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医学应急救治常识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们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急症和意外事件越来越多,我们每一个人对自身的健康安全意识(对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后的核辐射问题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强。普及医学应急、救治知识是医学领域内的一门科学,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种责任。合理应对生活中的种种不测,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常见病,是我们每个人追求健康、总想实践却难有足够时间来达到的一种愿望。“医学应急、救治常识”选择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急症和意外医疗事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和解决办法,为我们众多非掌握专业医学知识的人们提供应急、救治知识,努力使我们大家不至于遇突发事件或疾病而再手忙脚乱、无所适从,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有力支持。讲的是:应急处理、临床处理原则、现场应对的办法;说明:我们无生理、病理、组胚基础,不讲太深、皮毛而已;要求:认真听课、适当记笔记;内容提要:急救知识、外科创伤、急腹症、中毒、各科急症、意外伤害。2目录第一章、急救知识第二章、外科创伤第三章、急腹症第四章、中毒急救第五章、其他各科急症第六章、意外伤害第一章急救知识一、急救及任务1、急救:当意外或急症发生时(所谓“急”即是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在现场及时给与患者所需要的救助或帮助(像止血、固定、心肺复苏、刺激人中穴位等)。2、任务(五大任务):(1)找出原因,防止伤势恶化(扭伤、出血、骨折);(2)处理危境,挽救性命(意识状态、生命总是第一位的);(3)减少痛楚(制动、冷敷);(4)安排伤者回家、或去医院(搬运、找车、拨打120等);(5)协助康复;二、家庭急救31、家庭急救的常识:(1)农药中毒:忌用热水或酒精擦洗,应立即脱去污染衣物并用冷水擦干病人身体(以减少吸收)。(2)有人触电时:不得徒手去拉,要立即拉开电源或用绝缘物挑开电线。(3)急性腹痛:不可乱用止痛药,应找医生或去医院(先分析原因)。(4)可疑心脏病:患者发生气喘时忌平卧位,以免增加心肺负担,应两腿下垂坐位(减少血流灌注)。(5)脑出血:忌随意搬动,应立即平卧、抬高头部就地治疗。(6)铁钉、木刺扎伤的小而深的伤口:不得马虎包扎,应清洁伤口、注射破伤风抗毒素。(7)昏迷病人:忌进食、饮水,以免引发窒息,应使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入肺。(8)腹部外伤内脏外流:忌立即还原,应用干净纱布覆盖后送往医院。(9)止血带止血:忌长时间结扎,以免肢体缺血坏死,应每隔40—50分钟松开3--5分钟。(10)抢救病人:忌舍近求远,要争分夺秒立即送往最近的医院。2、院前或现场紧急处理的注意事项:(一看、二听、三戒)(1)一看:即看瞳孔,如瞳孔散大或不等大不等园,则表示有生命危险,应即抢救。(2)二听:即听呼吸、听心跳,如心跳、呼吸停止应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以挽救生命。(3)三戒:即戒随意搬动(骨折、心脏病)、乱用药(急性腹痛)、疏忽大意(外伤可能所致的出血)、,象骨折、脑出血、颅外伤等保持正确的体位和病人安静非常重要;乱用药可以掩盖病情,干扰诊断;重要部位的外伤不要光注意表面现象,尤其头部、腰部、肝脾区。三、病情判断要观察的内容(遇有意外注意从哪些方面下手)1、神志: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则为神志不清、病情重,神志清要记录伤员的名字、住址、既往经过等内容(说话、拍打、刺激)。2、呼吸:人的正常呼吸节律为15—20次/分,如出现节律的异常(快慢)、深度(表浅与否)的变化、张口呼吸、紫绀、鼻翼扇动等都反应有伤或有其他疾病。3、脉搏:以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易摸到,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4、瞳孔:正常人瞳孔等大等园、光反射敏感、如有瞳孔散大、不等或不园、光反射迟钝则为异常。四、现场急救措施(即现场怎么做)1、初步检查生命体征即神志、呼吸、血压、脉搏,并随时观察。2、保持病人正确体位,切勿随意推动或搬运病人:(1)昏迷呕吐的病人头侧向一边;(2)脑外伤昏迷的病人不要乱晃头部;(3)高空坠落者不要随便搬头抱脚移动;(4)哮喘或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3、采取措施进行初步急救:(1)将病人移到安全、易急救的地方:如煤气中毒要移到通风处;脑中风摔倒在卫生间要移出来。(2)选择合适体位,安静卧床休息。4(3)给与吸氧:心脏病、脑中风、哮喘、呼吸困难、脑外伤、胸外伤。