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华师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复习题
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期末复习资料内容:一、单选题第1题世界上最大的软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在公司截止到20世纪60年代,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营销策略?A、无差异营销策略B、差异营销策略C、专业化营销策略D、集中性营销策略第2题跨国公司为了加强某地的投资,而往往必须放弃另外其他地区投资的撤资策略是?A、主动撤资B、进攻性撤资C、有计划地撤资D、被动撤资第3题由于东道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因而企业在当地设厂,就地销售,此种投资动机属于:A、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B、优惠政策导向型C、技术与管理导向型D、市场导向型第4题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提出者是A、海默B、白克莱C、卡森D、邓宁第5题最早的独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A、内部化理论B、垄断优势论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6题将购并划分为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是按照哪种形式划分:A、按照涉及被收购企业的范围划分B、按照购并交易是否通过交易所划分C、按照购并公司是否受到法律强制划分D、按照购并公司与目标公司是否属于同一企业划分第7题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提出者是A、海默B、白克莱C、卡森D、邓宁第8题投资者在国外建立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相比虽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不利之处。其不利之处可表现为:A、管理上容易出现分歧B、经营上容易受到限制C、经营风险较大D、容易受到当地民族意识的抵制第9题下列关于子公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法律和经济上没有独立性,有法人资格B、在东道国终止营业时,可以变卖资产、出售股份或其他公司合并C、行政管理费用较高D、与分公司相比,更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经营管理第10题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A、国家国际竞争力B、企业国际竞争力C、产品国际竞争力D、企业制度第11题制约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选址及其国际生产布局的因素是A、所有权特定优势B、内部化特定优势C、区位优势D、无形资产优势第12题最早的独立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是A、内部化理论B、垄断优势论C、比较优势理论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13题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解释企业的A、国际贸易行为B、国际技术转让行为C、对外直接投资行为D、对外间接投资行为第14题跨国公司提高国外子公司出口到母公司的产品转移价格的条件是A、东道国税率高于母国B、母国的进口关税很高C、东道国政府限制利润回流D、母国税率高于东道国第15题投资者在国外建立合资企业与独资企业相比虽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不利之处。其不利之处可表现为:A、管理上容易出现分歧B、经营上容易受到限制C、经营风险较大D、容易受到当地民族意识的抵制第16题根据转移定价理论,在“三地模型”中,税率均高的两个国家为了逃避所得税,需引进一个特殊的公司,这个公司是?A、母公司B、母公司下嫡系子公司C、东道国公司D、避税地公司第17题世界上最大的软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在公司截止到20世纪60年代,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营销策略?A、无差异营销策略B、差异营销策略C、专业化营销策略D、集中性营销策略第18题购并是收购与兼并的简称,收购与兼并的相同之处是:A、被购并企业的法人地位将不复存在B、被购并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将全部转移C、收购与兼并一般都发生在被购并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时D、收购与兼并都是增强企业实力的外部扩张策略或途径第19题对于产品线有限、业务地区分布较广的跨国公司,通常会采取下列形式的组织结构?A、全球性产品组织结构?B、全球性地区组织结构?C、混合式组织结构D、矩阵式组织结构第20题二战之后兴起的国际分工新形式是A、垂直型国际分工B、水平型国际分工C、混合型国际分工D、产业间国际分工第21题从企业组织决策人员所面临的问题出发,经过对问题本身和企业组织内外部其它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商务调研的课题,属于A、预调研阶段B、调研设计阶段C、调研展开阶段D、调研成果形成阶段第22题购并是收购与兼并的简称,收购与兼并的相同之处是:A、被购并企业的法人地位将不复存在B、被购并企业的资产、债权、债务将全部转移C、收购与兼并一般都发生在被购并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佳时D、收购与兼并都是增强企业实力的外部扩张策略或途径第23题由境外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中国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依据中国的法律,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企业,我们称为A、中外合作经营企业B、中外合作开发企业C、中外合资经营企业D、外商独资企业第24题跨国公司产品策略根据国内/国外开发、国内/国外生产和国内/国外市场来划分,一共有多少个产品策略的基本形态?A、4B、6C、8D、9第25题跨国公司产品策略根据国内/国外开发、国内/国外生产和国内/国外市场来划分,一共有多少个产品策略的基本形态?A、4B、6C、8D、9第26题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解释企业的A、国际贸易行为B、国际技术转让行为C、对外直接投资行为D、对外间接投资行为第27题由境外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中国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依据中国的法律,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企业,我们称为A、中外合作经营企业B、中外合作开发企业C、中外合资经营企业D、外商独资企业第28题下列关于国外证券投资特征的命题中错误的是?A、证券收益可分为固定收益和变动收益B、证券的风险性和收益性成反比C、证券市场越成熟,证券的流通性越强D、证券的价格可分为市场价格和票面价格第29题下列四项中哪一项不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四要素中的要素之一?A、生产要素B、供应状况?C、相关产业?D、企业战略和组织二、多选题第1题下列为跨国资本退出的原因的是A、东道国环境恶化B、子公司长远利润增加C、公司经营计划调整D、合作伙伴关系恶化第2题下列关于跨国公司分公司的正确的说法是A、在法律和经济上有独立性,有法人资格B、东道国终止营业时,只能出售资产,不能出售股份或与其他公司合并C、母公司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D、分公司的偿债责任只限于分公司的资产第3题国际直接投资企业建立的方式有:A、购并东道国企业B、国际合资企业C、在东道国新建企业D、国际合作企业第