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护初稿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护医务人员暴露于乙型肝炎及被乙肝病毒污染的机率高,职业暴露面广,可以涉及到临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甚至五官科、尤其口腔科,以及检验科、透析室,所涉及的医务人员有医生、护士、检验人员、护理人员等。文献报道,皮肤有损伤的医务人员在伤口暴露于乙肝病人血液后感染乙肝机率更高,其中为数最多的感染者为护士、助产士、妇产科医生及外科医生。一、医务人员感染乙型肝炎的途径及方式1、被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感染乙肝病毒这是乙肝医源性传播中最多见的一种,例如:由于被污染的注射器不慎刺破皮肤而感染乙肝的危险性极高。实验证明注射7-10ml含HBV的血浆即可发生感染,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国均报道过与针刺有关的乙肝感染,甚至乙肝爆发的情况。2、医务人员皮肤破损后接触到乙肝病人血液及其他体液后感染乙型肝炎在职业暴露引起乙肝感染的病例中约90%是由于皮肤破损污染及针刺或其他外伤引起乙肝病毒感染。国内外研究观察表明,医务人员HBV感染机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尤其接触血液的科室人员为甚,而且感染率随工龄而上升,因此当有皮肤破损及伤口的工作人员预防乙肝感染的概念及措施更为重要。3、密切接触乙肝患者而感染密切长时间接触病人及做各种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导尿、灌肠,护理员对病人作全生活护理等,在这些工作中接触病人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可在手指甲床、指甲内留有污染物尤其皮肤粘膜有破损及皲裂时,则更应加强防护意识。二、乙型肝炎感染的职业防护1、医院建设及环境布局要合理要依据隔离传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原则建设及布局环境,要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医务人员在医院内接触污染物的机会,减少交叉感染,要有完好的消毒设备,医疗垃圾做到合格消毒及排放,以减少因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的机率。2、思想重视思想重视及防护意识的加强,是减少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乙型肝炎的重要保证。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领导,要把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乙肝的问题,在思想上给以高度重视,要办职业防护学习班,讲解有关知识,提高防护水平,把职业防护列入医院内经常性工作来抓,以减少乙型肝炎的发生。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医务人员自身的思想重视更为重要,医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时时处处防范危险因素可能对自身造成的损害,尤其是乙型肝炎具有发病率高,只有在工作中加强防护意识才能减少感染机率。4、制定健全的职业安全工作制度制定并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职业安全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的重要保障。如消毒制度、隔离制度、污物及检验标本放置及处理制度等等。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及防护措施,如:正确洗手、正确穿脱隔离衣等。总之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不仅思想上重视,制度的完善,各项操作的规范,在职业防护,减少乙肝感染,确保医务人员健康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三、乙型肝炎易感科室的防护在医院中某些科室职业暴露造成乙肝感染的危险性较高,其中包括:急诊室、传染科、妇产科、外科、口腔科、透析室、内镜室、检验科等。其中90%是由污染的针头刺入或划伤引起,或锐利的诊疗器械造成外伤而感染。部分可通过原有皮肤黏膜破损而又接触污染的血液及体液而感染,每毫升血中HBV当仅有10-7时即可感染,而且HBV感染均高于HCV及HIV。因乙肝感染是医务人员面临的传染危险最大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因此以上科室更要严格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污物处理等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合理,操作规范,布局要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清洁端及污染端,病人的血、尿、便标本及污染被服要有固定放置处,使用器皿应按规定严格消毒处理。医疗及预防注射(包括皮试、卡介苗注射等)均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均应实行一用一消,如:采血针、针灸针、手术器械、划痕针、探针、各种内镜及口腔科器械等,尤其经血液及体液污染的器械更应严格消毒,严格执行以上措施,可使乙肝感染率明显下降。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工作上,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注视,如日本某些医院采用带有防御装置的注射器和翼状针。美国CDC推荐在病房适当位置安置不同颜色提示卡,以提示不同性质隔离,以减少交叉感染。四、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是防止职业暴露感染乙型肝炎的重要环节。首先,作为医务人员要学习了解乙型肝炎这一疾病的一般知识,要了解乙型肝炎是通过乙肝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液途径而传播的,因此在医疗服务中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消毒隔离措施细心操作。在日常工作中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医疗操作前后都要认真洗手,洗手可以自己防病并保护他人,正确洗手是减少感染血源传播疾病的重要环节,洗手要用肥皂或消毒皂液从手掌、手背、手指,指尖到指甲缝等所有表面充分搓揉后双手在流动水下仔细冲洗,以清除手甚至指缝中的污染物,如果污染严重,可重复数次,直至彻底洗净。正确洗手以及必要时戴手套是减少血源性传染病感染的重要环节。另外医务人员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有效措施,有效率可达90%以上。当手有外伤、皮炎、皲裂时或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及伤口换药、处理被污染器械时需带手套操作以保护自己及患者。在使用及安装针头,手术中传递锐利器械,后勤工作人员处理病人及工作中废弃物时,均应细心慎重,以防污染物刺破皮肤。在处理被血液及各种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利器械以及处理破碎玻璃器皿时要细心,谨防被刺伤或刺破皮肤,若万一被污染物刺伤要按血源性传播疾病暴露后紧急处理防护。五、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1、局部应急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2、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医务人员有职业接触感染乙肝危险时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提供暂时性的被动保护作用。HBIG是由含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人血清浓缩纯化制成,每毫升含200Iu(国际单位)以上产品称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用于某些接触后人群的紧急预防。若已知接触源为HBsAg阳性者,则接触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注射HBIG剂量为0.06ml/kg体重。3、接种乙肝疫苗可同时或接触后7天内肌肉注射乙肝疫苗。医务人员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有效措施,有效率可达90%以上。具体方法:上臂三角肌内注射,剂量每次20ug共注射三次,时间为0、1、6个月,完成注射后可检测是否产生抗体(抗HBs)4.填写职业暴露防护表,24小时内通知院内感染办公室。六、护士不得同时管理不同区域的病人,感染区固定物品等要求。。。。参考血液sop2010版
本文标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护初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38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