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及对我国农业的影响(doc 9)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及对我国农业的影响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也走向了国际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家要想谋得最大利益,就必须提高其国内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加入WTO后,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农业的发展更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相关理论与实践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最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些著名学者、研究机构、政府组织和企业分别从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基础、评价方法和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1、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国际上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主要包括结构学派、能力学派、资源学派及新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教授。他把产业组织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引入企业战略管理中,形成了经典的结构一一行为一一效果(SCP)模式,即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和行为以及企业的绩效和盈利能力。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波特教授发表了其著名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他在著作中提出了不同产业环境下竞争对手分析的框架以及企业成功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产(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决定因素,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决定及其对产(企)业竞争力的支持作用,并构建了著名的菱形模型(又称“钻石模型”),为企业竞争力分析提供了实践方法。波特教授认为,有五种力量驱动企业竞争,即供方侃价能力、需方侃价能力、现有竞争对手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生产者的威胁,企业若想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围绕三种基本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来组织资源和进行生产。在进行产(企)业竞争力分析时,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链分析法和菱形模型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认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创造价值,通过对各个环节价值增值,纵向与横向比较来确定各个环节本身的价值,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差异,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来源于企业与竞争对于在价值链上的差异。波特教授的菱形模型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出发来分析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相关因素并解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以及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条件和不足。菱形模型的六要素包括市场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产业链)、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战略、政府、机会,除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战略”这一要素属于企业内部条件(竞争力研究的微观基础)外,其他五个要素都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也可以看作是企业竞争力的宏观决定条件,各个要素从不同方面对企业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相互促进。与波特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研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汉默尔(GaryHamel)、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斯多克(GeorgeStalk)、伊万斯(PhilipEvans)等人从企业内部出发,认为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组织内部的特有能力,这种特有能力被称为“核心竞争力”。汉默尔和普拉哈拉德1990年把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把这种核心能力描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别的产品、知识、技能和技术优势。与此同时,斯多克和伊万斯提出了“整体能力观”理论,他们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是来源于企业经营中某方面个别的单个的优势,而是来源于企业内部所有成员的集体知识与技能以及在企业运行中的相互合作和对各种个别优势的有效整合。也就是说,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为代表的“核心能力观”强调企业内部个别的关键优势,而以斯多克和伊万斯代表的“整体能力观”则强调企业的整体优势,但他们都认为企业的短期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和性能的差异性,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靠企业的成本优势和时间优势,而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以及成本优势和时间优势都是通过企业内部的这种特有能力来实现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资源学派的出现克服了结构学派和能力学派单独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片面性分析的缺陷,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资源差异,即资源差异一一战略差异一一竞争力差异一一不同绩效。1984年,沃纳菲尔特在《公司资源学说》一文中提出,同外部环境相比,公司内部资源对公司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的知识、技术、能力以及其他各种优势资源的积累保持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彼得瑞夫(Peteraf)从竞争战略的角度对资源理论进行了动态分析,他认为竞争战略是随着资源差异的变化而改变的,他列出了四种类型的竞争战略,即资源异质性竞争战略、事前控制战略、不完全流动战略和事后控制战略,通过发展组织资源和战略的不完全模仿能力和不完全替代能力来保持其长期竞争优势。上述三大流派对竞争力的研究都是从静态的角度出发,即假设产(企)业处在一个相对稳定而非剧烈变化的环境中,对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段内产(企)业内部拥有的资源与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寻找出竞争优势的源泉。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变革的突飞猛进,许多学者认为产(企)业所处的环境由过去的相对稳定演化为充满不确定性。因此,他们对竞争力展开了动态研究。80年代后期,艾特金森(Altkinsin)提出的柔性组织概念,提斯(Teece)1997年提出的动态能力观点以及布朗(Brown,S.L)与艾森哈特(Eisenhardt,K.M.)1998年提出的边缘竞争战略,都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他们认为研究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找出这种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律并进行预测,从而判断出在不同时段内产(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2、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方法与实践20世纪80年代初,有两个著名的国际组织开始就国际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并且每年都要提交包括世界工业化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这就是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研究机构“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和总部设在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ManagementDevelopment)。