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呼和浩特历史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为加强西北边防,奏准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2.5公里,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乾隆二年(1737年)二月动工,乾隆四年六月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立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归化城土默特蒙古,调遣宣化大同二镇绿营官兵。将军衙署设于城内中心鼓楼西侧。按清工部工程则例规定一品封疆大员级建造,砖木构制,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门前有高大的影壁,上有“屏藩朔漠”匾额,门侧立石狮一对,大门内厅堂凡3进,前为公廨,后为内宅。自大门进入须经过仪门,仪门凡3门,中门形同过殿但不常开,平常出入经由两旁门。仪门正北为大厅,为议事决策中心;东西各建有庑堂和厢房,为官吏办公场所。第二进正中建有宅第门房3间,东西各建厢房3间,同是官吏的办公场所;第三进为将军宅第,建在正中高台基上,东西两侧各建配房3间。宅第与配房间并建有走廊相通。在大厅东面建有花园,园内建有亭榭;东南隅建有马号;大厅西南面建有更房,为卫戍官兵住所。衙署经多次修缮,面目全非,近年开始修整,尽可能按原有制度复原,接待游人观光。另外,提到这里,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个人就是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这里真正闻名于世和这位慈禧太后可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和将军衙署一起闻名的还有一条叫做落凤街的小街道。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鼓楼立交桥十字路口西南处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其实,虽然叫的是街,实际上却是一条并不宽敞的小街道,也不长,只有几百米长。从外表上看,这条街道上也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与周围其它的街道没什么两样。不过,这条街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做“西落凤街”。而就是这么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却与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有关,这也使得这条普通的街道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那么,这位大人物究尽是谁呢?先别忙,咱一会儿再说。话说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一个名叫惠征的满族官员带着他15岁的宝贝女儿来到塞外名城归绥,当上了归绥兵备道台。这惠征原本是满族八旗之一镶黄旗的一个小官吏,后来得到升迁,曾经当过安徽省的候补道员。惠征是满族叶赫那拉氏家族的成员,他们这个家族一般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惠征从小对女儿就要求非常严格,特别重视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而兰儿也是天资聪明,无论是读书、绘画、刺绣、弹唱、骑马、射箭等,可以说是样样拿得起放得下。闲暇之余,兰儿常常听父亲给她讲述一些宫廷里边的事情,兰儿对此很是着迷,在少女的心中有了许多的遐想。再说这惠征来到归绥后,正值归绥道台衙门重新修建的时候,于是,他就和女儿暂时住在了新城协领衙门,而新城协领衙门的位置就位于现在的西落凤街边儿。当时,将军衙署是归绥城内最大、最漂亮、最豪华的建筑,周围又有连接城内四条大街的钟鼓楼,以及专门供奉皇帝御像的“万寿宫”,所以,这普通老百姓是不能从这块儿走的。老百姓只能由新城协领衙门前的一条名叫“庆丰街”的道路通过。平时有空的时候,兰儿也常常到这条庆丰街上玩儿。几个月以后,这道台衙门修复好了,惠征一家人就搬到了位于扎达盖河边儿上的道台衙门居住了。这道台衙门旁边有一座十分优美的花园,据说花园里各种奇花异草很多,环境迷人。在这座花园里边,还有一座建在最高处的六角亭,名叫“树滋亭”。兰儿是经常都要爬到这座亭子上居高临下观看归绥城的风景。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惠征结束了归绥兵备道台的任期,而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大姑娘的兰儿也高兴地跟着父亲来到了她早已十分向往的北京城。