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常用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500克=1斤(4)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1元=5角+5角10元=5元+5元100元=50元+50元(5)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1年有4个季度1月分上中下旬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平年除不尽四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0.5时=30分知识巧记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6)单位换算方法1、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数值×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0.15千克=()克0.15×1000=1502、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数值÷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150克=()千克150÷1000=0.15备注:单位间进率是10,小数点移动一位。单位间进率是100,小数点移动两位。单位间进率是1000,小数点移动三位。3、单名数单位(大或小)→复名数单位(一大一小)5.45千克=5450克=5吨450千克4、复名数单位→单名数单位5公顷45平方米=5.0045平方米8米5厘米=5米80厘米=3米4分米2米6厘米=()米1米34厘米=()米30米20厘米=()米1千米1米=()千米5千米350米=()千米6千米66米=()千米8分=()元9角=()元6角5分=()元8角8分=()元7元5分=()元5分=()元9元8角4分=()元23元6角=()元14元5角2分=()元0.64元=()角()分8.57元=()元()角()分7千克4克=())2千克20克=()吨7吨60千克=()吨1吨60千克=()吨5千克8克=()千克1吨6千克=1吨600千克=()吨10吨60千克=()吨7吨60千克=()吨200千克=()吨3吨30千克=()千克290千克=()吨2.01吨=()千克5.08吨=()吨()千克3平方米58平方分米=()平方米4平方米20平方分米=()公顷2平方米9平方分米=()平方米5公顷4500平方米=()公顷7公顷340平方米=()公顷9公顷650平方米=()公顷二、概念类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小数的意义:十分之几一位小数百分之几两位小数千分之几三位小数计数单位1、意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0.10.010.001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十分之一,可以写作0.1。2、2、小数的组成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小数的数位顺序表3、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①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算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③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④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4、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填空:1、2个1,3个0.1,4个0.01,组成()。2、十分位是6,千分位上是5,这个数是()3、260.26可以写作(),有()个0.014、100里面有()个0.1,1里面有()个0.01,2里面有()个0.0015、5.02里面有()个0.016、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7、7、0.6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1了。8、8、0.60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1了。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选择:(1)0.7与0.700相比()A、大小相等,意义相同B、大小相等,意义不同C、大小不等,意义相同D、大小不等,意义不同(2)下面各数,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A、650B、6.50C、0.20D、6.05(3)0.1和0.9之间有()个小数。A、7个B、8个C、无数个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1、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数字大的小数就大……2、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的大小。再按照题目的要求按顺序排列。当单位不统一的几个数量比较大小时,要先将这几个数量的单位统一,再按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答题应按照最目中给的原数进行排列顺序。3、小数点的移动小数点右移扩大(乘),小数点向左移缩小(除)。10,移动一位,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扩大到原数的()4、小数点向左1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一、0.07扩大到原数的()变成0.7.110缩小到原数的()变成0.01.二、把2.01的小数点去掉,变成(),()到原数的()。与原数相差()。三、直接写出各式结果。2.17×10=0.42×10=0.3÷10=5.31×100=1901.9×100=79×100=6.5÷100=6÷1000=0.42÷10=60÷100=四、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25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48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479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280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五、(1)0.46读作:16.29读作:383.27读作:(2)、一个数由5个十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3)6.09的6在()位上,表示()个()9在()位上,表示()个()。(4)0.4里面有()个0.1,0.025里面有()个0.001。6.79是由6个(),7个()和9个()组成。(5)一个数的百位上是5,百分位上是3,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6)在数位顺序表中,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位。(7)用箭头在直线上标出下面各小数的位置。0.31.62.84.2图形的分类:①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②把平面图形按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类是由线段围成的。③按图形的边数来分。三角形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不稳定性)的特点。三角形分类1、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1)按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①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2)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任意三角形。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通过分类发现: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3、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1)、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四边形的内角和(1)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2)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用2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大三角形。(4)、用2个相同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大的等腰的直角的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1、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作四边形。四边形中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由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2、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填空(1)一个四边形,如果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它就是()形;如果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它就是()形。(2)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最多只能有()个钝角(4)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是85度,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1.已知∠1、∠2、∠3是三角形的内角。(1)∠1=60?,∠2=60?,∠3=(),这是一个()三角形。(2)∠1=15?,∠2=35?,∠3=(),这是一个()三角形。(3)∠1=54?,∠2=36?,∠3=()这是一个()三角形。2、在一个三角形中,笑笑量得其中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7厘米,请想一想第三条边最短应该是多少最长呢?(取整厘米数。)小数乘法的意义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可以说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整数倍是多少。如:2.3×5表示求5个2.3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3的5倍是多少。2、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乘法的变化规律:①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m(m≠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n≠0)倍,积扩大到原来积的m×n倍②在乘法中,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m(m≠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n(n≠0)倍,积扩大到原来积的m÷n倍。③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或缩小到原来的)n(n≠0),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n(n≠0)(或扩大到原来的n倍),积不变。1、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2、小数点右移,位数不够时,要添“0”补位小数点移动完后,整数最高位前边的“0”要去掉;小数点左移,位数不够时,也用“0”补足,点上小数点,若整数部分没有数,用“0”表示,若小数末尾有0,根据小数的性质,应把末尾的“0”去掉。3、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4、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方程的意义与等式性质1、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2、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区别:方程是等式,但等式却不都是方程。3、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4、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6、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7、能运用减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是减数、除数的方程。8、看图列方程的关键是看懂图意,从中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列方程时,把未知数尽量放在等式左边
本文标题:四年级数学复习板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1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