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哈佛大学办学成功经验的文化因素浅析
哈佛大学办学成功经验的文化因素浅析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院11级姓名:上官丹丹学号:110401060032011-12-122哈佛大学办学成功经验的文化因素浅析摘要:独立、繁荣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同物质力量一样,也是民族国家崛起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之一,而且在特定、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有时甚至会发挥出比物质力量更重要的作用。文化力量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大学文化上。大学文化应该是一种自主的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大学文化作为一种文明的重要载体以及教育水平的标志,从一开始就具有文化传承和知识创造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属于社会的高层次需要,因而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哈佛大学在美国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不容动摇,她是美国民族精神的传承地。本文仅从文化的视角出发,研究美国文化对哈佛大学的文化传统形成及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意义。关键词:文化美国文化哈佛大学哈佛文化办学理念大学校训哈佛人常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的确,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其历史比美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还要长一个半世纪。在其360多年的历史中,哈佛大学共培养出7位美国总统;在国会议员、政府部长以及大公司财团的总裁中,大约有十分之一是哈佛的校友;在学术界,哈佛大学是美国产生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最多的大学;哈佛的图书馆共有藏书1500万册,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的捐赠基金多达230亿美元,在世界上仅次于梵蒂冈。这些数据都足以3证明哈佛的强大。在美国新闻界和学术界的调查与评估中,哈佛大学多次被评为全国最佳大学。哈佛大学不仅执美国大学之牛耳,而且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哈佛大学是美国名校之母,其影响力已超越美国国界,成为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学影响最大的大学之一。哈佛大学是如何成就这番伟绩的?哈佛的成就当然来自于哈佛人的艰苦奋斗,来自于哈佛人的孜孜以求。但是,纵观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哪一所不是在教职员工与学生的努力下建立起来的,哪一所又缺少的了那种执着的追求?哈佛同耶鲁的区别,哈佛和斯坦福的差异并不是从这些得到反映的。哈佛大学之所以为哈佛的关键在于一种哈佛特质的体现,关键在于一种哈佛魅力的存在。而这种特质,这种魅力就是一所大学的文化,体现在哈佛大学,就称之为哈佛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文化与教育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文化定义比较明确和科学:“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文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苏联大百科全书》(1973年第三版)的文化定义与中国《辞海》大致相同。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文化——精神文化,即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共同历史、思想意识、观念形态、宗教信仰、社会规范、教育法律、道德习俗以及科学技术和知识等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创造并赞同的不断变化的价值取向、传统和世界观。从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来看,文化给教育以社4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二者缺一不可。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要比政治和经济来得更直接,并且它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发挥作用的中介环节。英国的阿什比爵士(SirAshby)曾声称,“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1]诚然,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无不体现这句话的深意。大学的发展一是不可以脱离社会环境的支持,只有在社会生产力的支持下,大学才具备生存的物质基础;二是不能够缺乏历史传统的沉淀,只有遵循大学发展的脉络,大学才能够在轨道上前进。作为大学灵魂的大学文化,自然也是在这两个条件下得以衍生的。那么什么是大学文化呢?作为当下最为热门的一个词,不同的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例如:“大学文化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大学文化是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大学文化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师生员工在长期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大学文化是关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在诸多对大学文化进行界定的研究中,发现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对大学文化做出绝对权威的定义。既然对大学文化都无法得出统一的结论,就更不用说是对哈佛文化做出定义了。但按照他们的观念进行分析,所谓的哈佛文化一定是历史事实当中的各种关联的复合体,是我们文化意义的观点在概念上总结成一个整体的那种实体,这种复合体在历史的范围内不存5在唯一的理解。.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以哈佛大学的发展为依托,通过剖析不同阶段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哈佛大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同期哈佛大学的改革实践来总结哈佛文化。一、学院时期的哈佛文化(1636-1869)(1)殖民地时期的哈佛学院(1636-1776)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是,每一个过程都会有一个起始,哈佛文化的萌芽就是出现在这一个时期。它的文化来源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哈佛文化传承打下了基础。即使是到了今天,哈佛文化依旧保留着当时哈佛学院中的某些精髓。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发达的经济,使其文化成为“强势文化”,在全球传播。宗教动机既是促成早期殖民者探险开拓的重要因素,又是引发殖民地学院创设的主导性动机。英格兰清教主义的基本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殖民地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教会的巨大影响一直保持到19世纪,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至今依然存在。哈佛大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模仿,不停创新的过程。