信”二字诚信,人生的中流砥柱,切记,我们不可失“信”!
本文标题:吕琢中国教育报诚信考试专栏人无信而不立湖南汉寿二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94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