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浅析当代少年儿童新特点
浅析当代少年儿童新特点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蔡台中心小学王艳敏摘要:21世纪的中国是一条腾飞的巨龙,经济以铿锵的步伐前进,不断层现出生机勃勃的状态,文化开放而蓬勃发展,社会瞬息万变,人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快节奏社会。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少年儿童成长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不断变化,导致他们自身的特点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独生子女群体的存在,更使得少年儿童呈现出与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的群体特点,本文拟从先锋性、两面性、失衡性三个大的方面来浅要分析当代少年儿童的新特点。关键词:少年儿童先锋性两面性失衡性作为得天独厚的一代,他们的家庭有比较稳定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小家庭结构固定成型,少年儿童受到的来自父母的关注更为充足,亲子关系得到了较为健康的发展;父母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高素养,随着而来的是相对民主、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是少年儿童走出家庭,开始社会化的最初社会群体。近些年来中国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应试教育的大力批判与取缔,及对素质教育进行广泛推广与实施,学校教育的状况有了长足的改善,开始打破了单纯注重智育而轻德育的局面;社会作为少年儿童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变,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为各个社会教育媒介的信息化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社会正以极快的速度生出一个个的符号,以其强大的威力对少年儿童产生着独特的、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一切的变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积极发展与完善似乎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然而新生一代明显存在着社会化的不均衡与不同步,这也使得这一代的少年儿童身上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多样化特点,并且对比鲜明,具体来说,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先锋性(一)创新能力较强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性社会,而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作为文化的主要消费力量影响着意识形态和文化生产,因此他们的创新性对于社会具有着重要作用。当代的少年儿童乐于积极探索,追求新鲜,充满着创造的活力,处处体现创新性与进步性的主流,代表着中国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二)价值观从单一走向多元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开展,中国社会呈现出万千形态,价值观也随着意识形态的非统一化而走向多元化,少年儿童是最易领略与接受社会价值观变化的一个群体,他们以其独特的风格践行着多元而开放的价值观。(三)追求自我、标榜个性个性,在这个时代似乎是年轻人的专利,当代的少年儿童内心很自信,更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他们对自己的相貌体型、健康、性格、学习等方面的满意程度都比较高。在加上信息化时代对于个性的标榜,家庭对于独生子女的关注和个性培养,使得这一代少年儿童比他们的80后父母一代享受有更多个性的特权。(四)接纳现代社会观念的能力强社会的整体开放性,国外各种现代思想的传入,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少年儿童对于流行文化的不可抗拒性,再加上较为民主的成长环境等各种影响,使得当代的少年儿童能够更易接受现代社会观念,他们具有较为自觉的平等意识,能够积极竞争,富有宽容精神和权利意识,渴望参与,渴望被尊重。“现代少年儿童不仅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别人的言谈举止,而且还学会用特定的规则,例如同辈群体内部的行为规则、社会文化的约定俗成、学校的纪律与国家的法律等来评价他人的行为。”【1】因此当代少年儿童能够自觉接纳和践行现代社会观念。(五)道德行为的自觉性独树一帜现代社会的人们更易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去追求内心的幸福感,而当代的少年儿童更是如此,社会的多元化逐渐削弱了道德的强制性和功利性,少年儿童更易将道德行为化为内在的一种自觉性,这反面的特点使得他们引领着社会潮流。二、两面性(一)高调叛离与内在依赖叛逆性是少年儿童在这个社会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与传统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及“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观念相比,新生代的少年儿童呈现的是一种叛离的姿态,父母模范文化逐渐失去了其独一无二的权威地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少年儿童在信息化能力掌握方面呈现出独特的优势,并以不可动摇的姿态领先于父母,父母反而沦为孩子的“学生”,这样一种形势的存在在客观上也称为催生子女模范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随着社会的激烈变迁,我们的文化价值传递模式正在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从权威文化向叛逆文化转变。”【2】少年儿童与上一代差异显著,这也使得叛离称为少年儿童的一种姿态,他们想要摆脱来自家庭的舒服,追求自由与个性。然而在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家庭和在某种程度上作为自己对立面的上一代父母有着内在的、难以摆脱的依赖性。