(4)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掏出呕吐物、分泌物或头偏向一侧顺位引流。(5)用腹部冲击法排出呼吸道异物。(6)心跳呼吸停止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7)采取安全可靠的药物口服,并记住药名、剂量、服用时间。(8)初步止血、包扎、固定。4、清理楼道、走廊里的有碍搬运病人的杂物。5、救护车到时应及时讲述病情及过程,以进一步急救。6、救护车到来之前的急救要点:(1)检查生命体征,保持正确体位;(2)拨打“120”的同时进行初步救护;(3)准备向救护人员介绍病情及救治过程。五、求救时(如拨打120)应提供的资料或信息1、发生了什么;2、患者明显的伤害情况、症状;3、发生的可能时间;4、是否服用过药物(时间、药品如对症的或中毒的、用量);5、如怀疑中毒,应知道何时曾吞食过什么;6、患者身在何处(标志性建筑或主要干道)、联系方式;7、询问自己应如何做才能帮上忙;8、要冷静、遵循医生指示施救;六、拨打“120”注意事项1、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2、说明病情、发生时间、现场地点、等车地点、联系电话、病人姓名、性别、年龄;3、等车地点要选择有明显标志处;4、等救护车时不要提前把病人搀扶或抬出来;5、不得随意拨打“120”电话(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经济损失,对急救车和医生来讲是浪费资源);七、意外伤害的急救注意事项1、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不要惊慌,要镇静;2、在环境不危及生命时一般不要轻易搬动伤员;3、暂时不要给伤员喝饮料或进食;4、现场无其他人时可大声呼叫或联系有关人员,不得把病人自己留下无人照顾;5、遇有严重事故、灾害、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还要立即向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新闻等部门报告,说明地点、伤员数量、伤情、做过何处理;6、按照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的原则分类抢救;7、对心跳呼吸停止者从速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已完成现场抢救;8、对伤情稳定,估计搬运过程中不会加重伤害的应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将病人转运到附近的医院救治;9、现场救护要统一指挥。八、心肺复苏术1、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立即而有效的救援方法,是要求在第一时间完成的现场急救措施。52、心肺复苏的内容:(1)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主要用于儿童)、口对口人工呼吸(多用)。(2)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常规)、胸内心脏按压(现场不用)。3、急救前的预备动作:(1)依照生命体征观察伤者的状态,切记不要摇晃患者;(2)确定伤者无心跳呼吸时,轻轻将患者搬到坚固的地板或床上,使之平仰卧位;(3)施救者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一手放到下颌,慢慢使头后仰,以通畅呼吸道,清除口鼻异物。4、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人的呼吸停止2---4分钟人便会出现脑死亡):(1)施救者立或跪于患者头的左或右侧,一手捏紧患者的鼻子,一手托住患者的下颌,口对口吹气使患者的胸部扩张,然后松手使患者自然呼出;(2)重复进行,15次/分,随时观察病人的呼吸以便停止;5、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步骤:(1)判断指标:神志不清、面色灰白、口唇紫绀、无脉搏、无心音、瞳孔散大;(2)让病人平卧于硬板床或地上;(3)施救者跪于病人一侧,找到胸骨下1/3处,双手掌重叠、身体前倾、双臂伸直、借助体重的力量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降4---5厘米;(4)如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单人法是5:2、双人法是5:1;上述急救可重复四个循环,视呼吸、心跳情况再做。九、人中穴的作用1、人中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用于急救中风、中暑、中毒、过敏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的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2、急救的机制:有节律地刺激可使人体血压升高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还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3、具有两面性:连续刺激可以导致呼吸活动暂停,经验是适当地节律性刺激最合适(20---40次/分、0.5---1秒/次)。