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知识点解读
1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解读夕佳山中心校罗健第一单元电本单元的研究是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课题开始的,在体验静电现象,认识静电正负电荷,并让电荷持续流动,从而引出电源、电路,也因此引领学生对电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材知识点:这一课题有“体验静电现象”“不一样的电荷”“让电荷流动起来”三项活动组成。一、体验静电现象1、静电现象: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有2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或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时,发出啪啪的响声甚至闪光;刚用过的干燥塑料梳子靠近碎纸屑会吸引纸屑、靠近头发会吸引头发。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3、教材第2页下面三幅图片分别为:“冬季里,女孩摘掉毛线帽瞬间,头发竖立起来”“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头发竖立”“闪电”三种静电现象。二、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2、“为什么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又显示带电了呢?”与前面所说的是否矛盾?这是因为物体受到外界影响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现象。3、教材又提供了两个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摩擦起电物体之间的变化。一是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气球把头发吸起来)二是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结果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有的相互吸引(一正一负),有的相互排斥(同是正电荷和同是负电荷)。三、让电荷流动起来1、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3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2、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就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从而引出“电路”概念。这就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能够正常工作联系在一起了。小知识: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2、我们知道物质由原子或分子构成,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所构成。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3、人体静电的电压最高可达2万伏左右。在冬天干燥的空气里人体会带电,自要人一走动,空气与衣服之间的摩擦就使人体储存了静电。因此,当手触及门上的金属把手等导体就会放电,感觉就像被麻了一下。4、电器元件:凡是根据外界特定的信号和要求,自动或手动接通或断开电路,继续或连续地改变电路参数,实现对电路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及调节的电气设备均称为电器。电器元件:个人理解因该是包括所用电器设备的用件,如:电阻丝、开关等。答疑解惑:两个气球的静电实验后提出了两个问题:1、仔细观察,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这和我们了解的哪一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似?答:和磁铁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相似,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第2课点亮小灯泡科学概念:4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材知识点:点亮小灯泡,对成人来说很简单,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是没有实际操作过的。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应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点亮小灯泡。一、小灯泡的构造1、首先观察小灯泡的内部构造,意在后面的活动中体验电流是怎么流过小灯泡的。小灯泡构造有连接点、金属架、灯丝、玻璃泡等。2、要让学生在图上比画出电流的路径:电流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才能使小灯泡发光。注意灯泡的锡粒和螺纹之间是用不导电的材料分隔开了的。二、让小灯泡发光51、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材料及其结构进行观察认识。在学生们尝试用这些材料组装简单电路时,如果小灯泡点亮了,要他们说说是怎样连接才使小灯泡发亮的。2、将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用实物图的方式画在纸上,将有协助于他们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可以请学生用手势比划电是怎样流动的,也可以在纸上用箭头表述。也许描述电流流动方向的说法各不相同,这是完全正常也是应该的,因为电是怎样流的我们看不见,我们只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测。3、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教材的第二部分分别选择了四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供学生思考:怎样连接才能使小灯泡发光,怎样连接不能使小灯泡发光。图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小灯泡亮。图2: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底部的锌壳,小灯泡只有锡粒端接触电池铜帽。短路!这种连接方式会使电池或电线发热,当电池的两端直接通过电线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不要以这种方式去连接,否则会损坏电池。如果发生短路,必须立即断开电线,这样电池还可以再用。图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和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锌壳接触。小灯泡亮。图4:导线连接小灯泡螺纹和电池旁的外壳(有绝缘层),小灯泡的锡粒端接触电池的铜帽。小灯泡不亮。断路。这四种连接方式比较典型,建议让学生都尝试连一连,并且把它们画在纸上。