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下册作文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作文全册教案习作一我的建议一、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3、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二、教学时间2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学习例文《我的建议》。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2、交流。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为什么?3、小结。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二、宣布本次习作内容:《我的建议》。春天来了,大家想去春游吗?你认为到哪里去最好?请仿照例文写个建议。(三)拓展思路,习作指导。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留连往返?板书:我的建议交代地点简洁2、要以理服人。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板书:主要景点具体文章结尾点题(四)学生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交代地点简洁我的建议主要景点具体文章结尾点题习作讲评一、简介本次习作基本情况。大部分同学能选取一个地方,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并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还能结合课内外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练习中。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写得较笼统,并不是十分吸引人。二、典型习作集体点评。我的建议陆弘翎春姑娘又轻轻的来到了人间。在青翠的山间,留下了她的足迹。我建议同学们到诗情画意的山上去走一走,上次在山上看日出的情景,至今都留在我的脑海里。走上干净的阶梯,好像走进了地球另一边的世界,那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蜿蜒起伏的山路,就像一条随时准备腾空的卧龙,景色秀丽宜人。如果你到了山的顶峰,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焕然一新,松柏向我们点头,鸟儿向我们歌唱,连路边平时不起眼的小草,也欢呼雀跃起来,衬托在小草上的鲜花,也那么透明晶莹,真不知道春姑娘施了什么神奇的咒语,把所有一切平常的事都变的不同寻常。一座座青山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这好像一幅画。我希望老师和同学采用我的建议,在山上玩一玩,看一看。总评:你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继续加油!1、用词不当,应将“轻轻的”改成“悄悄地”2、“,”应改成“。”3、这句话过渡很自然。4、“,”应改成“。”5、想象力丰富,比喻恰当。但“腾空”应用“腾飞”更好。6、“焕然一新”、“欢呼雀跃”、“透明晶莹”这几个词使文章增色不少习作2向你推荐一个人活动过程:一、导入我听说,咱们班有不少同学都想体验一下记者的生活。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这样一个机会,从现在开始,大家就是全国各大报社、电视台的记者了。这天,报社给你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让你们去采访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人写一篇专访。要写出你为什么对她感兴趣,然后用一两件事儿写一写。说说吧,你最想采访谁?(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同学们一下子说出了那么多人,课堂上我们不可能一一的去采访。这个工作呀,只有大家在课下完成了。报社急着要稿子,今天上午稿子就要写出来。怎么办?这样,我帮大家一个忙,这节课我就招待招待诸位记者,开一个记者招待会。你们有什么问题,只要写专访需要,可以来问我。二、宣布纪律,拓展思路1、宣布记者招待会的纪律,规则①、在其他记者发问的时候,一律不准讲话②、提问前,必须报出自己的工作单位,姓名2、拓展思路,指导采访通常情况下,记者参加招待会都是有备而来的,你们想了解我那方面的情况,应该列出一个提纲来,然后筛选一两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呆会儿准备在招待会上提出。(自己思考——小组讨论)三、活动开始1、进行活动(课堂实录略)2、活动结束今天,我们一起谈了这么多,我衷心祝愿大家能够写出一篇好的专访来。四、写法指导记者招待会结束了,想必诸位记者还在位稿子的事儿发愁吧?(学生频频点头)好,我帮人帮到底,我们一起商量商量,这个专访到底该怎么写呢?1、想想报社给我们的专访要求是什么?(学生读要求,分析)①、写人②、为什么感兴趣③、写出一两件事儿④、内容具体,句子通顺2、明白了要求,就要根据要求来筛选材料,刚才,围绕着这篇专访,你找到了那么材料。你筛选一下,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自己思考——小组讨论——全班讨论)3、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怎样把这些材料合理的组织在一起了,题目要求我们要内容具体,句子通顺,相信这个人大家都能顺利完成,好了,动笔吧!课后作业:仿照课堂上作文的方法(明确要求——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合理组织)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人,作文一篇,题目自拟。习作3生活中的新发现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占: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3、按照作文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组织活动,精心准备。课前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有哪些新发现,并寻找原因,收集有关资料,做好笔记。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1、分组交流所得。通过中国人生活中的新发现,启发自己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2、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的新发现,请举例说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事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3、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有哪些新发现?请选择最感兴趣的事相互交流。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1、阅读例文,思考并回答: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开始挑了约半小时,还有一大堆?为什么后来不到20分钟,“我”就巧妙地分开了?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想想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经过的。2、引导归纳写法: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做、怎么想?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1、读第三部分,明确写作注意点:写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2、由说蛭写。指名先试说自己想写的事,随机评析,让学生特别注重说好找答案时怎么想、怎么做的,碰到什么问题以及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然后分组交流并独立完成习作。第二课时一、学生动笔写作文,完成习作。二、习作讲评。