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课: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观念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二、教学重点: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三、教学难点:人民防空的作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引言: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集团、国家、民族、宗教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矛盾不断,战争也不断发生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英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战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过战争吗?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不是就不可能有战争了呢?我说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是不变的规律如中国和越南,中国帮他抗击美国侵略,胜利后,他们却想在亚洲称王称霸,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引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更重要的是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台湾岛内的台独份子非常嚣张,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法分裂祖国领土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对台湾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一个中国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去做割裂祖国中国塑胶生产厂领土有损中华民族利益的千古罪人现代战争大多以空袭开始,空袭手段多,武器性能好,空袭强度高,准确性高如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太空有侦察卫星、空中有侦察飞机为其侦察,有预警飞机为其导航,并对伊拉克实施电子干扰,使伊拉克指挥系统瘫痪用B-52.F-117A、F-111等轰炸机,各种舰载攻击机,攻击直升机发起空袭使用了远程精确制导的战斧导弹、集束炸弹、钻地炸弹、高爆子母弹、电磁脉冲炸弹等仅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使伊拉克沦陷了这也说明今后高科技战争中,空袭不仅作为战争的作战样式之一,而是成为战争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防空袭的重要性我国各届政府领导都对防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199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在突发战争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战争伤害一、人民防空的任务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外国称民防)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解除警报:鸣3分钟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人民防空的具体任务:包括战时和平时战时:适时发放防空警报;及时组织人民群众疏散、掩蔽;向群众通报遭受袭击情况并指导进行防护和自救、互救;组织人防专业队开展抢救、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配合城市防卫作战平时:结合城市建设,修建人防工程;同有关部门拟定城市建设规划;建立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制定防空袭预案,进行疏散地域建设;整组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使其在工业事故和自然灾害中发挥骨干作用,以锻炼提高战时救护和抢修能力;对公民进行人民防空教育,使其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人民防空的作用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现代战争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破坏性巨大因此,在战争中只有有效地保存战争潜力,才能争取主动,持久抗敌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当时的日本工业发达,武器装备精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中国人口多,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复杂,具有较大的战争潜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鬼,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以战争潜力的大小,决定了战争能否持久,而人民防空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人力物力,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力措施1.人民防空的具体工作,由中央、各省、地区、市、县、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办)负责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中,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卫好城市,也就是保存了战争潜力所以,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保障和物资储备,是反空袭的要塞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一个国家人防工作的好坏,是敌人发动战争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人防工程完备、警报系统先进、防空组织严密、人民防空素质高等,这都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起一定的威慑作用三、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通过防空教育,使同学们了解了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高科技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人民的危害一旦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担负起建设、保卫祖国的责任2.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素质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通过学习,能使同学们懂得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性能及特点,学会防护动作,能制作简易防护器材,会使用人防工程掩蔽,一旦受伤的自救互救技能等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在平时的突发灾害中进行防护,较好地保存自己如非典时期3.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防空知识是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有鲜明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充分的实践性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加强个人修养,拓宽知识面,锻炼应变应急能力,提高身心素质练习:1.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防空警报有几种?它们的音响特征分别是什么?3.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⑴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第二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教学目的: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2.对核爆炸的方式和外观景象有明确了解3.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重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难点: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形象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引言: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人死伤,20万人失踪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8月6日举行悼念活动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子弹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做用》一、核武器1.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氢弹的引爆装置起爆后,发生裂变链式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氘化锂在高温、高压和中子作用下,锂即产生氚,随之氘氚迅速聚合,放出高能中子和巨大能量,引起比原子弹更为猛烈的爆炸由于聚变反应须在极高温度下才能进行,氢弹也叫做热核武器不管是裂变反应还是聚变反应,在核反应的瞬间都能放出巨大的能量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也可制成地雷使用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TNT(炸药)当量来表示1当量=1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核武器按当量大小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千万吨级等2.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地下(水下)爆炸空中爆炸:闪光→→火球→→颜色逐渐变暗,从地面吸起一股尘柱,尘柱越升越高,和烟云结合在一起,形成蘑菇状烟云地面爆炸:闪光→→半球形火球→→颜色逐渐变暗,烟云和尘柱一起由地面升到空中,形成蘑菇状烟云地下爆炸:看不到闪光和火球,尘柱呈粗大发散状,并有很深的弹坑,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1.光辐射⑴、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光和热辐射出来的光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的多它以光速直线传播,作用时间只有8~15秒钟⑵、光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光辐射能烧伤无防护人员的眼底和皮肤;吸入灼热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烧伤;使易燃物体起火燃烧形成大面积火灾区2.冲击波⑴、冲击波:是核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比声速快,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⑵、冲击波的杀伤破坏作用:在超压的挤压作用下,使人体内脏损伤,耳膜破裂动压可把人员抛出一定距离,引起脑损伤、骨折在超压动压作用下,使建筑物倒塌和物体的抛出,还会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3.早期核辐射⑴、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内放射出来的γ射线和中子流它与X光相似,以光速直线传播,穿透力强⑵、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早期核辐射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体,穿透人体破坏组织细胞,当射线照射身体,杀死细胞到达一定成都时,人就会得放射病表现为头痛、恶心、失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白血球减少、脱发等症状还会使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同样对人员造成伤害4.核电磁脉冲⑴、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公里,作用时间极短⑵、核电磁脉冲的破坏作用:对人、畜没有杀伤作用,但对通信器材、电气设备有破坏作用,可造成电脑硬盘及电子元件毁坏,使系统不能工作5.放射性污染(1)放射性沾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状烟云中,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和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作用时间长,可达几小时,甚至几个月(2)放射性沾染的杀伤破坏作用:与早期核辐射的伤害作用基本相同,靠射线伤人,不仅有体外照射,灼伤皮肤,还可从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体内照射对物体没有破坏作用,它使污染的物体带放射线,影响使用核武器对人员、物体的杀伤破坏,往往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暴露在离爆心一定范围内的人员,既有烧伤,又有内脏、肌肉、骨骼的损伤,还有放射性损伤,形成复合伤物体被烧毁、挤压、摔碎等(观看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录象)三、资料介绍核武器还包括:电磁脉冲弹:它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它产生的电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可造成大范围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在未来的“电子战”中将会大显身手伽玛射线弹:它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能造成放射性沾染,迫使敌人离开所以它比氢弹、中子弹更高级,更有威慑力感生辐射弹:是一种加强放射性沾染的核武器,主要利用中子产生感生放射性物质,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上造成放射性沾染,达到阻碍敌军和杀伤敌军的目的冲击波弹:它是一种小型氢弹,采用了慢化吸收中子技术,减少了中子活化削弱辐射的作用,其爆炸后,部队可迅速进入爆炸区投入战斗红汞核弹:它用红汞(氧化汞锑)作为中子源,由于不用原子弹作为中子源,所以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少,一般小型的红汞核弹只有一个棒球大小,但当量可达万吨三项弹:用中心的原子弹和外部铀-238反射层共同激发中间的热核材料聚变,以得到大于氢弹的效力四、我国核实验情况简介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96年7月29日,进行了第45次核爆,当量仅为1-5千吨同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1996年9月24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练习:1.核武器是利用______________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鳌?BR;2.看书上第14页的两个图,说明是那种核爆炸方式3.核武
本文标题:国防教育教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6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