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吕琢中国教育报道德讲坛专栏人格支撑唯道德湖南汉寿二中
1吕琢中国教育报道德讲坛专栏人格支撑唯道德湖南汉寿二中2016年07月08日来源:周口晚报《道德经》传家版第五十一章:□董延喜【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新译】天下万物都由道而产生,由德去滋养;由物赋予形体,由势实现成功。所以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道之所以尊,道之德所以贵,就在于对万物从不有意作为,而是以一种顺乎自然的态度对待它们。所以道使万物生长,德使万物繁衍。使万物发育成长,使万物成熟结果,对万物滋养护佑。道产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成就万物而不自恃其功,长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这正是道的深沉而悠远的美德。【会意】这一章老子讲的是大道化生宇宙万物的法则,即天下万物的发育成长过程。老子认为,万物的生长发展有四个阶段:“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第一阶段为“道生之”:万物由“道”而构成,依靠“道”才能生出来。老子描述万物生长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出气,气生出阴阳,阴阳相合生出万物。第二阶段为“德畜之”:庄子说:“物得以生谓之德。”万物产生之后,各自得到自己的本性并依靠自己的本性维持自己的存在。“德”是由“道”化生而来,“道”通过“德”来对万物发生作用,“德”把“道”的能量转化为生命养分以滋养万物。第三阶段为“物形之”:有了自己的本性之后,再有自己的形体才能成为物。“道”和“德”赋予万物之形体,万物从无形中生出有形并依据各自的本性而成长。第四阶段为“势成之”:“势”者,自然之机也。势至而生,无所不生。势至而成,无所不成。万物的发展和形成在周围自然环境、外在条件中形成其内在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旦成势,便势如破竹,势不可挡。冯友兰认为:在这些阶段中,“道”和“德”是基本的。没有“道”,万物无所从出,没有“德”,万物就没有了自己的本性,所以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张其成说:“道德就好比父母,一个人对父母一定要孝顺,万物对道德一定要尊崇。”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的尊贵在于不干涉万物的成长,而顺任万物自我化育,自我完成。“万物皆由道生成,而道之生万物,亦是无为而自然的。万物之遵循于道,亦是自然的。在老子宇宙论中,帝神都无位置。”(张岱年语)因为“道”并不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万物,所以老子又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生长了万物,却不以万物为己有;“道”使万物形成,却不以为自己有功;“道”是万物的首长,却不以自己为万物的主宰。这是一种只讲奉献而不求索取的伟大精神。“这些观点表明,万物的形成和变化,不是受超自然的意志支配的,也不是有某种预定的目的。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冯友兰语)老子说:“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老子把生、畜、长、育、亭、毒、养、覆八段历程,全归之于一道。以道设教,以道垂统,以道传道。“宇宙、天地、万物、万事、万理、万法,一以贯之者,道也;一以存之者,道也;玄之又玄,为万2德出入之门户者,亦道也。”(肖天石语)老子说的“玄德”是合道之人的德性。老子对“玄德”予以歌颂,目的是倡导人们效法大道无私无欲的精神,并把它当作修身之宝、传家之宝、传世之宝。老子思维方式的精彩处,就是把天道展示出来以证人事,并以此形成自己别具特色的天人一体观。“道生之,德畜之”,老子这六个字博大精深,以昭示天理之道和承载人伦之德相统一创立了他的道德文化体系。万物生长的四个阶段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四个阶段。“道”是宇宙的根本,“德”是做人的根本。“道”是能量,“德”是精神。能量是生命物质,精神是生命境界。能量由道吸取,境界靠德滋养。道德传家,最为关键的是传承怎样做人。怎样做人,应该是人生的第一课。这些年,家庭不教怎么做人了,学校不教怎么做人了,单位也不教怎么做人了。所以就有相当多的人不知道怎么做人了,相当多的人不干人事了。一撇一捺是个人,人有人品,有人格,才能活出尊严,活出品位。人的写法很简单,但怎样做人却是一辈子的功课。一撇一捺是个人,这一撇是道,一捺是德。道德二字形成一个人的人格支撑,人这一辈子能不能活明白,能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全都着落在这“道”“德”二字上。我们看看这“道”字的写法,上面一个首字,下边一个走之。首者,头也。头者,头脑也。用头脑去走路,走的是思维之路,老子道学就是一部思维学,思路决定出路。人人都长着一个脑袋,但不是所有的脑袋都会思考,大多数人的脑袋长在别人肩膀上,所以我用道字起头作个上联叫做:“思路决定出路,道行天下全仗一副头脑。”再看这德字的写法,左边是个双立人,右边是十四一心,十是十方,四是四海,一心是一颗心,一颗什么心?一颗良心!德字也是说的走路,是要用心去走路,走的是心灵之路,心正不怕路歪,用德字起头作个下联:“心正不怕路歪,德被十方只凭一颗良心。”大道至简。用老百姓的话说,道就是天理,德就是良心,天理即天道之理,良心即良善之心。中国人向来注重“人文”精神,“人文”就是一种心的素养,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人文精神关键在于人心,一切道德,全从人的心里流出。所以修道必须先修心,养德必先养心。这颗“心”是通天融地的天心,是怀柔天下的爱心,是济世利人的善心。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好人,首先要看他那颗心是不是一颗有良知的心。进入良心的境界,人心自然安乐。良心一旦变成贪心,好心就变成了坏心,好人也就变成了坏人。一旦天理泯灭,良心泯灭,道德也就崩溃了,就什么坏事都敢干。【道歌】道生德蓄物赋形,顺乎自然大势成。人格支撑唯道德,天理良心是证凭。
本文标题:吕琢中国教育报道德讲坛专栏人格支撑唯道德湖南汉寿二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9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