之后,兰儿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一步步平云直上,登上了太后的宝座。说到这儿,您一定知道这兰儿是谁了。对,她就是曾经权倾一时、大权独揽的慈禧太后。到了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善于拍马屁的归绥道台胡孚宸把慈禧太后早年经常登高休息过的“树滋亭”重新修建后改称“懿览亭”,而将慈禧太后经常去玩儿的“庆丰街”又改称“落凤街”,这也就是这条街名的来历。呼和浩特建城历史及名称由来呼和浩特是一座有着400多年建城历史的塞外名城,原分为新、旧两城。呼和浩特,明代译写作库库和屯,为蒙古语“青色的城”之意,是土默特蒙古部阿拉坦汗与其夫人钟金哈屯(民间俗称三娘子)共同主持兴筑的,明王朝赐名为“归化城”。清王朝在呼和浩特东北另筑一座新城,命名为“绥远城”,于是原有的城区称为旧城,将两城合称为“归绥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恢复了原有的蒙古语名字——呼和浩特。30~50万年前,呼和浩特地区就有人类生息。夏商周三代,北方许多游牧部落在此活动。战国赵武灵王于阴山河曲筑云中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古城村西),秦置云中郡,治在云中城。汉仍置云中郡,高帝六年(前201)分云中郡增设定襄郡,建成乐城为郡治(遗址在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魏设云中县。魏齐王年间(240~254),鲜卑族拓跋部定都成乐城,改称盛乐,北魏建国后设为北都,北齐于此置紫河镇。隋唐时期称白道川和哈罗川,先后为突厥人和回纥人据地,中央王朝与之时战时和。隋于盛乐城置金河县,并于城南筑大利城,唐于此设单于都护府。唐神龙三年(707),边将张仁愿筑东受降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城关镇北),以扼突厥。辽、金、元三代称丰州滩,辽神册年间(916~921)筑丰州城(遗址在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辽初又在东受降城置东胜州,金、元仍沿用。明洪武四年(1371)在东胜州旧址置东胜卫,并于南部置镇虏卫(卫址在托克托县黑城子)。十五世纪中期(约明英宗天顺年间),土默特(土蛮)蒙古部进驻大青山南北地带。达延汗(答言汗)死后,蒙古各部各自为政,出现了新的封建割据局面。达延汗的嫡孙、巴尔斯博罗特的次子阿拉坦汗继立后,土默特部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阿拉坦汗(明代译写作俺答汗)生于1507年,当时土默特部的生产还处于低下状态,与明王朝间隔绝了经济文化往来,经济上陷于困境。阿拉坦汗即位后,首先恢复和发展了畜牧业,进一步扩充势力范围,统一了漠南蒙古右翼的各部,成为漠南蒙古各部的汗,东起辽东,西至河套,远至青海等地蒙古部族地区,都成为他所控制的领地,其军事力量不亚于祖父达延汗时期。由于社会相对稳定,牧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蒙古人有必要以马、牛、羊和皮毛,换取生活必需的铁锅、布匹、粮食等各种日用品。蒙古各部与明王朝间的商品交换,本是有较长久的历史,但明王朝采取经济封锁政策,断绝了互相间的往来。阿拉坦汗为了维护蒙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自1541年至1547年间,先后向明王朝派遣使臣数十余次,迫切要求互市,都遭到明王朝的严词拒绝。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阿拉坦汗最后一次使臣到北京,要求议和与互市,并提出互不侵犯,仍然遭到了明王朝的坚决拒绝。阿拉坦汗为了对明王朝进行报复,便出兵侵袭明王朝北部边境,企图迫使明王朝让步,以达到和平互市的目的。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阿拉坦汗亲自率军攻至北京城下,明王朝都城的将领们都不敢战斗,关闭城门严加把守。阿拉坦汗在围攻京城时,重申了互市的要求,明王朝以先退兵为和谈互市的先决条件,阿拉坦汗便撤退了军队,退回蒙古本土。嘉靖三十年(1551年),双方达成了协议,在大同等地开辟互市。明王朝京师之围解除后,立即撕毁了协议,停止互市。阿拉坦汗被迫重新开始了对明王朝边境的侵扰,明王朝也发动了长城沿线的战争,每年派遣大批军队进入蒙古地区,进行镇压和破坏活动,双方损兵折将,百姓流离失所,尸骨遍野,农村牧区一派荒凉景象。经过二十年的双方连绵不断的战争,明王朝内部对于停战和互市有了较一致的认识,赞同与阿拉坦汗恢复互市。隆庆四年年(1570),阿拉坦汗的嫡孙把汉那吉率领家人来到山西败胡堡,请求向大同镇守投降。这个消息飞快转到了京师,经过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与宣大总督王崇古、大同巡抚方逢时等人密谋后,决定先将把汉那吉安顿下来,并授予指挥使的官衔,以等待阿拉坦汗的反应。阿拉坦汗在西行途中得知这个消息,便立即返回根据地,整点人马直奔大同边外索取他的孙子。