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中国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业
中国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业文化的概念:广义: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前者称为物质文化,具有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后者称为精神文化,具有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规范人们社会行为、体现人们情感的文化内容。狭义:仅指精神文化。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景观: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的,它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例如:民居。地方文化特色一、我国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地方特色.1.民居:四合院四合院中国北方的住宅以北京的四合院最具有代表性。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过去一个四合院只住一家人,后来由于住房的修建赶不上城市居民增加的速度,住房越来越紧张,一座四合院便住进了两家、三家……甚至多到十几家,成为目前北京人所说的“大杂院”了。1976年唐山地震后,北京城里有些四合院里盖起了防震棚,东一间、西一间,以后便成了“永久性”的小房了。这些四合院也就失去了它们的本来面目。吊脚楼吊脚楼中国俗话说“高楼万丈平地起”,然而有时也会有例外。散布于湖南湘西的吊脚楼就是这样。湘西一带山多水多,世代聚居在这块土地上的土家、侗等民族的一切活动也就与这山山水水分不开。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二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象空中楼阁,建造并不容易。吊脚楼的这种构造最早是为了防避毒蛇猛兽的侵扰。窑洞窑洞很久很久以前,风从遥远的北方把黄土带到中国的西北高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于是就形成了陕北这块面积广阔、土层绵厚的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自从有了人,便有了窑洞。而这些窑洞正是黄帝子孙繁衍、生息、创造灿烂文化的地方。时至今日,窑洞仍是延安地区人们最主要的居住形式。人类的居室大都因地制宜而营造,在黄土高原表现得尤为突出。黄土高原的土崖畔上,正是开掘洞窟的天然地形。土窑洞省工省力,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生活。蒙古包蒙古包习惯于流动的蒙古族,更多的还是使用传统的蒙古毡包。这是能够拆移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民居,它具有制作简便、易于组装、抵御风寒等特点。傣家竹楼傣家竹楼傣家人住的竹楼,说是楼,其实它只有一层,只是整个房子被一根根木桩高高地撑起,倒也算得上是空中楼阁。竹楼下面的木桩一般有50根,木桩之间的空地是堆放杂物的仓库,有的人家还用来养猪圈牛。傣族人自古以竹楼为家,是因为住在高悬于地面之上的地方,一来可以防潮,二来可以防野兽。土楼土楼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说起土楼,不能不提及土楼的建造者——客家人。他们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历经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客家人很团结,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像土楼似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在福建,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而圆楼相对少见。因纽特人的冰屋冰屋冰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很好地隔热,屋里的热量几乎不能通过冰墙传导到屋外。冻结成一体的冰屋没有窗口,门口挂着门帘,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屋内外空气的对流。此外,密实的冰屋还能抵御屋外呼啸的寒风,使屋内的人免受袭击。正因为如此,冰屋内的温度可以保持在零下几摄氏度到十几摄氏度,比起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屋外,要暖和多了,穿上一件皮大衣,在冰屋里就可以安全过冬了。我国南北方、东西部民居的不同,与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有着天然的联系.2.服饰: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不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中国的自然条件南北迥异: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生活在其间的北方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为生;他们服装的风格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南方湿热多雨,山地盆岭相间,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因天气湿热,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薄,其风格多生动活泼,式样繁多,各不雷同。蒙古族服饰蒙古族:多彩的服饰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总的来看,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傣族服饰傣族服饰傣族姑娘的筒裙其实不过是一块大布,往身上一围,简单得很。可是,这裙子长及脚裸,又紧紧裹在身上,再配一件短短的上衣,使姑娘们婀娜的身姿显得更加纤细修长。傣族姑娘喜欢穿筒裙,无论是在家做饭洗衣,还是在外面锄草收割,她们都穿筒裙。藏族服饰藏族服饰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藏北高原气温低,风沙大,又是辽阔的草原、天然的牧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要选择便于起居、行旅、保暖御寒的服装。牧区藏族穿着以皮袍为主,它结构肥大,袖口宽畅,穿着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夜间可解带和衣而眠。