十、出血及紧急处理成人血液量约占自身体重的8%,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其体内血液量约有4000毫升,当人体失血达到总量的20%以上时将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达到40%时就有生命危险,对外伤出血的急救首要的是紧急止血。1、出血的特点(按血管分类):(1)动脉出血(携氧、富含营养):血鲜红、向体外喷射、危险性大(深处)。(2)静脉出血(富含二氧化碳、代谢产物):血暗红、不停地流出(浅处)。(3)毛细血管出血(物质交换的场所):血鲜红、从整个创面渗出、危险性小。2、出血的种类(依据出血部位):(1)外出血:皮肤损伤向外流血、可见。(2)内出血: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胸腔、腹腔、盆腔、心包腔、关节腔)、不可见更危险。3、出血的表现:(1)出血的危险性—休克甚至死亡:失血量达到全身血液量的20%以上时,则出现休克症状,即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发凉、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心慌气短、脉搏细弱或摸不到、血压下降或测不到。6(2)出血的一般表现:血液流出如上述特点。4、出血的处理--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用手指在出血的小动脉即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以中断血流,但只是临时的,要及时采取其他方法。A、颞动脉止血: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对下颌关节偏上一点处,用于头顶及颞部的出血。B、颌外动脉止血:在下颌角前半寸处,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止血。C、颈总动脉止血:在气管外测评甲状软骨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向颈后压迫,用于头、颈部大出血。注意:非紧急时不得用,更不得两侧同时压迫。D、锁骨下动脉止血:在锁骨上凹处下压,用于腋窝、肩部、上肢的出血。E、尺、桡动脉止血:抬高伤者手臂,用双手拇指分别压迫于手腕横纹上方内、外侧动脉点,用于手部出血的止血。F、肱动脉止血: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压,用于手、前臂、上臂下部的止血。G、股动脉止血: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大腿根部用两手拇指重叠施压,用于大腿、小腿、脚部的止血。H、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止血:在足背中间近脚腕处和足跟内侧于内踝之间施压,用于足部止血。I、指(趾)动脉止血:抬高伤指,自行压迫指根两侧,用于指(趾)的止血。(2)加压包扎止血:用纱布垫覆盖伤口,再用棉花团、纱布卷或毛巾、帽子折成垫子放到纱布垫上,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包扎,用于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止血。(3)加垫屈肢止血:A、前臂或小腿出血:在肘或膕窝放纱布垫、棉花团、毛巾或衣物,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或绷带缠绑。B、上臂出血:在腋窝加垫,使前臂屈曲于胸前,用三角巾或绷带紧紧固定。C、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垫,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用三角巾或绷带将腿紧紧固定在躯干上。注意事项:有骨折或疑似骨折或关节损伤时不可用;每隔40—50分钟慢慢松开一次,观察3---5分钟,以防肢体坏死。(4)止血带止血:用于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伤肢无法再复原时。A、橡皮止血带止血:在伤口的上部先用纱布、毛巾、衣服垫好,再用止血带缠绕肢体两圈固定。B、就近取材止血:用三角巾、绷带、手绢、布条折成条带状缠绕、勒紧、打结。注意事项:A、不能直接缠在皮肤上,要有垫;B、上肢结扎在上中1/3处、上臂不能结扎在中1/3以免损伤神经、下肢结扎在大腿中部(肌肉发达处);C、止血带止血时间不超过1小时,每隔40---50分钟松解一下,但之前要手指压迫止血,可松解3分钟,再在稍高平面结扎,如仍有大出血则不要再松解;D、如伤肢已不能保留则不必松解直到手术截肢、表明用止血带的时间;E、严禁用电线、铁丝、绳索代替止血带。(5)填塞止血:用急救包、棉垫或消毒的纱布填塞在伤口内,再加压包扎,用于大腿根部、腋窝、肩部、口、鼻、宫腔的出血。7十一、外敷操作1、外敷的分类及作用:(1)冷敷: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血管充血,减少局部出血或渗出,有消
本文标题:医学应急救治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43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