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200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人事教育处供稿发表日期:2006-8-22点击次数:3637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2007年计划招收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10名,分别于春季和秋季两次招生,全部招生工作委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代理。一、报名条件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有志于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事业,服从祖国建设的需要。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或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录取前取得硕士学位)。3.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6年以上,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过文章;同等学力者在复试时须加试3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4.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0岁。二、报名时间(以收到报名材料时间为准)春季:2006.8.15-9.15秋季:2007.1.10—2007.2.15三、报名手续考生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http:///wb.gucas.ac.cn),培养单位选择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网报成功后将以下材料寄送到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招办。1.《博士报名登记表》(贴本人近照,同时提供准考证用一寸近照一张);2.两位专家推荐信(其中一位应是指导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导师),并加盖专家所在单位公章;3.硕士生学习阶段成绩单(同等学力者需提交由本人独立完成的成果鉴定证明、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进修学习相应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的成绩证明);4.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学位证书必须在录取前交验);5.报名费150元。四、考试时间春季:2006年10月21-22日,秋季:2007年3月17、18日。各科考试的具体时间以签发的准考证日期为准。五、考试科目及方式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包括外语和两门专业课。外语一般为英语(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由中科院研究生院统一命题;两门专业课,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复试为综合考试,采用口试。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必须进行政治理论课笔试外,还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六、考试地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准考证或网上公布为准,考生费用自理)。七、联系方式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联系方式:联系人:刘子春、冯娟、霍桂芬电话:010-62849161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邮编:100085网址::student@rcees.ac.cn2、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联系方式:联系人:丁娜电话:0532-80790160地址:青岛市南京路100号金华公寓A座401邮编:266071网址::dingna@qibebt.ac.cn八、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71012生态学1.能源植物资源2.能源植物培育改良3.微生物资源4.微生物催化与代谢调控083001环境科学1.能源与环境技术安全性评价083002环境工程1.生物能源转换与过程083020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1.能源经济与管理吴钢关文彬吴钢关文彬张洪勋张洪勋吴钢吴创之王利生王利生吴钢4222①英语②植物资源学③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同上①英语②微生物学③生物化学同上①英语②环境生物学③环境科学/经济学①英语②工程热力学/化学热力学③流体力学/化学工程学①英语②环境科学③经济学/环境管理九、参考书目报考博士生重点参考有关学科的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材,阅读相关领域国内外前沿动态方面的文献。以下书目供参考:微生物学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主要参考书目)2、沈萍主编.微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化学1、王镜岩等编著,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朱玉贤等,现代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3、BenjaminLewin,基因VIII(中文版),科学出版社流体力学1.许维德主编.流体力学,国防工业出版社工程热力学1.沈维道、蒋志敏、童均.工程热力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华自强、张忠进.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朱明善.工程热力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化学工程学1.陈甘棠.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李绍芬.反应工程(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3.Levenspiel.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化学热力学1.韩德刚,高执棣编著,化学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McGlashanM.L.著,化学热力学,刘天和,刘芸译,中国计量出版社,19893.傅鹰编著,化学热力学导论,科学出版社,19634.郭润生编,化学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5.吴鼎泉、屈松生、谢昌礼.化学热力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经济学1.魏杰等.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环境管理学1.叶文虎主编.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左玉辉主编.环境系统工程,南京大学出版社环境生物学1.孔繁翔主编.环境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盛连喜主编.现代环境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3.何强、井文涌等.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植物资源学1.戴宝合,主编.野生植物资源学.农业出版社,1993.2.刘胜祥,主编.植物资源学(第二版).武汉出版社,1994.3.董世林,主编.植物资源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4.4.何明勋,主编.资源植物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姜彦成,党荣理,主编.植物资源学.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6.赵建成,吴跃峰,主编.生物资源学.科学出版社,2002.7.谢碧露,张美琼,主编.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8.张康健,王蓝,主编.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9.赵可夫,冯立田.中国盐生植物资源.科学出版社,2001.植物生态学1.王伯孙.植物群落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2.吴征镒等.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下),科学出版社,1983植物生理学1.潘瑞炽等主编.植物生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版社,20012.武维华主编.植物生理学,科学出版社十、导师介绍王利生热能工程/能源经济吴钢环境科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张洪勋微生物吴创之生物能源利用关文彬植物学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2008年博士研究生初步招生计划及初试科目人事教育处供稿点击次数:68892007年招生情况简介2007年研究所挂靠生态环境中心和广州能源所进行招生。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15人,实际招生15人,通过生态环境中心代招完成。硕士研究生计划为15人,其中委托生态环境中心代招10人,广州能源所代招5人,实际招生15人,其中推免生1名。07年博士研究生报名人数35人,初试合格11人,按专业以1:1.5的比例确定复试人数,第一志愿录取6人,调剂接收9人。调剂接收主要考虑研究生专业分布,主要通过微生物所、大连化学物理所调剂接收微生物和化工方向的考生。07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生态环境中心报名人数69人,初试合格16人,参加复试9人,录取3人,推免生1人。根据专业需求从微生物所调剂4人,过程工程所调剂2人。2008年招生计划2008年研究所拟招收发育生物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热能工程10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20名;分布在以下研究所代招:植物研究所1人,微生物所8人,过程工程研究所7人,广州能源研究所4人。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接受调剂生源。生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化工过程机械、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化学工程、环境工程14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15名。分布在以下代招点:微生物研究所5人,过程工程研究所9人,广州能源研究所所6人。推免生不超过30%。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接受调剂生源。招生相关专业:生物学、植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联系方式:联系人:刘佳、刘强地址:青岛市南京路100号金华公寓A座401邮编:266071电话:0532-81922793、81922792传真:0532-81922776网址::liujia@qibebt.ac.cn,liuqiang@qibebt.ac.cn博士生导师发表日期:2008-1-24点击次数:5454王利生男,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8年生,湖北省汉川市人。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能源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广东省海洋学会理事。专业方向为能源发展战略、生物能源转化。魏东芝1963年出生,山东聊城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副所长。1989年华东化工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赴日本京都大学、美国UtahStateUniversity、德国GBF(生物工程中心)等学习。曾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化工学科带头人,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近年来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9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6项,主持国际会议3次,国际大会报告、特邀报告13次。近几年获得国家新药临床证书3项,已有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或进入中试。曾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负责完成了国家“863”重大专项、“973”前期专项、上海市重大项目等课题,作为总负责人或单项负责人近5年所承担项目总经费超过1亿。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郑永红男,1970年生,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2000在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0~2006在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从事海洋能利用和海洋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参加国家十五和十一五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博士后基金等20余项研究工作。2001-2006年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60多篇,论文被SCI/EI收录50多条。曾获省部级奖5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咸漠男,1967年6月生,吉林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获吉林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7年,先后在法国国家研究中心(CNRS)和密歇根州立大学作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生物催化合成化学品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参加的国家、省级、横向项目15项,在PNAS,JAC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0篇,其中有20篇被SCI收录。主要研究兴趣为酶的筛选、进化、反应机理,多酶系组合催化等方面的研究。郭荣波男,1970年10月生,山东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获得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分析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2001年到德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GSF)生态化学研究所作为访问学者从事合作研究,2005年至2007年于德国马普陆地微生物研究所从事氢化酶研究,高级访问学者,德国马普奖学金获得者。曾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专项食品安全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文章8篇,申请专利3项。徐健男,1976年10月生,福建漳州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1997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计算机科学专业硕士学位和生物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2004年在华盛顿大学基因组科学中心做博士后学者,2004年-2006年担任华盛顿大学基因组测序中心“序列组装和分析”研究小
本文标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2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