牧民的皮袍离不开腰带,穿时提起下摆与膝盖平齐,腰带一束,怀里形成大囊,里面可装不少随身用品。皮袍是用土法加工的绵羊皮缝制的,既经久耐用又抵风御寒。纳西族披星戴月纳西族服饰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3.饮食:南稻北麦,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湘、鄂、川、渝、贵、陕等地喜食辣。中国八大菜系。中国八大菜系中国的饮食文化渊源流长,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4.音乐:南柔北刚秦腔:“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由于山大人稀,人们经常扯起嗓子招呼同伴,一声高亢拖长的吆喝,能在寂静的山谷中长时回荡。江南音乐:“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反映南方的音乐戏曲优雅缠绵,丝丝入扣。5.民俗:1)东北十大怪:“烟囱安在山墙外;窗户纸糊窗外;四块瓦片头上盖;反穿皮袄毛朝外;十七八岁姑娘叼个大烟袋;大缸小缸腌酸菜;草坯房子篱笆寨;下晚睡觉头朝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2)关中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似锅盖;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带;唱戏大声吼起来。”3)云南十八怪:“袖珍小马有能耐;火车没有汽车快;石头长到云天外;山洞能跟仙境赛;鲜花四季开不败;常年都出好瓜菜;茅草畅销海内外;四季服装同穿戴;蚂蚱能做下酒菜;好烟见抽不见卖;三只蚊子炒盘菜;竹筒能做水烟袋;摘下草帽当锅盖;鸡蛋用草串起来;过桥米线人人爱;米饭饼子烧饵块;种田能手多老太;娃娃出门男人带。”回族文化:1.服饰:2.饮食:3.宗教:回族的小白帽和盖头回族的服饰与其他民族之不同处,主要在于头部。回族聚居地区的男子多戴圆形无沿小白帽,有的学者说,戴伊斯兰教徒无沿白帽是为了礼拜叩头方便,达到额头、鼻尖着地,全身心贯注在一点上。回民叩头时认识到,人生活在士地上,也要死亡在土地上,这是谁也不能违抗的规律,人类之所以能生活,应报答真主的恩赐。所以,无沿白帽以称为“礼拜帽”或“白孝帽”。戴盖头是一些回族地区妇女的普遍服饰。盖头一般有三种;青年妇女戴绿色盖头,清新秀丽;中年妇女戴黑色盖头,清雅庄重;老年人戴白色盖头,清净洁白。回族的饮食一是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其品种之多,味道之香,技术之精,是无与伦比的,显示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面食品种达60%,如:拉面、馓子、饸饹、馄饨、油茶、等.二是甜食占有一定的地位.如它似蜜、炸羊尾、糖醋里脊等。米面中的甜食就更多了,如凉糕、切糕、甜麻花、甜馓子、糍糕、江米糕、等,三是回族特别喜爱吃牛羊肉.伊斯兰教倡导食用牛羊鸡鸭鱼等肉,禁戒猪驴骡及凶禽猛兽之肉。以羊为例,性情温顺,自身洁净,其肉美味可口,对身体有滋补食疗作用。四是回族人民非常重视学习吸收兄弟民族的烹调经验。例如饺子、馒头、粽子、元宵、月饼等。回族在制作这些品种时,绝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创造性加以改进.回族饮食最具中国清真饮食的特色,认真观察回族饮食生活,就会发现这些鲜明的特点:回族的基本信仰回族穆斯林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在意识形态方面必须保持六大信仰:信安拉(真主)这是六大信仰的核心。认为安拉是独一无二的,造化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及主宰宇宙的一切。回族宗教学者把这一信条编为十六字诀,称为“清真言”,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信天仙(麦俩伊克)认为除了人世、即人的世界以外还有个妙世,真主用光创造的诸天仙即属于妙世的世界范畴。信经典回族穆斯林信仰《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信圣人传说圣人有12.4万多位。《古兰经》中提到了25位。回族穆斯林认为穆罕默德是真主派来的最伟大、也是最后一位使者。信复生认为整个宇宙及其一切生命,终究有一天会全部毁灭,然后安拉使一切生命复活。人死后也可以复活。信前定认为人生的寿命长短,贫富贵贱,善恶丑美,一切均由真主在你生前早已定夺好。第二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百闻不如一见”;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自然旅游资源:名山秀水、奇峰异洞、流泉飞瀑、阳光海滩、旅游气候、森林景观等。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古迹、园林艺术、著名工程和建筑群、革命纪念地、民族风情、风味佳肴、购物娱乐等。旅游资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我国已拥有各类世界遗产30处,其中文化遗产22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文化遗产部分:长城、故宫、莫高窟、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及孔庙和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平遥古城、庐山、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皇家园林颐和园、皇家祭坛天坛、重庆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洛阳龙门石窟、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大同云冈石窟、高句丽王城、王陵。自然遗产部分:武陵源历史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历史风景名胜区、黄龙历史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部分: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山西的大院文化土楼佛教名山五岳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北岳恒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南洞庭岳阳楼和湖北武昌黄鹤楼;如再加上山西永济鹳雀楼则成为中国古代四大文化名楼。但由于中国邮政总局于九十年代出了一套邮票,名为四大名楼,当时鹳雀楼还处在被毁期间,未得以重建,故加入山东蓬莱阁,故四大名楼中的鹳雀楼换成了蓬莱阁。秦淮以北秦淮以南自然环境方面农业生产方面娱乐、体育、生活方面
本文标题:中国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7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