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大学生心理自助与成长课程教案第一章心理健康导论1、心理健康与生命成长——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1)生命关怀:心理健康的个体价值①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找到和把握自己②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全面看待事件,冷静处理问题③心理健康的人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更加懂得珍爱生命(2)心理和谐:心理健康的社会价值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维持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的形成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社会的改革创新心理健康的判断原则第一,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与环境相和谐。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不能离开具体个人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年龄、情景等方面的因素。第二,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以总体经常行为作依据,并不注重个别症状。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一般是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并以其总体上经常性的行为作依据来评价判断,而不过份重视个别症状的有无。第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有差异和特色,总体适应且稳定。人格在保证自身能与社会相适应并有稳定的自我特点,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3)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①能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②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接纳。③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④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⑤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⑥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23、透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的影响①思维片面,缺乏深刻性②自我认同的危机③心理素质不完备,成熟度低④情绪发展不稳定⑤性生理和性心理不成熟的矛盾(2)学校因素的影响①学业期望②环境变迁③对新环境的适应也包括对自己地位变化的适应3.3社会因素的影响①社会文化背景的提高②大众传媒的影响③家庭环境的影响4.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1、心理健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心理健康是一个发展变化着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不变的结果。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指出:“人的生命,在最后的状态下,乃是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不论在我的当事人或我自己,我发现:生命在最丰富而又最有价值的时候,一定是一个流动的过程。美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存在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非一个目的地。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果。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处在一个健康成长的过程之中的人,也许他可能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麻烦,也许他也会一时落入心理困扰,但他是一个有力量来应对和处理自己的问题的人。也就是说,看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是健康,不是看他现在、此时的一时情况,而是看他走在什么样的路上和怎样走。如果他处在困境中,也不是看他一时的心境,而是看他如何应对和走向何方。从某种角度3上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就是一个接受、欢迎、愿意也有能力改变的人,他生活在过程当中。、心理健康不是没有心理困扰可以这么说,只要愿意,我们都可以生活在心理健康的过程之中。在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扰,但是不等于心理不健康,重要的是能有效的解决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朝向心理健康的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即一种协调发展的状态。大学生面临如下困扰,可以说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怎么去面对和解决。(1)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成长的困扰。大学生的生活也可以说是充满了困扰的生活。比如进入到大学不适应大学生活,甚至包括饮食起居,饭不可口,宿舍拥挤,天气或冷或热,或干或湿都会让一些同学特别不适。尤其是许多同学对大学充满了幻想,但现实往往离自己的期望值想去甚远。(2)特殊时期的发展任务带来的困扰。大学生多处在青春期,青春期可以说是多事之秋,有着特别的发展任务,大学生会面临各种成长中的烦恼。艾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发展任务是自我认同。其中包括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带来的困扰,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与自我反战的定位的困扰,渴求亲密情感关系建立但却常感到孤独、寂寞的困扰等。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场难于确定自己的位置,以往中学时的优势和优越感在强手如云的大学里荡然无存,有着特别的平庸感。但是如果不确定自己的位置,尽快建立新的目标,就会陷入迷茫和困扰。这些困扰是常见的,对大学生来讲重要的是学习去解决,在克服困扰中成长。5.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大学生的生理发育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和趋于成熟阶段。经历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后,身高、体重、力量、速度、耐柔韧性、灵敏性等机能素质明显增强。骨化逐渐完成,体内各器官、系统结构与功能基本成熟,整个身体发育开始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大学生心理成熟不完全取决于他们生理成熟的水平。它受社会环境尤其是4学校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取决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整体看,他们心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1)、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2)、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3)、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不成熟(4)、意志水平明显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5)、人格发展基本成熟但不完善2、大学生处在不同年级或阶段,心理发展呈现阶段性特点(1)、入学适应阶段(2)、稳定发展阶段(3)、准备就业阶段第二章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在古希腊的阿波罗神殿的石柱子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有人说这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一个命题。仅仅五个字道出了百年来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命题。的确,当我们避开外面的喧器,静下心来常常发现困扰我们最多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我们是不是也常常思索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一节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意识简称自我,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理查德(K.K.Richard)博士1997年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健康的九条标准,其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关于自我意识的。例如自我接纳,自我认识,自信心和自制能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清晰洞察现实情况,自强、勇敢,能够在挫折面前奋起,自爱并且爱人等。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纬度、多层次、多活动的系统,是心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特殊时期,因此自我意识更是大学生积极关注的课题,也是学校应该积极关注、引导的重要内容。