要求学生能区分断路和短路的相同与不同。4、安全提示:不能用家里、学校里插座的电做实验。6小知识:1、电压是指电路中两点A、B之间的电位差(简称为电压),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压。2、电压可分为高电压,低电压和安全电压。高低压的区别是:以电气设备的对地的电压值为依据的。对地电压高于250伏的为高压。对地电压小于250伏的为低压。安全电压指人体较长时间接触而不致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压。3、常见的电压值:维持人体生物电流的电压约1mV;碱性电池标称电压1.5V;电子手表用氧化银电池两极间的电压1.5V;手持移动电话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3.6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干燥情况下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日本和一些欧洲的国家的家用电压为110V);动力电路电压380V;电视机显像管的工作电压10kV以上;高压输电线路电压可高达10千伏至500千伏。答疑解惑:我们能提出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吗?答案非常多,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A、提升照明设备的照明效率(清洁灯具、更换老旧灯具、淡色装饰利用反光等);B、替换低效率的用电器与灯具(用日光灯取代白炽灯等);C、采取有效的照明方式(根据使用范围选用不同照明、照度适度即可等);D、利用自然光源(白天开窗不亮灯等);E、养成节电的好习惯(少用空调、随手关灯关电脑等)。第3课简单电路科学概念:7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过程与方法: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教学难点: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教材知识点:这个课题的教学是试图让孩子经历让更多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提高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连接更多的电器元件来组成电路,用手按住导线的方法就太不方便了。一、带灯座的电路1、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这些材料的构造,意在让学生理解制作的原理,明白这些材料在电路中起到的作用。2、小灯泡亮了以后,要让学生拿出记录表,把电路用实物图画下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觉得画实物电路图比较费时间,这时可以引导他们将实物的图形简化。8二、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1、在学生已经会使用电池盒、小灯座之后,用这些材料组建一个比较复杂电路的活动就可以开始了。教材要求提供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电池盒、干电池各1个,电线4根等,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开展活动,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当新的电路连接好时,要让他们把这些电路图画在实验记录单上,以便讨论、交流时使用。教师可以从这些图中了解学生对电路的掌握情况。活动全部结束后,应提醒学生对材料进行整理并放回原处,确保电路是不连接的。2、交流汇报的过程相当重要,要让学生们充分发表自己关于电路连接方式及组里的一些设想、一些思考,使思维更加活跃。小知识:1、电路图是人们为了研究和工程的需要,用约定的符号绘制的一种表示电路结构的图形。通过电路图可以知道实际电路的情况。这样,我们在分析电路时,就不必把实物翻来覆去地琢磨,而只要拿着一张图纸就可以了;在设计电路时,也可以从容地在纸上或电脑上进行,确认完善后再进行实际安装,通过调试、改进,直至成功;而现在,我们更可以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电路的辅助设计,甚至进行虚拟的电路实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电路图主要由元件符号、连线、结点、注释四大部分组成。电路图常见符号有:9序号图形符号说明1原电池组或蓄电池组2原电池组或蓄电池组3接地一般符号答疑解惑:怎样指导学生画简单的电路图?1、用简化的图形或符号代替实物元件;2、元件位置适当,分布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3、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导线横平竖直,有棱有角,美观大方;4、不要求元件的符号必须统一,但要求形象、能理解;5、灯泡的两脚不能有导线贯通形成短路(易错)。10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科学概念: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通道)。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过程与方法:1、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教学重点: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教材知识点:学生在连接很多小灯泡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连接方法正确可是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就引出了“电路出故障”这个课题的研究。一、什么地方出故障了1、怎样解释连接方法正确灯泡却不亮这个现象?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解释。第一层面的解释是电路断路了;第二层面的解释是电路中哪个材料有可能坏了。不同层面的解释是学生不同思维发展水平的体现。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2、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学生一个出了故障的电路,(教师可以准备多个好的和坏了的小灯泡,有电的和没电的电池等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推测,尽可能多地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原因,并做记录。11二、做个电路检测器1、孩子们检查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多种方法,比如检查导线的连接(检查法)、材料替换法、使用试电笔或万能表检测(排除法)等。这一课孩子将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做一个电路检测器来检验电路。2、电
本文标题: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知识点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0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