从最初的向宗主国英国的学习到现在哈佛气派的形成凝结了无数哈佛人的心血。要探求哈佛文化的沿革,就不能回避历史,必须回到17世纪,从哈佛的建校开始谈及。17世纪初,第一批清教徒移民为躲避母国的政治和宗教迫害,来到荒凉的美洲大陆,对美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们把教育看作是实现其宗教理想、6巩固清教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非常重视自身及其后代的教育工作。宗教与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更是密不可分,宗教乃是促成第一所高等院校——哈佛学院建立的动力。1636年,北美大陆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产生了,这就是后来声名卓著的哈佛大学。最初,名为剑桥学院(CambridgeCollege)。1639年,学校为纪念一位牧师约翰·哈佛(JohnHarvard)的慷慨捐赠,又改名为哈佛学院(HarvardCollege)。哈佛大学创建的宗旨可以从其校徽和校训中得到体现。用拉丁文写着VERITAS字样,译为汉语意为“真理”,即“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的校徽和校训,都昭示着该校以求是崇真为办学宗旨。在随后的300多年间,哈佛大学虽历经变革,但一直固守寻求真理的办学宗旨,只是在不同的时期表述及侧重点不同。大学校训本身的意义分为表象性的直意和内涵性的隐意,后者是大学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内涵。大学校训的深意反映的是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归属、办学理念和治学态度的综合。殖民地时期的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哈佛学院的产生无论在组织形式、课程设置、管理规则、学位要求还是教育目的等方面都打上了英国大学的烙印。它的建立与课程设置都带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这些无不反映了哈佛对历史传统的一种恪守,体现出了一种保守的特质。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北美大陆上的第一所高校,哈佛的一切举动都是开创性的。哈佛人在开拓、奋斗的过程中,时时不忘创新。他们不拘泥于传统,不因循守旧,强调个人奋斗、不断进取、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这种文化在殖民地高等教育的建立和7发展过程中显露无遗。在初创哈佛学院时,他们在借鉴英国传统大学模式的同时,并不受传统模式的束缚,而是根据殖民地的现实环境有所保留有所创新。没有英国王室的特许状,殖民地政府自己颁发,承认哈佛的合法性,这打破了欧洲大陆长久以来的习俗,这是一项创新。在无法通过合法渠道获得学位授予权力时,哈佛学院首先做的是,自己颁发,以后在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承认,这又是一种创新。殖民地学院以欧洲大学为典范而建,但又充分适应了新大陆的特殊环境,从而形成了它们鲜明的创新特色。创新的精神在建校之日起就这样烙刻在哈佛身上,渗透进了它的“血液”。同时,清教徒宗教信仰中表现出的平等、民主、自由思想对美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些思想中,我们认识到了哈佛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与欧洲传统大学教育理念不同,哈佛从创立之初就有明显的社会性,民主性,开放性,普及性,倾向美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因为美国人的语言、人口构成以及她的立国精神都来源于欧洲。另一方面,美国文化又与欧洲不同,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祖先来自于全球各地,人们各自的差异十分突出,尤其是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因为差异十分普遍,人们就不特别注重统一性。久而久之,美国人的文化习俗中形成了较高程度的宽容性,对异质文化持容忍、可接受的态度。在这一点上,美国社会里可行的习俗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来的广泛。(2)美国建国后的哈佛学院(1776-1819)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8了。从这一日起,哈佛学院成为了美国的一所高校,而不再是英属殖民地的高校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在激发美国人民民族意识的同时,也点燃了美国大学生的政治热情。民主、共和的思想在各大学院中深入,哈佛也不例外。因此,高等教育就诞生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对本国的公民进行无私、爱国及美德的教育。民主、共和的主题思想体现在哈佛大学的各个方面。无庸置疑,哈佛会用很大的精力去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去宣传美利坚合众国的民族信念。这些政治上、经济上的变化,对哈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面对新的世界时,促使了哈佛的思想转向,也促进了哈佛文化的继续衍变。革命世俗势力的发展、民主思想的宣传,这些与之前宗教教义格格不入的思想在哈佛学院的成长,促使了哈佛人对世界有着不同以往的认识。“史学家称,哈佛的革命精神传统与民主理想肇始于这一时期”。这种革命的精神就在这一代哈佛人身上得到了体现,并伴随着这代人在学院得到传承。创新是大学能够得到前进的永恒动力,一个大学要想继续发展,必须要不断的创新。哈佛就从不曾缺乏这一元素。建校伊始,哈佛的创新可以说主要是从宏观方面得到的体现,与之相比,哈佛此时的创新可以说是从“微观”的方面进行表现的了。在教学内容上,不再以神学为核心。各种学科可以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启蒙思想,实用的知识都在哈佛这所学府得到了宣传。虽然古典语言的学习依旧是这所学院教学内容的核心,但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逐渐得到学院的重视。在组织设置上,学院发展得到了重视,这种学院制的出现,打破了美国高校那种单调划一的组织模式,专业教育在学校得到了催生,9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学院也得到创建,有利大学的现代化发展。(3)向德国学习的转变(1819—1869)“美国高等教育受英国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从殖民地时期到建国以后几十年中,英国高等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支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英式学院一直是美国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2]但是随着美英关系的恶化,随着美国民族意识的勃发,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英国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不断动摇及削弱。并且随着一些留德学生的回归,这种影响更是衰退到极致。当时德国的高等教育成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地方,其“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深深影响着哈佛大学的改革。与德国大学比较起来,当时的哈佛是古板、呆滞、僵化的。鉴于此,哈佛大学进行了坚定的改革,将德国大学所采用的模式引进哈佛讲堂,将不同能力的学生分组进行教学;模仿德国大学的讲座方式组织了系列讲座;改变哈佛传统的授课模式——背诵式教学,学生要通过选修一定的科目来扩展知识的含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进行学习规划,不用拘泥于学年制。总之,是要将德国大学中核心的科学、自由观念纳入到哈佛。可
本文标题:哈佛大学办学成功经验的文化因素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4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