4题产品标准化阶段的特征是A、创新企业的优势丧失B、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是成本和价格C、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D、创新企业居于垄断地位第5题下列属于霍夫斯特德模式中的类别指标的是:A、能力差距B、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C、不确定性可避免程度D、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第6题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A、所有权优势B、内部化优势C、区位优势D、竞争优势第7题从跨国公司角度可以把投资环境分为A、人为因素B、法律因素C、文化因素D、自然因素第8题服务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本地化表现有:A、服务产品的本地化B、人员的本地化C、采购本地化D、管理本地化第9题下列属于霍夫斯特德模式中的类别指标的是:A、能力差距B、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C、不确定性可避免程度D、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第10题服务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本地化表现有:A、服务产品的本地化B、人员的本地化C、采购本地化D、管理本地化第11题下列哪些属于跨国间接投资A、国际债券投资B、兴建新厂C、国际基金投资D、设立子公司第12题从跨国公司角度可以把投资环境分为A、人为因素B、法律因素C、文化因素D、自然因素第13题下列关于跨国公司的说法,正确的有A、目前跨国公司购并称为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B、跨国公司是世界直接投资的主体C、跨国公司的当地化战略成为重要趋势D、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速第三产业和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倾斜第14题下列哪些属于跨国间接投资A、国际债券投资B、兴建新厂C、国际基金投资D、设立子公司第15题下列属于非股权安排跨国投资方式的是A、建立独资企业B、建立合资企业C、合作企业D、合作开发第16题下列哪些风险会影响投资项目预期财务指标A、政治风险B、商业风险C、外汇风险D、投机风险第17题下列关于跨国公司分公司的正确的说法是A、在法律和经济上有独立性,有法人资格B、东道国终止营业时,只能出售资产,不能出售股份或与其他公司合并C、母公司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责任D、一般包括生产型与销售型两种类型第18题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A、所有权优势B、内部化优势C、区位优势D、竞争优势第19题WTO在全球推行贸易、投资自由化,使国际投资环境发生的新的变化有:A、市场改变B、风险改变C、对手改变D、规则改变第20题下列为跨国资本退出的原因的是A、东道国环境恶化B、子公司长远利润增加C、公司经营计划调整D、合作伙伴关系恶化第21题维农的产品周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A、新产品阶段B、成熟产品阶段C、标准化产品阶段D、成长产品阶段第22题国际投资环境的主要特点是A、多变性B、系统性C、综合性D、动态性第23题下列关于子公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法律和经济上没有独立性,有法人资格B、在东道国终止营业时,可以变卖资产、出售股份或其他公司合并C、行政管理费用较高D、与分公司相比,更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经营管理第24题第三方物流的左右有A、分散主业B、节省费用,减少资本积压C、减少库存D、提升企业形象三、名词解释第1题技术转移答案: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通过有偿或无偿的途径从一国流向他国的过程。第2题国外直接投资答案:是指外国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国外创办一个永久性企业的投资行为,其典型形式是新建公司或兼并收购其他现有公司。第3题物流答案:供给链中的产品在各供给链参与者之间进行管理,包括流通中的(运输中的)和非流通中的(库存的),通过供应链管理对整个渠道的产品和信息实行增加值流动管理,以便获取最大的运作效率和效益。第4题跨国战略联盟答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外部合伙关系第5题国际分工答案:即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第6题物流答案:供给链中的产品在各供给链参与者之间进行管理,包括流通中的(运输中的)和非流通中的(库存的),通过供应链管理对整个渠道的产品和信息实行增加值流动管理,以便获取最大的运作效率和效益。第7题人力资本答案: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于1960年提出的,他在《为人力资本的投资》报告中称,经济增长的源泉不能只靠增加劳动力的物质投资,更主要的是靠人的能力的提高。在舒尔茨看来,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体力、智力和技能,它是另一种形态的资本,而它的有形形态就是人力资源。第8题国外直接投资答案:是指外国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国外创办一个永久性企业的投资行为,其典型形式是新建公司或兼并收购其他现有公司。第9题利润转移答案: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过程中,从整个公司的全球战略出发,或者出于避免东道国外汇管制的目的,通常会寻求一定的方式转移利润。其中常见的方式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理论上由称为公司内贸易。第10题跨国公司答案: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设立并支配国外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凭借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按“全球战略”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国际生产、销售或其它经营活动,获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国际垄断企业第11题经济全球化答案:经济全球化指的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乃至研发的多层次、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种经济发展态势、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称之为经济全球化。第12题文化冲突答案: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指跨国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含了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四、论述题第1题论述企业跨国经营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答案:跨国公司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时,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一)培养全球观念。全球观念(亦称作全球世界观)是指跨国公司在考虑其全球性经营活动时所持有的理念,衡量一家跨国公司是否已经形成全球观念,也就是
本文标题:华师跨国公司与跨国经营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1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