WEF和IMD都有各自成熟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做出调整,因此其研究成果、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WEF在2000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设计了四个反映国际竞争力的指数:即增长竞争力指数(theGrowthCompetitivenessIndex)、当前竞争力指数(theCurrentCompet-itivenessIndex)、经济创造力指数(theEconomicCreativityIndex)和环境管制体制指数(theEnvironmentalRegulatoryRegimeIndex),并分别对其进行排名,排名的依据是对影响和决定国际竞争力的8类主要因素一一开放程度、政府、金融、技术、管理、基础设施、劳动和法规制度一一进行定量分析,数据来源于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在进行竞争力指数排名时,8大要素内部的子要素均具有不同的权重,以下为WEF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简称IMD)每年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来公布各个国家的竞争力排名。IMD认为,国家间的竞争是处在特定环境下的产(企)业的竞争,因此WCY通过评价提升产(企)业的环境因素来评价国家的竞争力,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产业结构、政策、法律、制度等因素。与WEF的评价方法相似,IMD也确定了八类评价要素,它们是国内经济、国际化程度、政府政策及运行、基础设施、金融环境、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国民素质,每个要素又包括若干个子要素。通过对290个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其中180个指标来自机构的统计数据,110个指标来自问卷调查)来对各个要素进行排名。同WEF一样,IMD每年也根据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其评价要素和指标及数据进行更新,目前最新的WCY是IMD2003年对外发布的共包括4个评价要素、20个子要素、321个评价指标。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通过政府或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机构,同时学术界也从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出发通过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法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为国家或企业界提供了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依据。二、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在国际竞争力中,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一国的国民经济。一方面农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它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来源,而农村又是工业品的重要消费市场。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9亿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仅影响农民自身的收入,更大程度地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稳定。一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包括农业基础结构状况、主要农产品、农业科技水平与装备、农业人口素质、农业相关政策、管理体制和金融环境。如WEF和IMD通过农业生产率、水稻产量、小麦产量、大豆产量、粮食产量增加量和玉米产量等6项指标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农业生产的效率、生产能力和发展趋势。二是农业内部某个产业或某类农产品的竞争力,具体包括其资源禀赋、生产率、价格和成本等因素的竞争力表现。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农产品的价格、成本、生产率最终要通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表现出来。我们把农产品分为大宗农产品、畜海和林果产品以及农业加工品三类,并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竞争优势三项指标来对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在我国大宗农产品中,多数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只有棉花达到了国际市场份额的1.18%,而大豆和小麦均只占国际市场份额的0.01%。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花生、玉米和大米的竞争力较强,分别为1.00、0.99和0.66,但由于品质原因,其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很低,大豆和棉花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负数,说明这两类产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其出口量。显性竞争优势也是花生、玉米和大米三类产品比较高,这与贸易竞争力指数的结果是一致的。在我国畜海、林果和蔬菜产品中,丝类产品、淡水产品、蔬菜和茶叶有较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其中丝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5.66%,而猪肉、牛肉和蛋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很低的。我国畜海、林果和蔬菜产品的竞争力总体水平要高过我国大宗农产品的竞争力,各类产品的出口都要远大于其进口,其中丝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92,显性竞争优势达到了18.68。我国主要农业加工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参差不齐,其中脱水蔬菜和罐装罐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8.66%和27.26%,这一比例是相当高的,同时它们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也达到了0.92和0.96,显性竞争优势为6.98和8.16,这说明这两类加工品的出口能力和出口数量都是相当高的。而糖、植物油和奶类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仅极低,而且其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其具有高竞争劣势,这三类产品需要大量进口且几乎不存在出口。我国具有高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符合我国的资源禀赋状况,我国拥有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而这些产品的生产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其中大米、玉米和花生的竞争力正在逐年降低,它们的竞争优势主要得益于我国大量的粮食补贴。畜牧产品和海水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主要也是来源于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但由于其品种和品质问题,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小麦、棉花和大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产品价格上扬,在与国际市场上质高价低的产品进行竞争时,显然不具有任何优势。由于糖料和油料的品质差、出油率低,加上国内落后的加工工艺和设备,使糖和植物油在价格和品质上都远远逊色于国外同类产品。三、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对
本文标题: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及对我国农业的影响(doc 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934 .html