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医疗设备使用评价制度对比
医疗设备使用评价制度1、医疗设备的大量应用于临床,如在使用和管理诸方面造成不当,会给病人和使用人员带来各种风险和隐患,应对在用的医疗设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定期监测和建档,以保证医疗设备应用的安全、有效。2、以医疗设备风险管理行业标准《YY/TT0316-200、ISO14971-1:1998》,制定本单位医疗设备风险管理和评估制度,以确保对病人和使用人员不造成危害,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3、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体系应有医护人员、病人、医学工程人员组成,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实行医院全方位医疗设备风险安全分析、评估管理。4、医疗设备应用安全风险来源:1)医疗设备在使用中设备出现故障时对病人的伤害;2)由于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对病人的伤害;3)由于带有放射源或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的医疗设备造成的人员的伤害;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临床医学工程研究基地(上海)整理10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修订稿)V3.112/24/2008;4)由电气安全引起的问题:医疗设备绝缘程度下降、保护接地不当等因素造成的人员的伤害;5)因机械、光学、化学等有害物质污染出现的安全问题;6)由于各设备的组合相互之间产生影响造成的人员的伤害;7)其他可能对病人和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风险。5、风险评估分析应根据不同设备、不同条件充分考虑到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作相应措施。6、风险管理应有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部分组成,应对一些生命支持和功能支持的医疗设备制定巡诊计划,(如呼吸机、监护仪、高频手术设备、各类光学内窥镜、体外循环设备、X线诊断设备等)根据反馈的情况,及时整改。医疗设备使用评价制度成本效益分析,也称为投资效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学评价指标,是系统分析各种方案的投入与产出,从而最优化地配置利用资源,保证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其中重点分析大型医用设备的成本效益,常规设备视具体情况适时开展相关分析和评价。其中,大型设备效能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设备使用、功能开发、社会效益、成本效益等。1、成本效益分析制度(1)科室大型医用设备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3个月后,纳入成本效益分析范畴。(2)设备科将新增的医疗设备报财务科添加收费项目编码。(3)设备科每季度向财务科核算办提取医疗设备的收支入情况数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4)设备科将设备的效益分析情况进行汇总,经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讨论后,报分管院长审核。(5)设备科根据科室设备日常管理、耗材管理和效益分析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反馈给科室。2、成本效益分析办法(1)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逐年磨损而转移到医疗成本中,从医疗收入中取得补偿的那部分价值,称为折旧。计算方法如下:使用年限法某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原值/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2)固定资产成本医疗设备成本是指医院为保证该设备进行正常诊疗服务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成本内容如下:①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大修理费。②医用材料费、低值易耗品等消耗费。③业务费(包括水电费、杂支费等)。④公务费(相关科室办公费等)。⑤劳务费(包括人员工资、奖金、其他补贴等)。(3)成本效益分析方法①月利润率=(月收入-人员工资-设备月折旧-业务费-医用材料费-公务费-维修费-月贷款利息)/(设备原值+辅助设备原值)②运行状态评价标准(以月为周期)月利润率>10%为优秀,3%-10%为良好,0-3%为一般,<0为差。(4)其他分析适时开展或者根据与各设备使用科室交流的情况,对设备的使用评价和功能开发进行评估和实施。评估和实施结果并入成本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反馈相关部门。3、大型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周期具体以实际工作表格为准。
本文标题:医疗设备使用评价制度对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6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