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四年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9《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同情弱者”。本课描写的是在风雪交加的大年夜里,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沿街叫卖饥寒而死的悲惨故事。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要以读为本,通过读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本课设计从整体入手,采用自主、合作、多项互动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个性化理解课文,并着力为学生发展和展示阅读能力提供广阔空间,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贫苦儿童悲惨遭遇的同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本课生字。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像的表达方法,能复述课文。教学重点.体会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像与悲惨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提示: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非常可怜?用——画出,并说明自己的理解。3.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出现什么幻象?这些幻象说明了什么?4.你能想象出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生活时景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动笔写写。5.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情境境创创设设,揭示课题。1.教师用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出示卖火柴小女孩的画面,用动情的语言进行描述,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出新课。2小组合作相机提问:“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二、、小小组组合合作作((预预计计66——88分分钟钟))1.学生默读课文,全面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再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结合课文读准字音、体会字义。3.自主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思考: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女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非常可怜?用——画出,并说明自己的理解。3.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出现什么幻象?这些幻象说明了什么?4.你能想象出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生活时景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动笔写写。5.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2三三、、展展示示交交流流((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1.课文的主要讲的是什么事?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四四、、反反馈馈练练习习((预预计计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区区别别形形近近字字烤烤焰焰堵堵披披搂搂烛烛铐铐陷陷赌赌坡坡楼楼浊浊第二课时一、情情境境创创设设,揭示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女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二、、小小组组合合作作((预预计计66——88分分钟钟))(一)阅读第一部分(1~4自然段),体会小女孩所处的恶劣环境。1.读后讨论。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还在街上卖火柴?(抓住两点来引导:一是“她不敢回家”;二是“家里跟街上一样冷”。)2.说说体会。从这里,你体会到这个小女孩怎么样?(小女孩冻了一天,饿了一天,没有人关心她,回去还要挨打,真可怜。)3.感情朗读。要把阅读中体会到的小女孩的可怜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三三、、展展示示交交流流((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1.自读感悟。说说小女孩的理想与需求是什么?你是从那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小女孩的理想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并追溯原因。把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3.交流展示。(1)谁能代表小组把上面的问题与大家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可随机归纳板书:理想———幸福、快乐需求———温饱、欢乐、怜爱(2)从幻象与现实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文中哪些段落最能打动你?读出来给大家听。(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个性,与作者产生共鸣。)四四、、反反馈馈练练习习((预预计计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1.改写这篇童话的结尾。2.写一篇读后感。课后反思:310古代读歌三首教材分析:这三首诗歌,紧紧围绕同情弱者的单元主题,鞭挞了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学情分析:在品尝佳句的同时,体会情感,进入意境,增加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2背诵这三首古诗3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4认识4个字,会写12个字。教学重点:反复吟咏诵读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背古诗自学提示:通读诗句,认读生字欣赏古诗,体会诗歌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情情境境创创设设,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千年之前,透过诗句来体会诗人内心沉重的感慨。(板书课题)二二、、小小组组合合作作((预预计计66——88分分钟钟))1通读诗句,认读生字2欣赏学习古诗3品词句,知作者三三、、展展示示交交流流((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1了解诗句大意2试着说说诗意,解决不了的作上记号。3与同桌读诗,互相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四四、、反反馈馈练练习习((预预计计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理解诗句:“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稻云不雨不多黄“第二课时一一、、情情境境创创设设,揭示课题。作者把贫苦穷人忍饥挨饿,缺衣少穿的痛苦表现的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用心比较,品读文字后面的故事。二二、、小小组组合合作作((预预计计66——88分分钟钟))品品读读,,对对比比共共同同点点::关关心心民民生生疾疾苦苦不不同同点点::《《悯悯农农》》丰丰收收————饿饿死死灾灾年年————重重重重痛痛苦苦三三、、展展示示交交流流((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互互相相背背诵诵,,理理解解诗诗意意四四、、反反馈馈练练习习((预预计计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独独立立完完成成目目标标,,自自选选佳佳句句4说说说说诗诗意意板板书书设设计计::1100古古诗诗三三首首诗诗名名作作者者快乐读书屋《父母心》教材分析《父母心》是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了一艘轮船上一对贫困夫妇把子女送给人家,又领回来的感人故事。