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国民幸福度调查方案设计案例
“公民幸福度”调查方案设计一、背景“国民幸福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深刻的意义,尤其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国。十二五目标,国民共富!(在GDP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国民众是否感到越来越幸福?政府的决策,是否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日前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十二五”以民生为核心,实现“两个同步”,即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淡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权重,将民生问题提高到幸福与尊严的层次,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跨越。二、“幸福”的概念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而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民众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如果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那么,幸福指数(GNH)则是衡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程度的标准。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之初,幸福指数会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国内生产总值则与人民的幸福感呈边际递减状态。如18世纪工业革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方社会国民收入虽历经了持久增长,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相同比率的持续增长。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还在于人民幸福的切实获得。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幸福通过就业、治安、住房、医疗、教育、公平等身边的点滴琐碎来感受,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增长只是其中之一。因此,国民的幸福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一道作为评估社会进步和谐的指标,已成为当前世界的大势。“幸福感”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幸福指数较之GDP更具综合性和整体性,对社会发展的反映也就更加全面和深刻。幸福指数的功用,不仅在于评价社会政策及其效果等方面,而且在于监控社会发展,规划社会美好生活,可以用作衡量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标准。采用幸福指数监测评估和谐社会构建,也是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百姓呼声的重要渠道。三、国民幸福指数GNH国民幸福指数,或称(国民幸福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是由南亚的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国民的幸福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一道作为评估社会进步和谐的指标,已成为当前世界的大势。法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已采用各自的“幸福指数”分析社会发展程度。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两个同步”,恰与这种趋势内在契合。2006年国家统计局就提出,中国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一些新的统计内容,以适应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生、人文这方面的需求。以“幸福指数”量化和谐社会!四、建立“国民幸福指数”的相关理论幸福是人们对现实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观心理体验,幸福指数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人性化指标,既能度量经济社会发展实效,又将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放在首位,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以人为本理念,成为检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主要标准。1、党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幸福指数”的指导思想16届3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既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也是我们确定“幸福指数”评价标准的基本准则。中国社会的三次重大转型!“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政治上: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经济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方;思想上:破除“两个凡是”,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集体。“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改变了“一大二公”体制下的“平均分配”政策。“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修正了25年不曾松懈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路径。即GDP的风向标被拔除,以公平为导向的社会政策改写了赢家通吃的旧格局。社会公正,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得以发展。转型标志:公正主义终结“富人时代”;宪政主义终结“权利时代”;人本主义终结“GDP时代”;多元时代终结“单边时代”四、建立“国民幸福指数”的相关理论2、人本发展理论。“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普遍幸福。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是当代新的发展理论。当代发展理论在20世纪后期,经历了深刻的转变。体现在由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观到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的转变。它要求人们摒弃传统的发展观,即单纯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一国发展的方法,要求把发展看作是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价值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这一理论已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2、社会公正理论。社会公正理论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中引人注目的理论内容。社会公正既是一个重要的利益分配原则,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原则。社会公正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联系,规定着社会资源的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社会公正应体现于如下重要原则。(1)公民权利的保证原则。社会公正应体现于公民的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人身自由和安全权等权利的行使;(2)公民参与的机会均等原则。社会公正体现于公民对经济、政治、文化一切活动的平等参与和机会均等;(3)按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是社会公正的主要体现;(4)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原则。对在分配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给予必要的调剂和救助,也是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着社会公正理论,它的提出就是为了有效解决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在继续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应更多些向公平方向倾斜。例如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必将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人人共享,普遍受益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宗旨,必将有利于激发社会的活力,激励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推动社会发展。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是人类社会工业化以来出现的人类生存危机。1975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开启了世界各国人民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生态环境的历史新篇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人们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1)可持续发展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人口、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环境六要素的和谐协调发展;(2)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克服“人定胜天”和人与自然的主仆关系的片面观点,建立人与自然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3)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观念,反对为了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发展,损害其他地区和其他国家的发展;(4)可持续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代际观念,生态环境和资源宝藏是世代人类共同的财富。发展不仅为了造福于当代人,而且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的幸福。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五个统筹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实施科学发展观必将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势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005年6月,有43个国家的代表出席的研讨“国民幸福指数”的会议在加拿大召开。会议把“国民幸福指数”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社会经济可持续地均衡发展;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文化的保护和推广;为人民谋福利的良好的政府。到2010年,实践幸福指数体系的地区包括深圳市、平顶山市、江阴市、陕西省、武汉市等。其中深圳市以幸福指数指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该市“幸福指数”是文明指数测评体系的7个一级指标之一;而平顶山市则把幸福指数作为干部考核任免指标;江阴市将幸福指数作为城市发展指标;陕西省构建了多维度的幸福指数体系;武汉市追求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升。福建省正加快建立幸福指数决策与引导机制。在指标设置方面,幸福指数指标一般可分成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大类。其中客观指标原则上可包含“城乡居民收水平、消费结构、社会事业发展、生活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若干指标,以统计数据为准,一年测算一次,试行阶段权重可超过50%,以后视情况逐步减少。而主观指标原则上可包含“市民荣誉感、未来生活预期、家庭和睦、经济状况、文化生活、精神状态、人际关系、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指标,以抽样问卷调查统计为准,每个季度调查公布一次,年终取平均值,试行阶段权重先低于50%,以后视情况逐步提高。幸福指数的运作模式,可采取政府主导、社会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模式,即由政府制订幸福指数工作体系并组织实施,客观指标测算和评估由政府指定统计局、调查队部门负责。幸福指数指标体系设置、主观指标测评和综合幸福指数评估工作由政府委托社会机构负责运作。工作方案方面可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邀请市民代表参与全过程的监督,公开征集市民作为志愿人员参与问卷调查等有关工作。五、国民幸福指数目前的一些计算方法2005年6月,有43个国家的代表出席的研讨“国民幸福指数”的会议在加拿大召开。会议把“国民幸福指数”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社会经济可持续地均衡发展;保持良好的自然环境;文化的保护和推广;为人民谋福利的良好的政府。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c%。其中a,b,c,d,c分别表示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所占的权数,具体权重的大小取决于各政府所要实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六、“居民幸福度”调查方案设计构成居民幸福感的三种感觉,即生活和事业的满足感、心态和情绪的愉悦感和人际与社会的和谐感。(乐正)《个人幸福量表》是用来测量居民个人幸福感的一套问卷。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社会阶层)和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人身财产安全、交通出行、业余生活和家庭生活)。B类指标: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以及幸福感的时空参照比较(如与过去的对比、对未来的预期以及地区间的差异)。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对“所在城市或地区”的身份认同,以及个人幸福与所在城市或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A、B、C三类指标的总体满意度,相当于居民的综合幸福指数。XX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设计1、拟从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两个方面进行。2、主观指标评价主要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居民主观幸福感数据。3、客观指标评价主要从现有统计资料中提取所需数据。4、幸福指数的计算模型:通过分级进行处理,下级指标采用加权算数平均或几何加权平均合成上级指标。5、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客观指标评价体系主观
本文标题:国民幸福度调查方案设计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6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