例如: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发展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制约着大学生的行为风格和行为差异,左右着大学生的行为和决策,更决定大学生的未来的发展。一、概念的界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认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功能的完整的、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二、内容、形式、结构1、包括人的动机和愿望、信念、价值观及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自豪或羞耻、自5卑或自信、自负或自责等情绪体验。2、表现形式:他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可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也认识别人。良好的自我意识表现为个体对自我的正确评价,并保持认可与悦纳的态度,而心理障碍者则表现为对自身的不满和排斥。3、形成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是个人依靠积累的社会经验的支持来发展自我另一方面是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的特点与品质。4、自我意识结构的假说(人)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自我意识的结构,自然也会复杂,涉及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概括起来由三个大方面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认识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念、自我分析、自我批评等。自我体验属于情绪范畴,它以情绪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主要涉及我是否接受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我是否悦纳自己等,它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以自尊、自爱、自卑、自弃、自恃、自傲、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表现出来;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人的意志行为,它监督、调节自己的行为活动,调节、控制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和对他人的态度,它涉及“我怎样节制自己”、“我如何改变自己”、我如何成为理想的那种人,表现为自主、自立、自强等以上三者互相联系、有机组合、完整统一,便成为一个人人各种的核心内容。5、自我意识的内容:一般来讲自我意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生理自我:人对自己生理状态的评价和认识(躯体、性别、体型、容貌、年龄、健康状态等)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状态社会自我: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逐渐学习角色,并实践角色,从而实现社会自我。指个体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包括对自己的地位、作用、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心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如对自己的知识、情绪、兴趣、理想、行为习惯等的意识)个人的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密切联系在一起,因而,每一个人都有对他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的独特的形式和内容。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弗洛伊德的人格三分结合说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理论都强调了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时以后心理健康的关键。其一,自我意识中包括:本我、自我、超我6其二,从发生发展来看: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但要经历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核心课题,它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上都存在一种危机或称为矛盾冲突。对危机的积极解决有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一,自我确认阶段(生理自我时期0-3岁),指人确认自己是谁的过程:意识到自我存在,产生“自我概念”。第二,自我评价阶段(社会自我阶段3-14岁),指个人对自己价值的判断:羞耻心、占有心、自尊心等道德感出现;在游戏、活动中模仿、练习,认同并逐渐习得社会规范,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并开始对自己评价和调控。第三,自我理想阶段(心理自我发展时期15岁—),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关注自己,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和评价外部世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探索和追求。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规律: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经过20多年的时间。他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较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都有了较大发展,并经历了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统一和转化的过程。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它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大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特征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这一过程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利时机,再经过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大学生将逐渐成熟起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初生期:指一时期还不能区分自己和非自己的东西,生活在主客观未分化的状态,7-8月大的婴儿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即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听到自己的名字会明确作出反应。2岁左右的儿童开始掌握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使用,这是一个飞跃。3岁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欲、凡是要求“自己来”但这一时期儿童行为是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从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出发去认识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外部世界。因此成为生理自我时期,自我中心期,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状态。3岁——青春期(14岁)是个体接受社会教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称“社会自我”发展时期,也称为客观化时期青春期——青春后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这一时期被称为心理自我发展时期,自我意识主观化时期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心理自我成熟的标志。1、自我意识的分化:原来完整的“我”被打破,出现了两个我,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应该我和实际我。2、自我意识的矛盾:3、自我意识的统一第三节、大生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功能7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规律自我意识具有目的性、社会性、能动性等特点,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调节、校正的作用,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更是如此。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经过大学的生活和教育,自我意识的发展到了新水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同年龄段青少年有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其特殊的教育环境和知识背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又与一般青年有一些不
本文标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79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