经过三次谈判,终于达成互市的协议,用把汉那吉换回了阿拉坦汗的军师赵全等六个明王朝通缉的逃犯。隆庆五年年(1571),双方实现了互市,长城各镇,东自宣大,西至延宁,一共开设了张家口、新平堡、得胜堡、水泉营、红山墩、清水营等6处互市场所,第二年又增设了守口堡市场。同年三月,明王朝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赏大红五彩苎丝蟒衣一袭,彩缎八表里。接着明王朝又任命阿拉坦汗的弟弟把都儿、长子黄台吉、侄子吉能为都督同知,并任命他们属下的大小首领们各种军职。五月,阿拉坦汗在大同得胜堡外(今属丰镇县管辖)召集各部大小首领聚会,举行隆重的典礼,迎接明王朝的沼书,并遣使进献表文,表示愿意拜受封职,永为藩属。封贡互市的协议,符合蒙汉民族人民的迫切要求,协议达成后,长城内外的蒙汉军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以后大体上封贡互布协议双方都能共同遵守,虽然中间曾产生过一些纠纷,但直至明王朝末年,蒙汉民族间一直处在和平交往的环境中。阿拉坦汗执政以后,不仅牧业生产有了发展,而且在漠南蒙古地区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自十六世纪前半叶开始,山西、陕西等地的农民、城市贫民和手工业者以及戍卒,因不堪官府的压迫和地主阶级的剥削,纷纷迁入漠南蒙古西部地区。还有农民起义者、白莲教徒等明王朝通缉的犯人等,纷纷逃至漠南蒙古地区。这些汉人迁入后,建立村舍(蒙古语称做板升)、开垦农业;阿拉坦汗不仅不虐待;反而赐给帐幕、牛羊和耕畜、奖励他们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到1551年至1570年间,土默特地区的汉族人口大约有五万人。阿拉坦汗与明王朝建立互市关系以后,汉族人口大量涌入,到十六世纪末时,仅土默特地区就约有汉人十万左右。随着汉族人口的大量增加,开垦了万顷良田,种植五谷每年收获达到自给,而且手工业、商业也随之有了一定的发展,生活日用大都能够自行生产,不全是依赖长城以内的供给。人们通常对土默特地区的农业生产叫做板升农业,反映了土默川一带农业的发展和定居村落的关系。由于定居村落的大发展,进而导致在土默特地区出现了城郭。在土默川上出现的城郭,最初是由内地逃亡的汉族首领兴筑的,刘四曾筑土堡一座,墙垣周长约二里;李自馨兴筑的土堡,城垣周长约二里;赵全兴筑的土堡,城垣周长约五里。在这些周长二里至五里的大庄园中,有看“他们豪华的府第,赵全就自称其府第为“开化府”。这些汉族首领中,包括一些白莲教首领和骨干分子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逐渐得到阿拉坦汗的重用,委以重任成为统兵官,同时也都成为大牧主和大地主,他们自己也以王侯自居,极力鼓动阿拉坦汗与明王朝相对抗,企图造成一个新的南北朝局面,以苟且偷安逃避明王的追捕,他们筑城自居,既可显示富贵,也是屯聚军事势力之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赵全、李自馨,张彦文、刘天棋等为阿拉坦汗兴筑了大板升城。城墙周长约五里,第二年又继续兴建完工,城内建有七重宫殿,包括有朝殿和寝殿,城中建有大厅、东南角建起仓房,并建有东蟾宫、北风阁。城门两座,大门上题“石青开化府”,二门上题“威震华夷”;城门上建有城楼,城楼上题有“沧海蚊龙”四个大字。大板升城的建筑上,都有工笔重彩描绘的龙凤图象,丹青金碧辉煌,甚为绚丽夺目。在兴筑大板升城的工程中,动员了各种工匠,砍伐了大青山上参天合抱的古木,烧造了各色琉璃瓦件,使用了各种颜色染料和油漆,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短时期内出现在土默川的地平线上。阿拉坦汗非常满意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自然便入居大板升城中,但他以军事上的理由,生活习惯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因而有时仍然住在自己的毡帐之中。这座著名的大板升城址,有人说在今土默特右旗的萨拉齐以东地方,有人说是呼和治特(旧城)的前身,但至今尚未找到可靠的实物证明,应是随着呼和浩特建城而拆毁了,所以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阿拉坦汗与明王朝谈判互市时,明王朝提出用逃犯赵全等六人交换把汉那吉,阿拉坦汗认为赵全等人为忠心耿耿拥护他的,连他自己居住的大板升也是这些人为他兴建的,不愿意交出赵全等人,但他得知赵全等人密谋悔罪回到朝廷做官时,便毅然决定将赵全等人绑缚送交明王朝。所以,当封贡和互市谈判达成协议后,特别是明王朗在1571年(隆庆五年)明王朝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后,阿拉坦汗便有放弃赵全等人继续为他扩建大板升城的
本文标题:呼和浩特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12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