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唯物史观练习题本章练习与思考(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C.社会的上层建筑D.地理环境2.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的人与人的关系D.三者的统一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因为:A.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B.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C.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D.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现存的种种生产关系的总和C.符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5.判断一种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取决于:A.它是否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B.它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它是否为它的经济基础服务D.它是否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6.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在于:A.社会意识不是人对于自然的意识,而是人对于社会生活的意识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全部意识现象的抽象,因而是永恒不变的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D.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7.生产方式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8.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A.社会心理B.自然科学、语言学和普遍逻辑学等C.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D.群体意识9.在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各种条件中,具有决定性的条件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文化水平C.传统观念D.科学技术水平10.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必然得出:A.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结论B.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的结论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结论D.人人创造历史(二)多项选择题:1.“劳动创造了人”,基本根据在于:A.劳动使人们结成社会关系B.劳动创造生产工具使猿手变成人手C.劳动推动语言的生产和发展D.劳动使人的意识得以形成E.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B.它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的过程C.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所有细节D.它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的全部具体特点E.它的发展变化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在:A.唯物史观承认人民群众的作用;唯心史观否认人民群众的作用B.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的精神生活,唯心史观则相反C.唯心史观认为人的思想动机决定历史的发展,唯物史观则认为思想动机背后还有物质根源D.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唯心史观则否认发展的规律性E.唯物史观否认社会意识的作用,唯心史观则相反。4.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A.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客观性的生产方式B.社会基本矛盾是客观的C.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社会运动和人的意识无关E.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要排除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E.它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6.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办法是:A.在社会主义制度外“自我解决”B.实行“自我完善”、“自我改革”C.通过进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D.建立不同于社会主义的另一种社会制度E.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等体制方面的改革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A.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B.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E.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8.阶级产生的经济前提是:A.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剩余产品的出现C.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D.青铜器代替石制工具E.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9.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B.群众的一切意见都要遵从C.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原理E.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10.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A.无产阶级B.体力劳动者C.居民中的先进分子D.居民中的大多数人E.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11.目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发生革命,是因为:A.已不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B.没有形成革命的客观形势C.革命的主观条件尚不成熟D.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不再发生革命E.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暂时掩盖了雇佣劳动制度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尖锐对立12.社会革命的作用在于:A.它是历史的火车头B.它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C.它能代替生产力的发展D.它能代替科学文化的进步E.它可以更大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13.宗教的特点是:A.宗教萌芽于原始社会,形成于阶级社会B.宗教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反映C.是由对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D.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同人类社会共存亡E.宗教是粗俗的唯心主义。14.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A.无产阶级B.体力劳动者C.居民中的先进分子D.居民中的大多数人E.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15.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A.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C.一切服从群众的观点D.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E.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16.历史人物在历史上起的显著作用表现为:A.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B.历史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人C.历史人物决定历史任务的性质D.历史人物决定历史事件发展的根本方向E.历史人物是历史过程的影响者(三)辨析题: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而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发展生产力。6.在我国现阶段,已消灭了剥削阶级制度,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因此,不存在阶级斗争了。7.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是划分为阶级的。因此,人民群众是一个阶级范畴8.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因而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简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4.简述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5.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五)论述题:1.如何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特点来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2.试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说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何重要意义?3.怎样正确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统一?4.试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5.试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后阶级斗争的特点。(六)材料分析题:1.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历史上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学》和《精神现象学》(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2.材料1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死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材料2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3卷材料3邓小平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又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摘自《邓小平文选》第2.3卷(1)材料1的中心思想。(2)材料2的中心思想。(3)材料3的中心思想。(4)贯穿于材料1.2和3的共同思想及其现实意义。3.下列是有关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的材料:材料1“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材料2“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材料3“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摘自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1)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盂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3)根据材料2和3,阐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C;4.A;5.B;6.C;7.C;8.C;9.A;10.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E;3.ABCD;4.ACDE;5.ABC;6.BE;7.BDE;8.BC;9.ACD;10.DE;11.ABE。(三)辨析题:1.此观点不正确。因为: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正是体现了先进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的反作用。②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并不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相矛盾。因为,共产主义劳动态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③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要同社会主义现行政策结合起来,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辩证统一。3.此观点不正确。因为:生产力要求变革的只是与其
本文标题:唯物史观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5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