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赏析新人教版
1诗词赏析(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海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2.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山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随着一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古人评论“风正一帆悬”这句诗的妙处时,说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从全诗看,这句诗表现了哪些大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春潮涌,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行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3.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阔”和“悬”字用得好。“阔”字表现出“潮平”。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字是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帆儿高悬。“阔”和“悬”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4.这首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2)透露了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3)“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5.诗中用“客路”、“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表达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而神驰洛阳故里,思家归乡的急切心情。的喜悦之情。最后两句(尾联)中的“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早莺、新燕、浅草、春水。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出的画面。莺是春的歌手,它们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它们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4.本诗颔联中的“早”“争”和“啄”字好在哪里?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25.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四)西江月半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①夏夜特有的声音:蝉鸣,鹊啼、蛙叫、人声。②作用: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地,雨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所展现的画面。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树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轻风吹拂,把它们清脆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4.这首词恰当地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试举两例作简要的赏析。第二句中“惊鹊”反衬词人内心的坦然,“鸣蝉”反衬乡村的幽静。第三句以“七八个星”反衬乌云之浓,逼真地再现了骤雨将至的景象。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此句诗表达了诗人陶醉在丰收中的欢快、喜悦之情。(五)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首小令的情景。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他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2.词曲中的“断肠人”此时因何而“断肠”?这是一个羁旅在外、长期飘泊他乡的游子,看到了眼前那悲凉、孤寂、冷清、毫无生气的秋景,又想到自己长年飘泊在外,于是就引起了极度的乡思。3.《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2)这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飘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4.崔颢在《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诗,与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两句表达的心境相似。课外古诗词考点考题(一)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开头四句连用两个典故,目的是什么?说明生命终会消亡这一自然规律。2.作者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怀。3表达了诗人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豪迈情怀。3.诗的结尾四句是属于议论的表达方式。这四句诗人旨在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旨在告诉人们: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如果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二)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开轩面场圃。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短赏析。{从景物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能指出抓住特点写景(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或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如对偶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如“合”“斜”)等。}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3.试描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所展现的画面。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横斜。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两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流露出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5.诗评家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也就是说孟浩然的诗表平淡却韵味悠长。请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两句为例,简析一下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点。诗句就像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正是这平淡的文字写出了至交之间不用客套的交往方式。(三)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颔联展现的画面。竹丛小路弯弯曲曲,一直通向幽深的后院,唱经礼佛的禅房,掩映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2.这首诗的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你认为这句诗好在哪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句诗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景中的情趣,传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表达了作者欢悦的心境(也可答“宁静”、“安祥”、“空灵”)。3.放飞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示例:清晨,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悠闲踏进古老的禅寺。抬头远眺,一轮朝阳正在远方的天际冉冉升起,阳光照耀着绵延起伏的山峦,照耀着郁郁葱葱的山林,也沐浴着古寺中的我。4.“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万物之音响全部消寂,而反有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不绝,似乎永恒地吟唱,它使这寂静的禅院更为空寂,使这肃穆的世界更为庄严,使一刹那成为了永恒。(围绕“反衬,以声衬静”来回答即可)(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的表达方式是借物抒情一,泻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诗人情思飞越,要托洒漫天下的月光,把关怀和思念,随风捎带到友人身边。全诗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4情。(五)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第二句除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暗示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以及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的郁闷、孤寂。2.三、四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就以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诗人想像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想象将来与友人团聚,共剪烛于西窗之下,向友人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想念友人的情景。诗人的感情中,今日的愁苦里夹杂着想象中团聚时的欢乐。(六)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展现出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轻轻的雾霭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煞是空冷愁寂。具有朦胧、冷寂的特点(或迷茫、悲凉的特点)。2.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不理国事,沉溺享乐的批判、忧虑,开篇两个“笼”字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基调。3.真正“不知亡国恨”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4.“隔江犹唱后庭花”句中“犹”字用得好在哪里?“犹”字意味极其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情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以辛辣的嘲讽,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七)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春天黄昏时的生活和心情。2.这首词中最为人称道,又最能确切地表达词人浓重而深沉的伤春怀人之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请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独”字的含义。这“独”字表现了词人孤寂、失
本文标题: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赏析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9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