说明了优厚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感情,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从作者的编排意图看,目的是要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心,做到“我爱我家,我爱我亲人”。学情分析:以课外相关文章来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把学生的情感一步一步地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动情,从心灵深处产生要感激父母,要报答父母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和谐的读书氛围中理解、感悟文章的主旨,逐步提升语文素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极其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的爱意。4.认识4个生字。教学重点、难点在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的爱意。自学提示:1.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请同桌或老师帮助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完后请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教学过程一、情情境境创创设设,揭示课题。1.用《母亲以手喂熊救爱子》的故事,导入新课。(多媒体画面上出现病床上的母子俩。这位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到抚顺市劳动公园里玩。工作人员正准备把黑熊搬到室内过冬,已经将笼子外的铁丝网拆除。不知不觉中,这个孩子走近黑熊,并将一块糖伸向黑熊,于是小手被黑熊咬住了。这一刻,母爱化作巨大的勇气,母亲迅速将一只手伸进熊嘴里喂给黑熊,另一只手护着儿子的小手,拼命地从熊嘴里往外拉。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位勇敢的母亲以双手重伤,其中一只手肌腱断裂的代价保住了儿子的小手。)2.板书课题。二二、、小小组组合合作作((预预计计66——88分分钟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请同桌或老师帮助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5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完后请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三三、、展展示示交交流流((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这对父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再读感悟。当你又读一遍课文时,你对文中的父母所作所为有不同的看法吗?学生交流。(如果意见不同,可分组讨论,再交流。)3.提炼升华。朗读使你受感动的句子,谈谈此时你的感受。四四、、反反馈馈练练习习((预预计计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1.从这篇短文中你懂得了什么?2.结合实例谈谈生活中你的父母对你的爱。教学反思:能说会写《安慰》教材分析本次能说会写属于情境交际,由四部分构成:一是交际的话题“安慰”;二是话题的内容和范围,即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安慰,怎样安慰;三是要掌握好安慰别人的心态、语气;四是口语交际时的练习形式及方法。学情分析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侧重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文明的语言修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与人交流时能尊重和理解对方,并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倾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能抓住重点,并能简单地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口语交际使学生懂得怎样安慰别人,使其学会关心、帮助需要精神支持的人。2.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3.指导学生善于评价。教学重点学会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能够从精神上支持他们。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准备图片、课件等。自学提示:人的一生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人在孤独、困难、痛苦、不幸的时候,常常需要别人的安慰。刚才几名同学已分别安慰了××同学,你们认为谁的安慰最能打动××同学呢?为什么?(同桌交流)什么样的安慰才能打动你的心?(看书上内容,讨论归纳。)教学流程一、情情境境创创设设,揭示课题。(结合教学班或学校里某同学遇到的不幸引入话题)××同学很痛苦。作为同学,彼此6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你们看她(他)难过的样子,觉得该做点什么呢?1.指名发言。2.激发情趣,导入课题。同学们,其实刚才你们就是在对××同学进行安慰。有人说:“会安慰别人的人是天使!”因为他带走了忧愁,留下来的是快乐和温馨。刚才几个同学也做了一回天使,其他的同学想不想做这样的天使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会这种本领。(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二二、、小小组组合合作作((预预计计66——88分分钟钟))1.阅读教材,明确交际的内容与要求。人的一生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人在孤独、困难、痛苦、不幸的时候,常常需要别人的安慰。刚才几名同学已分别安慰了××同学,你们认为谁的安慰最能打动××同学呢?为什么?(同桌交流)什么样的安慰才能打动你的心?(看书上内容,讨论归纳。)态度:要和蔼可亲,真诚,富有同情心。语言:说同情的话,委婉动情的话,鼓励的话。三三、、展展示示交交流流((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你们已经学会了怎样安慰别人,现在就请你们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再安慰一下××同学,好吗?看谁说得更能打动她(他)的心。××同学你听了同学们的安慰,心里想些什么?看,这里还有两个同学需要你们安慰,你们最想去安慰谁呢?下面请同学们发挥四人小组的力量,运用集体的智慧,共同来安慰一下他们吧!四四、、反反馈馈练练习习((预预计计预预计计1155分分钟钟))成长的道路上,不顺心的事很多,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安慰别人。1.自主寻找合作伙伴。2.确定安慰别人的话题。3.分角色小组内表演。五、总结有一首歌非常好听,也很有意义,老师把这首歌带来了,想与大家来分享,(出示图片,播放歌曲“爱是LOVE”)。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安慰是增进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医治心病的良药,是汲取力量的源泉,是爱的奉献,愿你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尽自己所能,向那些需要安慰的人送上自己关切的话语,奉献自己的爱吧!能说会写《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教材分析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内容,展开合情合理的想像,以“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为题写一个故事。要求学生要从奶奶对女孩的关爱,给女孩的温暖等方面来描述她们在一起的情形。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学情分析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联想原文中的人
本文标题:四年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28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