新生代少年儿童大部分有着较为优越的物质生活,他们习惯了安逸的生活,更习惯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有父母的大包大揽,他们很少有机会得到真正的锻炼与考验,这就使他们的生活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差,因此,他们对独立的追求与叛离姿态,在更大程度是停留在心理的层面。依赖作为叛离的对立面,时时刻刻的并存在于这一代的少年儿童身上。(二)学习目的积极与学习主动性差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和分析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蓝皮书—-《新发现——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对少年儿童的学习目的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孩子们对自己“为什么努力学习”做出解释时,选择“将来为社会造福”的占46.5%;“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占19.8%:“为将来有个好工作的”占12.6%;“喜欢读书”的仅占7.8%。”【3】这个结果表明,少年儿童能将自己的学习与为社会造福,实现理想联系起来。当代少年儿童的知识面比较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可谓百花齐放,视野也较阔。但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同时也可以看到的是,少年儿童对学习的主动性很差,没有内在的学习动机。这也不难明白为什么现在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差,把学习当成是一件“苦差事”,这与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对于孩子主体性的忽视的结果。(三)生活富足与生存压力大这一代的少年儿童拥有较为富足的生活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人们感叹羡慕这得天独厚的幸福一代时,却也应该看到这一带孩子所承受着的生存压力。国家和社会对于当代少年儿童进行高歌与期待,社会上也有不少扭曲的价值观,如流行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校对于分数的推崇,都给了孩子太多的学习压力。家庭方面,因为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有着较高学历的父母在社会的发展和环境影响下有了越来越多的危机感,把太多的期待和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代际冲突。同时,群体关系、同龄交往,各种角色冲突都让这一代的孩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给他们造成巨大的“童年恐慌”(四)知识丰富与行动能力差现在少年儿童有充足的条件和广泛的渠道来获取知识,他们的智力很早就得到开发,在很小的年纪就已经掌握了较多的文化知识。然而由于家庭的过分爱护,与学校对于成绩和智力的片面追逐,社会对于分数的推崇,他们称为的行动“瘸脚”的一代,现在频发的少年儿童运动受伤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他们运动能力的缺乏。虽然知识丰富,思维活跃,但是在实践能力上却远远不能与国外的孩子相比。三、失衡性(一)生活关注泛滥与精神关注匮乏作为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当代的少年儿童在生活方面被父母过度关注,他们可以好吃好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少年儿童表示很少或从来不参加家务劳动,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生活上的一切。他们得到最多,然而却也失去最多,父母忽略了对孩子的精神情绪的关注,盲目地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期待压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忽略孩子的内心需求。(二)生理提前与心理滞后新生一代物质生活的充裕,使少年儿童的生理发展较快,伴随而来的是生理年龄的大大提前,“有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我国少女的青春期提前了三年,初潮年龄下降到9.5岁。”【4】少年儿童的营养充足,身高体重各项指标都能达到不错的标准,在生理上超前发展。然而,在少年儿童的心理方面,却未能与生理同步发展,心理不适应性状况较多,缺乏正确的事物辨别标准,如面对网络化时代的诱惑,较难辨别负面的不良信息,容易发生偏差。再如面对家庭动荡时的过度恐慌与自闭,都是其心理发展较为滞后的体现。(三)对流行的追逐与对传统的遗忘少年儿童最易接受流行文化,他们受社会变化的影响很大,对于西方现代的观念过于推崇。流行文化代表的是一种符号,而少年儿童更易追求动态群体文化,他们的对于流行文化的追逐有很大的盲目性,不能也不会理解流行符号背后的价值观念和含义,如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跟风,这种跟风就体现了少年儿童追求符号化与空心化的特点。对于流行生活方式和快餐文化过分追逐,伴随而来的就是对于传统的遗忘,如传统文化的一些礼仪规范都缺乏了解,不愿亲近,虽然从小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但在流行文化的侵袭下很容易溃败。参考文献:【1】谢晓蔚《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社会化条件及新特点》《教育天地》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第93页【2】张春晖《新编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手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第99页【3】孙云晓《当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系列之四》孙云晓教育网,2012年07月02日【4】张春晖《新编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手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年第98页
本文标题:浅析当代少年儿童新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1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