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引言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据法律、主权取得或认定的资产以及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形成的资产。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是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企业国有制产流失问题日益突出。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已成为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多种多样,原因深刻复杂,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现时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1国有资产与国有资产流失概述1.1资产的诠释理解“国有资产”这一概念首先要正确理解“资产”这个概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so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某一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在现代社会中,只要一提起资产,人们总会想到各式各样的具体内容,如建筑物、机器设备、原材料、存款等。通俗地说,资产是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财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里所说的拥有或控制,是指企业法人在形式上虽没有所有权,但在实际上已经取得了控制权,能够自由使用、依法处置,并享有和承担与该法人财产相关的利益或风险。根据资产定义而限定为资产的各个项目通常也称为经济资源。资产(经济资源)的共同特征是:1.1.1资产的实质是未来的经济利益,即单独地或与其他资产结合在一起时具有直接或间接地为未来的现金净流入作出贡献的能力。资产或通过同对企业具有价值的其他事物相交换,或通过为生产对企业具有价值的产品被使用,或通过用来清偿债务,实现未来的现金净流入的增加。1.1.2这种未来的经济利益必须为特定主体所控制,即这种利益归集于特定主体而限制其他主体的取得。当然,个别情况下,可能有其他的特定个人或主体分享这些利益和服务,但资产必须是处于特定主体控制之下。这里,控制可以包括直接持有(如库国有资产流失浅析-2-存存货和现金等),也可包括某种形式的控制(如在其他企业的投资)。1.1.3对资源的使用权利或服务潜能必须有合法的要求权。也就是说,“权利的法律强制性并不是企业拥有资产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只要企业可能用其他方式来取得所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1.1.4这种经济利益必须是过去交易或事件的结果,或者是导致企业能获得这项利益的交易或其他事件已经发生。如果经济利益只能产生于未来而不能在现时存在或处于企业的控制之下,或促使企业能获得或控制这项未来利益的事项或情况尚未发生,或是企业在过去具有获得或控制这项未来利益的能力,但已出现了消除该项能力的事项或情况,就不能作为资产。1.1.5未来经济利益可能有形,也可能无形。也就是说,不论是采用有形或无形实体的形式,只要是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都应列为资产。1.2国有资产的概述1.2.1国有资产的概念根据上面资产的定义,国有资产被定义为国家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在确定国有资产时要注意两点:(1)国有资产必须是可以为国家带来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如果不能为国家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或这种利益已经不能保持,即已经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入,则不能作为国有资产。例如,我国国有企业的应收帐款中有大量的呆死帐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少数特别严重的企业呆死帐甚至占到整个应收款的80%以上;此外,库存产品中有大量产品已经变质、失效,但仍在仓库堆放着,在帐面上反映着。这些“资产”在确定国有资产时都应予以核销。(2)国有资产必须是国有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如果“资产”不存在、未处于国有企业的控制之下或交易、事项未发生,则不属于国有资产的范围,应从国有资产中剔除。例如国有企业改制时,土地资产在未来可用于第三产业的开发,但现时还未开发,那么企业国有资产中就不能按第三产业已开发的土地价格入帐,而只能按现时价格入帐,此价格下的土地才能算为国有资产。在现实生活中,“国有资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资产法(草案)》明确指出:本法所称国有资产,包括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形成的资产及其收益,包括拨款、接收捐赠而形成的资产,包括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财产权利。很明显,这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3-里指的是广义的国有资产。广义的国有资产包括:(1)国家以各种形式形成的企业投资及其收益等经营性资产;(2)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形成的非经营性资产;(3)国家依法取得的土地、森林、河流、矿藏等资源性资产。狭义的国有资产,指经营性国有资产,即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经济活动,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被企业依法经营或使用,并且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包括:(1)企业使用的国有资产;(2)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非经营性资产中,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通过各种形式用于经营的资产;(3)国有资源性资产中投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部分。1.2.2国有资产的分类根据是否由投资构成,国有资产分为资源性国有资产和非资源性国有资产;根据是否要求经济上的回报,将非资源性国有资产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于是,国有资产实际上包括三大部分,即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依据其有无具体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大类。各类实物资产,包括货币、有价证券等,都需要依据其具体形态进行管理,以避免实物损失和价值流失,这些资产即属于有形资产一类。与此对应,国有企业的各种专利、专有技术、品牌、商标、商誉和土地使用权等,虽不以实物形态存在,但像企业其他有形资产一样能带来资产收益,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国有资产——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根据价值转移、回收方式的不同和使用周期的长短又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又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取得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并非同一概念。但总的来说,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外延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本文中,假定二者是同一范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使用以服务为根根目的,具有占有使用的无偿性。