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一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第一册《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预习课文,认读生字。二、查阅资料,了解北京。二、教学课题1.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精神,教学活动中,可将看图、读书、训练融入质疑、疏疑、解疑的主线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三、教材分析《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本文以一个山村的小孩子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和诗歌的形式,讲述自己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在学习的课堂里,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认识13个生字,本课的4个生字。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识偏旁“心”、“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识字、写字、练习朗读。2、会区别形近字并能把生字书写正确、端正。3、引导学生读好诗中的长句子。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印象。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北京各种著名景点的图片,给学生欣赏,降低学习课文内容的难度,使学生感受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的庄严。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北京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教学方法质疑解惑法、反馈教学法、多层次朗读法。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1.谈话: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你们想去看看吗?(播放课件,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视频【百度视频】看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你有什么感受呢?(生:真想去看看)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指读,齐读,读好题目)过渡: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位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评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为什么要升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都是那么的陌生。因此,如果没有感性的认识,是很难激起他们的情感。这里,通过结合平时的升旗活动,并用视频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让他们感受这种庄严雄伟的气氛,用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升旗的感受,并为学习下文做好铺垫。)二、朗读课文,悟情1.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分句读课文。(评析:小组合作学习,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并能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在交流中,学生有重点地提出了难读,难记生字,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难点。)2.出示多媒体课件听课文朗读。我多想去看看配乐课文朗读【百度视频】3.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啦,那么你听懂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4.刚才有一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说他读懂了这位小朋友很想到北京去看看,来,请你说说你是从课文的那一句话中看出来的,把它读出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出示第三句话)大家一起读读这句话。5.对呀,他为什么这么想去看看呢?答案就藏在这里(出示妈妈的话),请你仔细读读课文,找到答案。6.学习一、二两句话学生各抒己见:⑴第1句:孩子的家在大山里,他是一位山里的孩子。①齐读句子②正因为他是一位山里的孩子,从来没有到过北京,所以他才会说“我多想去看看”谁能有感情地读读山里孩子的话。⑵第2句:北京城里有一座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理解“遥远”:老师有一个问题,这儿的“遥远”是什么意思?我不懂,谁来帮帮我?理解“壮观”【百度图片】=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E%D2%B6%E0%CF%EB%C8%A5%BF%B4%BF%B4&in=1945&cl=2&lm=-1&pn=59&rn=1&di=20133294015&ln=536&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pn59①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遥远的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开始了,你看到了什么?②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很壮观,很有气势,场面很大)③当五星红旗跟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候,过路的工人、农民、学生都停了下来,向我们的国旗致敬,这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呀!让我们读好这个句子吧!(自由读、指名读)④齐读这一句话。⑤创设情境:小朋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么壮观,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场的话,你会怎么做?来,我们一起做做看。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表演。(奏国歌、升国旗)【百度视频】=.html⑦这位山里的孩子家离北京那么遥远,他从来也没有去过北京城,北京城里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又是如此地壮观,怪不得这位山里的孩子这么想去北京亲眼看看升旗仪式呀,让我们把这种迫切的愿望用朗读表达出来。(指导读好第3句话)⑶这里为什么说了两遍“我多想去看看”呢?(说明这位小朋友非常想去。)⑷那么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请你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评议;齐读。(小结:这位小朋友读得真精彩,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他想去看看的迫切之情。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再来读读这一句话。)三、朗读诗歌小朋友,让我们选择你喜欢的姿势读读这首诗歌。(配乐《我爱北京天安门》)【百度视频】四、拓展延伸、延情1、小朋友,我们的首都北京除了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之外,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现在,我还想当一次导游,和你们一起再去游览游览?(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这是美丽的颐和园、故宫、明清的皇宫。【百度图片】=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2%C3%BA%CD%D4%B0&in=26951&cl=2&lm=-1&pn=1&rn=1&di=270687804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9%CA%B9%AC%B2%A9%CE%EF%D4%BA&in=3729&cl=2&lm=-1&pn=19&rn=1&di=3522897114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3%F7%C7%E5%BB%CA%B9%AC&in=30282&cl=2&lm=-1&pn=4&rn=1&di=575227299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六、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1.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2.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3.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七、教师个人介绍省份:辽宁省学校:本溪县小市镇中心学校姓名:李妍职称:小教一级电子邮件:953923190@qq.com通讯地址:本溪县小市镇中心学校李妍,女,1981年1月出生,2003年毕业于本溪市师范学校,先后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专业特长:小学英语和语文教学。爱好:旅游、读书、电脑。最推崇的人物是窦桂梅。座右铭:用心去教书,用情来育人。为人态度: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内心独白: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教学追求:勤于给一棵棵稚嫩的幼苗松土、浇水、捉虫、施肥的园丁终将迎来争奇斗妍的春天。
本文标题:一年级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4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