习作4记一次班级讨论会素质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机敏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学会倾听他人的话语,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2、用睿智的脑,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一颗爱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3、用一枝灵动的笔,把自己所听到的描述下来。4、知道有详有略的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写好人物对话片段,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过程与方法由生活中的热点引起话题,激发表达欲;倡导各抒己见,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精心搜集图片设置讨论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对话片段练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民主、愉悦、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对话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关注社会,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热爱和平。2、通过讨论,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习惯。策略方法1、由热点话题引入,激发讨论的欲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能力。2、图片创设情境,进入讨论,升华内心的情感。3、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把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达到互助学习的目的。4、片段练写,克服时间不够的因素,抓住重点,互相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范文;习作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游戏——我说你说)[设计意图:诱导学生注意事项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别人的感情变化。创设一个民主、愉悦、平等的学习环境。]一、提出话题,激发讨论的欲望。1、你们听说过伊拉克吗?你听说哪些与它有关的事情?{课件出示}2、伊拉克那里曾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从那美丽的地方流过,无数的人曾慕名前去参观他的伟大,可自从2003年3月,美国发起对伊战争,一切都被改写:历史名城被毁灭,无辜的生灵受到屠杀,那里的小朋友又过的怎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新华社记者发回的图片。3、朗读小诗《分一点梦给他们》{课件出示图片}分一点梦给他们你可曾握过一只没有幸福冰冷的小手在他的天空没有你我的梦没有白云和微风当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像回到温暖的港口却遗忘了有个风吹雨打的角落你可曾见过一双没有未来茫然的眼睛在他的窗外没有童年的梦没有彩虹和天空当我们分享快乐给朋友彼此分享希望和拥有别忽略了那个被爱遗弃的地方让我们也分一点梦给他们……[设计意图:由伊拉克引入关于伊拉克话题的讨论,让学生把自己在平时留意的有关伊拉克的信息整合起来,同时暗示学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从具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伊拉克小朋友的同情与理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二、图文结合,升华内心的情感。1、引出讨论会内容——伊拉克小朋友。2、提出倾听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对精彩的发言可以记录下来,等一会,写的时候还有大用处。3、你从图片上都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什么?4、合作讨论:如果可能,你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课件出示}5、过渡语:祝福伊拉克小朋友早日摆脱战争的折磨,祈祷世界和平。[设计意图:教育学生留心观察图片,把关注的眼光投向每位伊拉克的小朋友,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倾听不同的声音,对精彩的对话做适当的记录。同时,诱导学生放飞想象,在如果中去帮助伊拉克小朋友,从内心深处向往真善美并发出和平的呼声。]三、因势力导,分析具体的范文。1、为了不让我们忘记这意义深刻的讨论会,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爱的声音,让我们记叙刚才发生的一切。2、出示习作内容——记一次班级讨论会。3、出示范文并范读。4、请同学注意看范文二至五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5、想一想,在写这篇作文时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有详有略、写好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设计意图:顺理成章的进入本次习作的中心环节,通过共同研究范文,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找到范文的特点,并由此联想到本次习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四、对话片段练写1、我们都知道,写好一件事要有起因……2、作文中哪一部分应该详写?3、自由合作,回忆对话并记录下来。4、将自己的对话描写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互相修改。5、展示学生对话片段,老师适时做出点评,指出优点,点明需要修改的地方。[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灵动的笔去描述所听到的一切,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习作重点——写好人物对话,注意标点符号进行练写。引导学生从身边寻求帮助,汲取合作的力量,修改的同学能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被修改的同学虚心的接受建议。]五、总结评价,点明道理。同学们,用机敏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用睿智的头脑,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爱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用灵动的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习作5写一种植物教学要求:1、指导阅读例文,通过分析内容及行文特点,知道写植物要观察它的茎、叶、花,并注意其各自的特点,然后准确生动地写下来。2、指导阅读“习作要点讨论”,并结合例文,进一步明确叙述的植物要有层次感,有侧重点,有本属性。3、指导学生进行“定性”。这次习作要让学生写“点”,尽量避免涉及“面”。4、指导学生进行选材,应当选熟悉的、喜爱的、独特的植物来写,便于写得出,写得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训练要求1、写植物2、细致观察3、写茎(或干)、叶、花(或果实)4、写出特点5、由说到写二、读析例文,感知说法1、读例文,知外形2、析内容,抓要领(1)小作者是从几个部分写桑树的?(2)他是怎样介绍各部分的特点的?(板书)叶子:大、翠绿、鲜亮果实:颜色变化生命力:叶子生长较快(3)总结三、观察盆景,即兴练说1、仔细观察,如实叙述2、加入想象,锦上添花四、讨论注意点1、观察顺序时间顺序。(四季,早、中、晚)方位顺序。(立足点)动用感知器官的顺序。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部分到部分。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2、写出特点。抓住要点,考虑周到。观察细
本文标题:四年级下册作文全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0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