资源性国有资产是三类国有资产中,唯一不由国家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是在人类现有的知识、科技水平条件下,通过开发能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资源。这里要注意,资源性国有资产不等同于国有资源。后者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自然资源,包括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土地国有资产流失浅析-4-等自然资源。而前者仅是国有资源的一部分,并且随着科技水平以及一定经济价值的变化而不断变化。1.2.3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内涵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最重要、最活跃的部分,是国有资产收益不断增长的源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后消耗的补偿和为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发展而扩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规模的资金,不可能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的结果中获得,只能来源于经营性国有资产收益的转移和各种财政收入的行政、事业费预算支出。因此,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规模及其扩张速度只能以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规模和不断发展为前提。而经营性国有资产则通过资产运营获取收益,通过内部积累和外部投资收益实现自我增长,同时增加非生产性积累以扩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对于资源性国有资产而言,其价值受制于开发利用能力;而开发利用能力又随科技进步和投入资源开发资金的增加而提高,而资源开发投资的增长同样主要依赖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运营收益。可见,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规模和运营状况不仅与其自身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而且与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开发利用程度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增加关系密切,其增加是整个国有资产系统扩大的源泉。因此,应尽力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益。这对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杜绝国有资产流失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是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角度来讨论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1.2.4国有资产的现状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总量有了大幅度增长。据财政部会计决算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共计1182992.2亿元,比上年增加8982.8亿元,增长8.2%。在全部国有资产总量中,经营性资产76937.8亿元(占65%),非经营性资产41361.4亿元(占35%);中央占用国有资产为56594.2亿元(占47.8%),地方占用国有资产为61705亿元(占52.2%)。分地区来看,广东、上海、山东等七省市国有经营性资产最多,占了地方全部资产的52.3%,分行业来看,石油、冶金、机械、电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石化等行业的国有资产规模较大。1.3国有资产流失概述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产权被非法转变为非国有产权,脱离国家监控,人为造成非正常损失,国有产权应得的利润转化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利润,或被非法长期山东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5-置于国家法定的监控体系之外,形成体外循环或长期呆滞闲置形成损失浪费,所以,国有资产流失实质上是指凡占有、使用和管理国有资产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过各种渠道侵占私吞、隐瞒、挤占、截留、转移、呆滞浪费、毁损破坏国家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财产权力,或者本来应在国有经济主体内实现的利润,通过转移价格等方法流入到非国有主体中去。国有资产流失的界定依据:一是流向的特定性,即专指国有资产流向非国有产权主体;二是权益的被侵占性,即在没有合理补偿的情况下,要么是国有资产本身,要么是国有资产取得的效益或效果,被非国有产权主体侵占。根据上面国有资产的概念,在确定国有资产流失时必须防止两个误区:(1)将已经不含未来经济利益的资产也算入了国有资产。诸如应收帐款中的大量呆死帐,库存产品中的大量已经变质、失效的产品,由于不含有未来经济利益或者这种未来经济利益已经不能保持,所以根本不能算为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流失也就无从谈起。(2)国有资产流失,流失掉的必须是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带来的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如前面国有资产概念中的例子。国有企业改制中可用于第三产业开发的土地,当仅按现时价值入帐时,就不能将土地现时价格与第三产业开发后的土地价格之差算作国有资产流失。另外,国有资产流失并不仅仅是有形资产流失,无形资产也可能流失,例如,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未对商标、商誉评估,国有企业的专有技术被窃取等等。2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资产的规模不断壮大。国有资产总量自建国以来,平均每年递增12.4%;80年代初以来,平均每年递增14.5%;进入90年代,国有资产呈快速递增态势,年递增率达到17.9%。但与此同时,国有资产的流失亦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报载,我国国有企业的呆死帐及银行不良资产损失至少在12000亿以上,每年公款吃喝的费用高达1000亿,每年偷税漏税损失1100亿以上,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浪费每年至少在1000亿以上……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不仅不利于国家的稳定,也影响到改革的成效。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全方位、多渠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归纳起来,企业国有资产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流失的:2.1企业经营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2.1.1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其一,企业在不经过市场调查,不对投资对象作深入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投资,造成固定资产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资产闲置,产品没有市场甚至导致被骗上当。某企业总资产37亿元,在
本文标题:国有资产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60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