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一讲_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纲下载考纲解读1.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2.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识记: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农业布局及发展方向。2.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应用: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布局。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范围A、B吉林、C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黑龙江辽宁2.地位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和生产基地。3.自然条件(1)气候:商品粮基地畜牧业(2)地形:E、F、G,利于农业多种经营。(3)土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高原平原山地黑土、黑钙土4.社会经济条件(1)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2)交通发达,利于型农业发展。(3)开发晚,人口密度。[温馨提示]“开发晚,人口密度低”一方面使得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经营规模大;另一方面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外向较低二、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划分的依据、地貌、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的不同。气候植被农业生产方式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农业区分布主要产品类型耕作农业区A平原,B平原,C平原、大豆、小麦和等作物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_____,E,F______主要树种有:、樟子松、、蒙古栎、白桦等特产主要有:、、苹果、梨、柞蚕等畜牧业区分布在、___及部分林区草地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松嫩三江辽河玉米水稻安岭大兴小兴安岭长白山兴安落叶松红松人参鹿茸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突出特点(1)大规模生产。(2)地区生产。三江平原机械化专业化[温馨提示]图解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四、农业发展方向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类型问题成因对策耕地黑土退化、土地沙化、_______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利用不合理改善_________,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增施有机肥等林地、草地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________沼泽地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其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盐碱化农业生态环境草场退化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强化、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确保国家_________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建设基地西部草原区围绕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和___________强化建设,发展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实施,发展畜牧业山区以为核心,半山区实现“立体农业”,山区发展和_____配套加工业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________的转变商品粮粮食需求绿色食品生态建设人工草地草业生态农业舍饲畜牧业集约化草食性森林资源保育特色农业特产品原料及产品加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条件的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1.自然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气候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条件具体影响典例气候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且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定地形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利用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适合发展林业水源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业产量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冰川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丰富,适宜发展绿洲农业2.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人口密度决定人均占有耕地,影响商品率人口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上市及时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保障,促进了商品农业的发展交通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高低工业基础典例具体影响条件欧洲奶酪市场大,奶酪产业规模大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市场信息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补贴增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政策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高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和竞争力技术典例具体影响条件①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形多样,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地形①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利于作物生长;②降水变率大,容易产生水旱灾害降水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还易遭受低温冷害的影响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较强,粮食品质好;②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气温气候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位置表现区位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区位表现水源河湖众多,水源充足土壤①黑土、黑钙土广布,肥力较高,利于发展农业生产;②有大面积的沼泽土需要改良与合理开发工业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交通交通发达,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市场广阔的国内市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扩大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人口地广人稀,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商品化经营提供了条件[例1](2012·海南高考)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3)题。[课件演示更形象见配套光盘]超链接(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A.耐旱B.耐涝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洪涝C.台风D.冻害(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获取和解读信息]———————————————————————————————————————————————[解析]第(1)题,由图中年降水量线可知该地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属于干旱地区,故该地种植小枣树是利用了其耐旱特征。第(2)题,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强,故多冻害。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洪涝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枣树耐旱,干旱对其生长影响较小,故D项正确。第(3)题,由“品质优良”可知要选择有利区位。由图可知,该地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地形崎岖,土壤水分缺乏,故A项正确。[答案](1)A(2)D(3)A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问题成因和危害农业耕作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土地生产力低,低产田占多数,开垦不宜耕作的土地林地和草地比重下降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几十年大力开发,湿地功能失调,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产品不适应市场,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作物品种单一,林业和畜牧业商品化程度低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层流失近半,土地生产力下降,引发生态问题2.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我国商品农业的发展历史较晚,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并日益突出,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3.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例2](2012·北京高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解析]华北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易导致旱涝灾害;人口、经济密集,需水量大但总降水量较少,水资源严重不足;农业需灌溉补偿降水不足,但蒸发旺盛易导致次生盐碱化;纬度较高,位于冬季风、寒潮主要移动路径,多风沙、寒潮灾害等。应对措施主要包括生物、工程、技术措施和监测预报等方面。[答案]制约因素: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土壤盐碱化等。应对措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综合迁移能力——快得分”系列之(十)我国的三农与粮食问题[知识整合]“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一直是考试的重点。1.把握农业发展的思路区域农业的发展应主要从农业发展的条件、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思路:要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2)分析农业生产特点的思路:一般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类型等方面分析。耕作制度主要看所处的温度带,热量丰富,复种指数就高。(3)分析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思路: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如农牧业生产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等问题及相应措施。2.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均农产品占有量还比较低。(2)“靠天收粮”“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3)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4)农业的“新、特、优”产品还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5)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破坏严重,如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3.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4.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①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对各种作物合理布局;②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③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域情况,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为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因素内容自然因素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等导致耕地退化人为因素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②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①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和抵御旱灾的能力,实现旱涝保丰收;②加大中、低产田治理力度,合理用肥,加快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③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效益,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种田,科技兴农,如:改良耕作制度、良种培育等。(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1)我国的粮食问题:①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总产量不稳定;②受社会经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人口规模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受世界粮食价格影响较大。(2)解决
本文标题:一讲_区域农业发展__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